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初中春节的作文集锦七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春节的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春节的作文 篇1
“噼里啪啦......”随着窗外的鞭炮响起,这个不眠之夜开始了。
巨大的烟花炮火响起,就像一个大力士,不,比大力士还要大。霎时,大地震动,一幢幢高楼也不由得一颤;这时,美丽的花式烟花冲向了天空,在天空中变为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旋转烟火也不甘示弱像一个个火箭划破天空,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
街上的小朋友每人都手拿着嘀嘀筋,大一点的放一些大地红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像葫芦一样的花子,只见一点燃它,它喷出火花,一会变一个颜色,就像一棵圣诞树。
街旁的商店也拿出花子来,那一个个“降落伞”像一个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小雨点,又像“小人国'里出来观光跳伞的。"砰砰"双响炮也迫不及待地跑出来,"窜地鼠"非一般的窜来窜去,"大地红"也飞快的转了起来。
看了这么多自己也该玩玩了,烟花炮火,双响炮不敢说,大地红嘛,还可以。我一手拿香,一手拿着大地红,用香接近炮焾,香一触着大地红,大地红炮焾冒出火星,我赶紧扔出去,刚一触地,它飞快的转起来,好看极了。咦?我突然想起还有一盒电光棒呢。电光棒被点燃后射出一个个像小星星一样的`火星,照亮了整个楼道。突然,"啾"的一声把我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在放骑火,这时,平时一向胆小的妈妈站了出来,她手持烟花棒,一手高高地举着,像传递圣火样子,“哗”由妈妈亲手放出的第一个烟花飞向了天空。
“噼里啪啦”随着第二阵鞭炮声响起,这个令人难忘又开心的不眠之夜结束了.
点评:
这是一篇叙事文章,作者讲述了春节里的事情。文章语言优美,尤其是作者在描绘礼花时,将烟花比作花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烟花绽放的迷人。文章能够细致描绘自己放烟花过程,突出了过年热闹的气氛。文章采用总分总形式,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节的怀念。
初中春节的作文 篇2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岁首,也是中国民间最热闹的古老传统节日。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习惯大概是从原始社会的时代‘腊祭’演变而来的。
春节的习俗有:每家每户门口都要贴红对联,有的人家大门上有挂红灯笼,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长拿压岁钱给我们。人们都穿新衣服,舞龙,登山玩乐。
每年的春节都一样。过年这天我们穿好新衣服去跟长辈拜年,要说好话祝福语。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小孩子都喜欢过春节。
我的春节和你们的春节大不相同,我回了河南汝南的老家,放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炮,有大纸炮、飞天雷、飞天火箭、水雷等等。
有一天,我把一个有30厘米高,直径20厘米的白色大纸炮放在雪堆里,它的威力比小型手榴弹的还大,我用火机点燃了火线,然后我很快的跑进了屋里,1、2、3轰的一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跑上去一看,雪堆上有一个很大的洞,比我想象得还要大。我们又把水雷往水里里一扔,很大一个水花一飞冲天,威力无边,把水面的冰都炸得飞了起来,水面上出现了壮观的景象,很多黑色的烟从水而起。
好啊!你们这两只“老狐狸”,想合起伙来整我,那??可没门!我现在还真有点怀疑,十二生肖里为什么没有狐狸。
初中春节的作文 篇3
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这时候家家都要腌霉豆腐,腌肉鱼,准备过年吃。
一放寒假,就到了打年货的高潮,每当这时候,超市里就人山人海,每当这时候,超市里就人山人海,街上人也很多,他们必须预备过年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四,临湘过小年了,在过年之前,大人都要教育小孩一下,过年的时候要说吉利的话,大人还要把肉、鸡、鱼、青菜什么都预备充足。
终于我们盼望的除夕到了,特别让小孩开心的.是发压岁钱了。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着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当然,最热闹的是绿化广场了,正月初一那里有玩龙,套金鱼,套玩具,还有喷泉……从这天开始,直到元宵到此,都有玩龙的,开车的人只要在开车,玩龙的就会找他们计喜钱。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元宵节的晚上在绿化广场有烟火晚会,许多人在那里跳舞,很热闹,绿化广场还有人在那里放孔明灯,并在那里面放下你长大了想做什么,然后升上天去。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元宵过了,春节也就结束了,学生们该去上学了,大人又去照常做事的。初一到十五,日子在人们轻松中走过了。
初中春节的作文 篇4
中华民族有许多的节日,像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等。但是在这数不清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还要数春节了。春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举国欢腾,有关这个节日的风俗是数不胜数,什么吃饺子啦,舞龙舞狮啦,放鞭炮啦等等,都是从古一直流传至今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因此春节舞龙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我和父母一起去逛街,这时候,一阵锣鼓喧天的热闹声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拉着父母闻声来到了一条小巷子里,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舞龙的小伙子呀!我立刻来了兴趣,因为这舞龙只是在电视里见过,平日里根本没有。不一会儿,原本冷清的巷子里聚满了人。舞龙开始了,只见十几个人举起巨龙便舞了起来,金龙时而腾空,时而下地,时而摇头,时而摆尾,一条威武的'龙被小伙子们舞的在天空中自由的穿梭,好不气派!引得在场的观众都拍手叫绝,这舞龙真不愧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啊!正当在场的人都赞不绝口的时候,爸爸面带微笑的问:“你知道在春节时舞龙代表了什么意思吗?”我摇了摇头。爸爸继续讲:“春节舞龙象征着幸福安康,有好运气呢!”我立刻来了精神:“那说不定来年我会考一个好成绩呢!”爸妈一听立刻大笑起来,一家子其乐融融。春节期间不但是有许多民间艺术表演,而且还有许多其他民俗呢。
放鞭炮和吃饺子就是春节的重要民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来庆祝这喜庆的日子,象征着辞旧迎新。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饺子就要出锅了。“开饭了——”随着妈妈的唤声,我也端起了饺子,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我恨不得一口全部吃光。“咯嘣”一声我咬住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我心中一阵欢喜大喊道:“我吃着钱了!”父母一听,连忙来祝贺我:“太好了,在春节的饺子中包上硬币,谁吃着谁就会在来年有好运气呢!”我一听,一下子乐开了花,原来春节期间在饺子中包上硬币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啊!中华民族有许多的节日,每一个节日都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春节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节日!
初中春节的作文 篇5
说到春节,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这里的春节别具一格。
到了腊月初旬,我们就已经闻到了年的味道,越来越浓。
腊月二十四,也就是小年,这一天,男的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女的做饭菜,还要接“祖佬”,吃好的,放鞭炮,非常热闹。
过了小年,就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一些用品了,鞭炮、糖果、方便面……这几天是人们最忙的时候,虽然忙,但是心里依然是开心。
年三十这天早上,是男的起来煮饭吃。,小孩也起得早。天黑了,鞭炮声就响起来,漫天的.鞭炮,把天都映成了彩色。
晚上吃了饭,我们一家人就在一起团圆守岁,大人还要开压岁钱给我们小孩子的。一家人嘻嘻哈哈的笑声,给春节增添了几道韵味儿。
春节既是往日幸福的总结,又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开端。
初中春节的作文 篇6
现在过春节,觉得没有一点意思。
而儿时的春节留在记忆里却永远忘不了的。
我对过春节有印象大概是六、七岁时吧,记得过了腊八,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馒头,当然和现在城里买的或圆或方的馒头不一样了。家乡的馒头其实不叫馒头,而且平时是不这样做的,只有在重大节日和走亲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妈妈蒸的叫枣花,另一种叫糕。每到蒸糕的时候,妈妈早早就忙起来了,先天晚上发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还要和几个关系好的邻居一起蒸。在邻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间里,男人们压面,女人们捏枣花,我和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会到屋里看看,一会又跑的没有了踪影,总之这一天家长是不管孩子的,也许是顾不上管吧。妈妈蒸的糕主要是用来祭祖的,记得我小的时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学考试,妈妈都要蒸个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妈妈说是为了让儿子“高升”啊。
枣花和糕,妈妈现在还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种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了,家乡人叫“黄蒸”,具体是哪两个字我也说不准,姑且就用这两个字吧。它其实就是用玉米面做的,只是在里面包了点陷,有白菜,也有白萝卜什么的,但是我小时候特别不喜欢吃,在我离开家到县城上学以前,我们家平时的主食就是玉米面窝头和玉米面粥,吃的`我经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到饭店吃饭,有人特别爱点贴饽饽熬小鱼,我看着玉米面做的饽饽从来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杨村镇有一家贴饽饽熬小鱼特别有名,市里有人开车跑到那儿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从承德回天津,他们要去吃杨村的贴饽饽熬小鱼,那个饽饽贴的真好,但是我也没有吃一口。童年的记忆里对玉米面特别的抵触,这种抵触持续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我小的时候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春节晚会了,只是等着三十晚上的饺子熟了,就该我放炮了。但是头锅煮熟的饺子是不让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妈妈在每个碗里盛两个饺子和一点汤,我和弟弟妹妹端着放在妈妈烧香的地方,有的在门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该放炮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当然由我来,小我七岁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担,但是我从来没有让过,直到我对放炮没有了兴趣。小时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记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谁,很多年以后我问妈妈,她笑笑说,其实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谁,只是从老人哪儿学来的,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这样做的。只到现在妈妈每年还在重复着这样的活动,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觉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时候家里穷,小孩子过年的时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让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给拿出来。睡觉前,妈妈把新衣服给拿出来,把旧的衣服换下来,我闻着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儿时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别早,听到炮声就起来了,穿着妈妈换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去给长辈们拜年了。小时候拜年我们叫磕头,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头的,大人有时候故意逗我们,不把头磕响了不给礼物的,说是礼物,其实就是一颗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特别的礼物了。农村拜年很讲究的,先给自己最近的亲属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亲属,最后的外姓的邻居,但是不给辈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时候对邻居的辈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经常和同伴们去比自己辈分低的邻居家拜年,惹得大人们笑话。初一这一天孩子们都是解放的,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经常是和同伴们去做我们之间的游戏了。
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姥姥家离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带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里又是无拘无束的一天,一直到过了初五,大人们该上班了,我们也快开学了,年才渐渐离我们远去了。
初中春节的作文 篇7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既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楞,正月实一古称无日、元辰、元、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开始。开始来了,万象更新,愚意着新一轮的播种收获时节又要到来。人们没有什么理由不来欢欢乐乐的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日来临之前就早早的在门帘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期待着节日的来临。
春节的另一个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想象中的怪物。“年”一来。树木凋谢,百草不生,但“年”一“过”却恰恰相反,会万物生长,鲜花遍地,生机勃勃。“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用红纸照,于是有了燃鞭炮,贴春联的.习俗。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是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则以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放鞭炮,除夕“守发”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要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等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初中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春节作文01-19
春节的初中作文01-30
初中春节的作文06-20
初中的春节作文11-18
春节的初中作文11-01
欢乐的春节初中作文05-24
难忘的春节的初中作文11-16
写春节的初中作文11-16
(实用)初中春节作文10-13
关于春节的初中作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