【实用】满分作文锦集七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满分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满分作文 篇1
漆树籽可榨油,木材坚实,漆液是天然树脂涂料,为不可多得的集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的优良树种。
漆树一种很有个性的树。大多数人只要与它亲密接触一下,全身就会长满一片片疱疹,奇痒无比。如果是手上的皮肤沾着了漆,皮肤会溃烂,烂成一个很深的洞,直到腐肉烂尽了,才重新的长出新的肉来。更有甚者,有的人只要别人一说“漆”字,他就条件反射,会生漆疮。千万不能靠近漆树,这是一种摸不得、碰不得的很有个性的树。
也许正因为漆树如此有个性,桀骜不驯,很多人对它都是敬而远之,不过这样才成就了漆树:木材可制成家具,花是优良的蜜源,果皮可制取漆蜡,种子可以榨油,根可入药,更重要的是漆树枝内含有白色的`漆液是一种天然涂料,被誉为“涂料之王”。
生活中,也有像漆树一样有个性的人,正是由于他们的独特个性,避免了各种干扰,也才成就了他们的优秀。
满分作文 篇2
丝瓜藤蔓与肉豆茎须长在了一起,小孩执意要将它们分开,而大人阻止了小孩的行为说菜是为了吃的。对于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的小孩来说分辨丝瓜与肉豆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想还事情一个真相。而对于只重结果的大人来说,能吃到瓜与豆才是最重要的。此处并非是想要讨论大人与小孩的问题,只是想借而表达大人与小孩思维的差别。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若视前者为形式而后者则可以视作是内涵。反复思索这个关于形式与内涵的问题之后,又回到“分辨”与“吃”的问题上来。若将这个问题放到柴米油盐的生活之中来说,我们便会由此想到其实形式并不重要,内涵才是一切的本源。
上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当时的`报纸报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尔仙风道骨,长袍长须,加上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瘦竹春梅三友图,成绝世佳品。但是,细细品味之后,会发现,我们的社会中越来越缺少这种“三友”。
“三友”是什么?“三友”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信义;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超凡脱俗;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儒雅修养。人失去“三友”,即便拾人牙慧,附庸风雅,也便不免落入俗套,成为俗人,因为这是流于形式的矫揉造作。
现今社会中,美人层出不穷,而样貌却越来越同一化,回眸一笑,未曾千娇百媚;影视作品泛滥成灾,而主题却越来越趋向亚文化,回忆青春,未曾涤荡人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时代》,泛滥的青春文艺片充斥我们的荧屏,仿佛青春只能是失去梦想。这种文艺片给青少年带去了什么?无非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及躁动不安。
我们总是在反思这个社会究竟失去了什么,为什么青春总是缺乏奋斗色彩?其实,正是人缺少了涤荡与砥砺心灵的精神食粮,一味地追寻形式与数量,造成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同一化,亚文化泛滥。
满分作文 篇3
山河不需向四季起誓,荣枯随缘。海洋不必向沙岸承诺,遇合尽性。树下之缘,已经结果。——题记
老屋红砖,墙前有东南西北四条小路,东路曲径通幽,南路则是阳光大道。西北两条倒不走眼,荫密繁茂。
姥姥是河南人,却对这江南小调,吴哝软语信手拈来。词曲吟哦乃是我小时候最常听的入眠曲。我常常睁着惺松的睡眼缠着她,姥姥便眯着眼笑出两个沉积下的小肉窝。随后让我枕在她腿上于一棵繁荫的梨树下嗅着满满清香度过最闲适的下午时光。盘干崎岖挑起如伞状的浓荫繁树,正位于老屋门前的南路,此处阳光甚好,透过绿叶的罅隙仿佛能感受向下温润的双腿因歌声呢喃而轻颤,九曲回旋。母亲许是姥姥的熏陶也爱哼些清冷调调,不囿于母亲清澈婉转的噪音,姥姥则是积淀了岁月的色彩暗哑而动人,仿佛更能准确地揪住你的弱点细心安抚,配得身下马扎咯吱声,好不动人,树荫笼罩,静谧时光。
后来身形高了些便宜不再嚷着要姥姥陪我了,我渐渐亮开了嗓子哼两曲却又因声色不堪而懊恼的不行。于是姥姥便也不强求,只得拥着深棕色小马扎独处彳亍着走向南路尽头的老梨树,我并未发觉得身后的.她日渐佝偻的微型与和小马前扎渐溶于一体的深色衣裳,渐于渐远。未曾想,姥姥的熟悉离了身旁,心中反有着丝丝不舍,窗角一隅蒙了层薄薄的灰,我皱了皱眉,这才想起?前年阴雨时起,她便再也弯不下腰,每每吩咐我时,我也仅是匆匆应喝一声便没了动静,脑子里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我没做他想,抓了一件小褂匆匆出门,门前四条大路,我突然没了方寸,从前皆是姥姥眉眼弯弯牵着我出门走向那棵老梨树,我并未真正分辨过方向,我只得走向一条最近的路,寒风肆意,我收紧了衣服埋头向前,却在尽头愕然,这哪里有老梨树,我惊起返里东路,通幽曲折,我只顾走路根本未从两边的风景。回到家时,姥姥已因天凉在树下贪睡着,无人叫醒而病倒,如若没有路人送回恐怕我将再也无法见她眉目弯弯,我哽咽着侍候在侧,浓浓牵挂已全部吞下。
门前皆在于我的不珍惜,我愿待她起后,怀抱两个小马扎抱着穿鲜亮衣裳姥姥于南路的老梨树下静谧隽永起到我亦老去。
满分作文 篇4
每次停电,都喜欢听妈妈讲陈芝麻往事。如豆的烛光下光晕闪烁,摇曳的影子争着上演各种奇怪的变形戏法。这时候,妈妈的芝麻就开始倒啊,倒啊,仿佛真的听见那细雨一样的沙沙声,萦萦绕绕地缠绵不去。黑白情怀,便借了这烛光,循着芝麻的清香,蹑手蹑脚地悄然而至。
讲到奶奶时,妈妈就会说:奶奶最喜欢你。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我心里充满了甜蜜,一次一次地追问。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那么多小的,她就只抱你,有糖也只给你吃,不给别人。
脑海里出现跛脚的奶奶形象。奶奶抱着小小的我,看着太阳徐徐地落下,一面焦急地轻拍着啼哭的我,一面哼着她自创的摇蓝小曲:大阳过了河哦,毛儿放了学,毛儿的妈妈快点回来罗,回来做什么?回来喂奶吃哟……夕阳的余光染红了她如霜的白发,眼中的焦急与爱,则如瀑布一样全部倾泄在我小小的`不知世事的脸上。她不知道,寒风正拿着一把小刀,狠狠地刺着她风湿的病腿。她用破旧的上衣将我裹牢,紧紧地按在她的怀里,用满是皱纹的脸颊,轻轻地摩挲着我的面庞……
眼泪没来由地漫上眼眶。那是一个如此深爱我的人呢,却也走了,带着满身的病痛,带着对我深深的爱。飘泊的世上,从此少了一双深切关注我的眼睛,少了一个任我哭泣的怀抱,少了一个为我天真藏起糖块,一心只想让我甜蜜一生的人。她走了,她怎么舍得丢下我呢……心如糖块一样,慢慢融化。
奶奶真好。我含泪低语。妈妈似明白我的心思,便慢慢地捡起有关奶奶的一点一滴,像炒芝麻一般,细细地翻炒着。
奶奶在一次担水的时候,关节疼痛发作,从高高的河岸上摔了下去,从此腿再也没有好过。她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常常捶打着自己的腿,暗自哭泣。妈妈便拿了个大竹椅,让奶奶坐在门口,照看晒在地上的谷子、苞米等。如果有贪嘴的鸡鸭走近,奶奶便将拐杖呼拉一下扔了过去,然后再用手撑着椅子,慢慢站起,将拐杖捡回来,以备第二次出击。
常常是奶奶刚坐下,英勇的鸡鸭们便又开始了第二次侵略。看着奶奶累得慌,妈妈便想让奶奶去躺着休息,可奶奶似乎很开心自己有了这个活儿,并不领妈妈的情。慢慢地,奶奶的拐杖扔得越来越有力,腿走得也越来越利索了。
等我长大一点的时候,奶奶便将捡拐杖的任务交给了我。每次拐杖呼呼飞出去后,奶奶便叫:毛毛,去把拐杖捡来。
我从最先的蹒跚而去、吃力拖着拐杖回来到后来飞奔而去,舞着拐杖,将满院子弄得鸡飞狗跳。奶奶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奶奶并没有笑多长时间,就又躺到床上去了。妈妈说,奶奶走后,我还爬到奶奶身上,一个劲地找糖吃,那时候,妈妈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她终于没有等到我上学,也没有等到我能用眼泪为她送行。
就让我现在吧,奶奶,让我现在为你送行。在每一个这样的夜晚,让我用模糊的泪眼,看你风中的白发,飞舞在夕阳的余辉中,看那满天的雪花,像满天的白芝麻,纷纷洒落在你的头上,你就在芝麻原始的香味中,深情地看我,一如我透过岁月的风尘,一次又一次地,回望你!
相互凝视的眼光,会交织形成一个温软的爱巢。爱我的人,我爱的人,都能在这温暖的巢里,躲避岁月的凄风苦雨。人的一生中,如果到处都是这种可以随时栖息的爱巢,那该多好!可惜,爱我的人要一个一个地离我而去,而我,也终将要在用爱筑一个小巢后,重归泥土的平静。但是这样的夜晚,当烛光隔离了尘世,我们清澈的眸子会发现,巢穴依旧,深爱永恒!
人类,便在这如潮水的爱中,生生不息!
满分作文 篇5
今年高考,听说湖北省一篇题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诗作文,被该省阅卷老师一致评为满分,引起我的好奇,深为少年奇才所折服,于是上网查看了他的原作。
细细阅后,觉得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如此作品实属不易,因为现在学生爱好中华诗词者已是凤毛麟角,但是被一致评为满分却又觉得有些过分。
首先,作为文学作品,只有更好的,没有最好的,更何况不同的人对同一篇作品往往有不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满分,就是无瑕可击,从形式题材到思想内涵都是佼佼者。但是这篇古诗是否具有如此水准呢?我觉得未必。
其次,作为古体诗虽没有近体诗那么严格的格律要求,但也有一定的基本规矩,它可以邻韵通押但不可以平仄通押,该诗多处用仄声字同押显然不妥,如:“断鸿声中夷舰现”,“ 落日秋风哭宝剑”,等等,此外还有不“州”、“和”的韵脚都显然是出韵了。古体诗可以押平韵,也可以押仄韵,但你既然选择了押平韵,那么在不押韵的奇句句脚就该必须用仄声字,这是写古体诗的基本常识之一,但在这首被阅卷老师一致评为满分的古体诗上却犯了这不该犯的错误。比如“水师已覆巨舰沉”中的“沉”,“ 大沽台上炮声隆”中的“隆”字,如此等等,不一一例举。
其三,从诗意上来讲,前面部分有些离题,讲的基本上是中国近代史,和黄花岗72烈士没什么大的联系,诗贵精炼,并不是越长越好,倒不如渲染一下黄花岗烈士陵园肃穆、庄重的环境气氛比较好一些。
其四,前序和后纪有点不论不类,似白话非白话,似文言又不是文言,完全是多此一举而成添足,何不把写序和后记的时间和精力对诗文再作一番推敲。更何况,在中国大地上烈士陵园处处可见,而作者却声称“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对此,我只能为湖北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哭!年年清明,难道学校从不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
当然,在如次短暂的时间内该生能写出此诗不得不由人佩服思路敏捷和深厚的`文学、历史功底,对于其中瑕疵,自然也没必要指责过甚。然而,对于一致评为满分的阅卷老师,却不得不令人汗颜。连古体诗最基本的规矩也不甚了解就为别人作品下了“从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的结论,不但胆大,而且未免妄为了。这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悲哀,也是湖北考生的悲哀。由于他们的无知给了考生一个不公平的结论。
满分作文 篇6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
不知足常悲。有句俗语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受苦的还是自己,就像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只会令自己郁闷,自寻烦恼。追名逐利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原本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却在追寻的过程中丧失了原本的快乐,即使后来成功拥有了名和利,也是不快乐的,何苦呢?很多人为了名利放下亲情、友情,等到后来才明白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可是这些都已经消逝,再找不回来了,因此他们只能空悲叹。不知足常悲,因此我们不要不知足,否则只会令自己后悔。
知足常乐。多想一下自己拥有什么,你会学会知足,同时,你也会快乐起来。唐伯虎曾写下“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与仕途擦肩而过,唐伯虎没有悲伤,反而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快乐。“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的恬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是快乐的。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乐观令世人感慨,虽仕途不顺,但他不过分悲叹自己,反而生出这样的大境界,如何能令人不敬佩?还记得那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吗?“你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皇帝的一句话,即刻就断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伤过,低徊过,但他最后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勾栏瓦肆之地浅斟低唱,追寻自己的内心。朝廷只是少了一位小官,却成就了两宋的大词人,璀璨了两宋文坛,照亮了宋词的前程。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你就会快乐的。
人生就像一场梦,要做个好梦,就得带着微笑,多看看自己拥有的,比如亲情、友情。如果你懂得自己拥有多少珍贵的东西,怎么会不快乐呢?
满分作文 篇7
读罢“船主与漆工”,深深地触动起我埋藏已久的心扉。
其实,我们不需要什么大道理,也不需要宏言阔论,只要我们用心地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多一份宽容,多一些微笑,每一次小小的举手之劳,就能换来知恩图报的良性循环!
某一天炎热的周未下午,闲来无事,我与几个朋友开车在街道上游荡。在某条街道,我下车买几瓶矿泉水,掏钱时,一张50元的纸币不小心掉了下来,不远处的朋友大声地提醒我,而我没意识地神态也误导了他,但事实上我并不知道他在叫什么。
当我回来时,朋友又提起,我才发现,掉在地上的钱已经不见了。
当时除了一个年青人蹲在我的旁边外,没有其它人,一丝风也没有,肯定是他拾了。问他,可他极力否认。朋友气不过,下车与他理论,可是此人却一声不吭。惹得朋友特别生气,竟然出手把那年青人摔倒在地。
看到那年青人如此无赖,我也非常生气,钱虽不多,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是非常奇怪的是,那年青人没有做任何反抗,虽然满嘴都是沙土。不过,我还是感觉得到他非常心虚与害怕,眼里竟然还流出几滴眼泪…
我仔细地看了看,此年青人身材比较高,面相很善,只是体质非常虚弱,脸色青白,明显的营养不足。可是,可是他为什么哭呢?男人流血不流泪啊!!
于心不忍,我上去扶起那年青人,我没有对他说什么。但他却好象有话一样,可欲言又止。要走时,我莫名其妙地把我一张名片递给他,说:这是我的名片,希望你有什么事打电话给我。
或许我想印证什么吧?!
他低着头,默默地接过我的名片,然后非常小心地放进口袋里。
算算,此事也已经过去小半年了。
当他给我打电话时,直到他不好意思的提醒,许久,我才慢慢忆起。在电话里,他非常坦诚,他说那50元确实是他拿的,可是在那之前的几天里,他已经没有正常地吃过一顿饭了,为了生存,他甚至去捡垃圾,还动过抢劫的念头。但是我无心的宽容,却给他向善的触动。虽然现在他已经找到了工作,所挣的钱也仅仅够生活而已,但他也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可是那50元却时刻折磨着他。
他最后说:现在讲出来,心情好多了,希望你能原谅我的一时贪心,如果你有时间,我想当面向你赔礼道歉,把钱还给你。另外,如果你需要我做些杂活,也请尽量吩咐???
呵呵,虽然我的岁数也不大,所考虑的问题与所做过的`事也有许多不成熟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可是那次我无心的宽容,却能给一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一点丁的感动与教育,却是令我万万想不到的。
这就好象“船主与漆工”的故事一样,我其实就是那个漆工,充其量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但那个年青人虽然现在还一事无成,也无力回报,但他如船主那般知恩图报的品质,却令人动容。
【满分作文】相关文章:
满分的作文12-27
小升初满分作文:夏-满分作文01-24
高考满分作文_高考满分作文07-06
满分作文【精选】07-23
满分作文(精选)07-27
满分写景作文11-09
中考作文满分05-27
满分的作文(优秀)05-21
满分作文(经典)07-30
经典满分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