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物作文(通用)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景物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景物作文 篇1
描写景物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篇以描写景物为主,一种是在写人、记事中插入景物描写。成功的景物描写所具备的效果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嗅其味,且寄情于景。
描写景物最忌的是观察不细,抓不住景物的'特征。景物有远景和近景之分,也有静态和动态之别,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事物之间的区别。调动自己的感官,努力捕捉景物的色、形、声、味等方面独特而又细微的特点,是写景状物成功的前提。
其次忌语言表达上的欠火候。平时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特点,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出来,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才能使文章形象生动,让人身临其境。
第三,忌为写景而写景,所描写景物总要赋予它思想感情。凡景语皆情语,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
描写景物作文 篇2
同学们都知道,观察,就是用五官认真地察看、感受、体验周围的事物。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尝,用鼻子闻,用手摸,把那些不认识、不熟悉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姿态、结构、气味、滋味、声音、软硬、冷热等等,统统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认真的观察,有了这种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入微的体验,就有了丰富的、生动的描写材料。任何成功的描写,都必须有详尽深入的观察作基础。
怎样学会观察,练好观察的基本功呢?
1.要选择好观察的位置
有目的地观察事物,首先就要确定好观察位置。因为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景物)也必然不同。同学们还记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吗?这说明虽然是同一个事物,但由于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观察得到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这也说明选好观察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或有目的地参观游览中,一般都是采用固定观察或移位观察的方式。
如下列例段:
清晨,宽广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教学大楼刚从晨雾中露出它那巍巍的身躯。一扇扇相继被打开的明亮的玻璃窗,在晨光照射下,像刚睡醒孩子的眼睛,调皮地一眨一眨的。操场上空无人影,只有两只高高的篮球架站在那里。
操场边那一排翠绿的冬青,长得郁郁葱葱,像一队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学校大楼。
眼前的花坛,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月季花苞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令人喜爱。坛边是一圈小草,它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
这几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个宁静的校园晨景。很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首先从上(仰视)到下(俯视)观察"教学大楼→玻璃窗→篮球架";接着从远(远望)到近(近看)观察"操场那边的冬青→眼前的花坛";再细看花坛里的月季花和环视"一圈小草"。这种以作者站立的地方为固定点,或仰视,或俯视,或远望,或近看,或环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叫它固定观察。
什么叫移位观察呢?还是先来看看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一个例段吧!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1000或是800人开个会,一定不觉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黑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的一段描写。作者是按照他游览所经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不同事物进行观察的。游览顺序及观察角度是:在洞口抬头望(仰视)→走进去周围(环视)是石壁,抬头(仰视)是高高的石顶→洞内一团漆黑,……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正视、环视、仰视)。我们把这种按照作者经过的地方(即移换位置)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叫移位观察。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固定位置观察还是移动位置观察,都不能机械套用,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针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交叉使用。什么时候要运用固定位置的观察,什么时候要运用移动位置的观察,也要取决于你计划写的文章的体裁和中心思想的'要求。不过,一般地说,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决定描写事物的顺序和层次的变化。
2.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观察任何事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从整体到部分,或相反;或由近及远,或相反;或从上至下,或相反。这样,观察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对观察的事物才会形成一种鲜明的层次和完整的印象。
通常有下列几种观察顺序:
一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如东南西北中,远近、里外、上下、前后左右等。如下面例段:
你来到葡萄架之下。四周是彩色飞金的回廊,朱红柱子,中间是小小的园林,典雅的布局,果木俱全。庭院上面,罩着绿叶的网。草地上铺着绿茵,白鸽蹒跚来去。伸手可摘盆中的梨桃、石榴和头顶的葡萄。
这个例段就是按照先四周后中间再上下的空间方位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段落虽短,但庭院生机勃勃的景色却写得井井有条。
二是以时间变化为序。如下段:
时间不容许人们多想,一阵狂风吹来,雷电接着从头顶掷下。顷刻间,一场可怕的冰雹倾泻下来。人们惊呼奔跑,躲入安全的地方。冰雹继续了两个小时之久,其间,有十多分钟,落地的冰雹大如小儿拳头,其中一颗有排球一般大,落在小李村,打穿饲养室的房顶,掉在蓄水的石槽里。冰雹过后,稀疏的雷雨未停,人们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像久住大森林的人,忽然被抛到陌生的戈壁滩似的,面对着眼前景象,简直不明白自己身在何方。
密密的玉蜀黍林消失了,墨绿的棉田消失了,天空不见苍鹰飞旋,树头不闻燕雀鸣叫,田野里,也瞧不见野兔奔跑了,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瞬间,仿佛全从地面消失了。田野变得开阔而荒漠,村庄上空也豁然敞亮起来。光秃秃的树木,带着残断的杈桠,笔直地伸向天空。大地脱去浓艳的绿袍,换了一套坚硬的银灰色的冬装。
这个例段,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描写冰雹前、冰雹中、冰雹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田野村庄景色的变化。按时间的推移:顷刻间→两个小时→十多分钟→冰雹过后→顿时→一瞬间……观察景物的变化,把下冰雹的全过程描写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
三是以观察移位变化为序。
我们外出参观或游览,地点和线路经常变化,因而观察的顺序必然随参观游览的顺序而变化。如下面例段:
每人买了一枚火炬,燃着由洞口进去。门很小,只容一个人走,先向下有石级,越走越暗,火炬的光,不到五尺,照到头上,顾不到脚下,路潮而滑,煞是难走。我们五个人一串,你拉了我的手,我拉了他的衣服,一步一步地蹭着走。偶然举起火炬,向上一看,只见奇形怪状黑黝光滑的大石,石上不时还有一滴一滴的水滴下来,滴到颈项里,冰冷彻骨,要接连打两个寒噤。把火炬提起向远处一看,只见七高八低的石头,有的地方很深,黑洞洞的看不见底。大家静默无言地向下走了十几分钟,翻过一个很高的大石脊,忽然发现前面几线天光,越走越亮,路也越宽。只见头上四周,尽悬着一条一条的石钟乳,大大小小,粗粗细细,各色都有。又向上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出洞的门,比入洞的门高大得几百倍。我先出洞,过一座小石桥,到对面山上,回看洞口,是一个高大的半圆形,一层层一条条的钟乳石,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排列着,有的像圆柱,有的像圆锥,有的像象鼻,有的像橡树杆,奇形怪状、五彩缤纷,真是瑰奇大观。他们几个人在洞里后出来,好像蚂蚁蠕蠕而行的样子,洞口之大,可想而知了。
作者按照入洞→洞中→出洞的游览顺序进行观察,按移位观察的顺序把山洞的奇景描写得非常具体细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四是以事物的结构为序。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观察的时候按事物的结构为顺序,依次进行观察,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如下段对卢沟桥的观察和描写:
卢沟桥全长260米,宽7.5米,共有11个孔,桥的两边,装饰有石雕栏杆,每边又各有碧柱140根,每根石柱上都雕刻有卧伏的石狮,殊形异态,各不相同。特别是小狮子,有的盘蹲在大狮子脚下,有的爬在大狮子背上,有的互相交头接耳,嬉戏耍闹,活龙活现,栩栩如生。……
卢沟桥的建造极其美观。在桥的两头,有两对石兽,东边是一对狮子,西边是一对象,象征着大桥固若金汤,坚实无比。东端,还有两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芦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另一座石碑记载了康熙三十七年重修卢沟桥的经过。桥的两端,还有精刻的华表,把卢沟桥点缀得分外美观,……
这一段是写卢沟桥的雄伟壮观。作者按照桥的构造艺术结构,先从整体(长、宽)后到部分(桥孔--栏杆--碧柱--石狮)进行观察和描写,再从建造艺术的特点写桥的美观,也是按照结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给读者留下了桥的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3.要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就是同一事物它的特征也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处于静止不动的时候的状态和处于活动、变化时的状态就大不一样。因此,在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抓住对象的特征。例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小黄巴儿狗从一堆烂柴堆里钻出来,汪汪地叫了两声,走近了一看,认出了小荣,它的两只前腿急忙搭在小荣身上。小荣把它抱起来,哭了,狗儿也像哭一样的唔唔叫个不停。
上述两段,一段写景,一段写动物,都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例段一,是对荷花的静态特征的观察和描写,具体地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荷花的姿态和香味;例段二,是对小黄狗动态特征的观察和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小黄狗和小荣见面时的动人情趣。
又如:
绿色湖面上,一支微微抖动着白色翅膀的小船,在润湿的微风中荡漾。那个样子,看上去显得很轻盈,很纤弱,就好像是投在水面上的一簇银色的蒲公英。
这里既抓住了事物的动态特征,又抓住了静态特征。第一句写小船在湖面荡漾的动态,第二句写小船的静态--样子……很轻盈,很纤弱,就好像……一簇银色的蒲公英。有动有静,把湖面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列各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完成段后的练习。
公园的中心是一个喷水池,池边呈梅花形,池台上放着一盆盆开得火红的"一串红",池旁满是一盆盆粉红色的月季花和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桔。池中央一座假山石上面,是一个用绿绒做成的海豚。它嘴上顶着一个彩球,尾巴还调皮地向上翘着,好像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演技,一汪清水就从那尾巴尖上喷出……
公园的条条小径都通喷水池。小径的尽头,沿着围墙是一条环行土道,道上安放着排排木椅和石桌、石凳,原来是为人们下棋、玩扑克准备的,可现在都变成了人们学习外语的场所。
本例段写的是喷水池及其周围的景色。
段中描写了盆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凳等八种景物。作者是以_______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的。
一只大芦花鸡正在伸着脖子叫唤,叫一声,抖着翅膀一跳,用它那尖嘴叼住一支大麦穗子,左一摇,右一甩,肥饱的麦粒儿就给抖落在地上,拣几个粒儿吃,又去叼另一支麦穗儿了,好像要把每一支麦穗儿什么味道都要尝一尝。
①这一段是写鸡的生活习性。作者是通过对______的观察和描写来写鸡的生活习性的。
②段中运用了十个恰当的动词描写了鸡吃食的动作。请把这些动词找出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观察写话。
①以空间方位为序观察自己的教室,写一段话。
②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晴天晚霞的形状和颜色,写一段话。
③描写一种你熟悉的植物,写出它的静态特征。
①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写出它的动态特征和习性。
描写景物作文 篇3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年梨花节。绵竹沿山的梨花又开了,它伸展着绸缎般的花瓣,呼唤着人们去观赏它圣洁高雅的气质、迷人婀娜的身姿。周末我们全家倾巢出动,高高兴兴去九龙观赏梨花,去感受梨花节热闹的气氛。
来到山下,我抬头向山上望去,山上白茫茫一片,好像一朵朵白云从天空中飘下来,再配上黄澄澄的油菜花和粉红的桃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现出一副美丽的七彩春景图,十分壮观、秀丽。
观花的人很多,熙熙攘攘、三五成群的向山上走去。我也随着观花的人流向山上走。梨树随坡而栽,层层叠叠,雪白的梨花在点点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淡雅美丽。走在那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我被一片雪一般的梨花所包围,两旁的梨花在微风中跳舞。我置身在花的海洋中,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白雪世界。我尽情地在梨树中穿梭嬉戏,和梨花一起微笑,与梨树一同起拍照,向每一棵梨树问好。
正当我陶醉在花的世界时,突然听见两个外地口音人的对话:“还梨花节呢,比垃圾场还脏。”“又乱又脏,再不想来第二次。”怎么能这样贬低我们的梨花,我气愤地想和他们争辩。然而我环顾四周,这才发现:的确,九龙这块曾经洁净的绿州,山坡上到处是游人扔下食品袋,小路边布满了甘蔗皮,与山坡上洁白高雅的梨花形成了鲜明的`、及不和谐的对比。在这样一片肮脏的环境中,梨花似乎也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失去蓬勃的生机。
这又是谁的“杰作”,这不就等于在绵竹的脸上抹上了一片混浊的污垢吗。想一想,这让外地的游客怎么看待我们的梨花、我们的家乡。
你听见了吗?绵竹在呜泣。我们一时的不注意,对绵竹的伤害是如此之大,地上的垃圾,打破了梨花的美丽。梨花是春天的使者,是绵竹的代表,它包含春的韵味,藏着春的风采,春天是美好的,在谁的眼中,春天又是肮脏的呢?难道每年梨花一开,就要让绵竹呜泣,让众多心血浇灌的梨花失色吗?
请给春天一块绿的世界,还梨花一片洁白的天地。梨花在呼唤,但愿明年的梨花节,纯洁而美丽。
描写景物作文 篇4
(一)概述
课名是《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是语文版中学语文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次次作文训练;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
《作文教学:景物描写》是一次次作文训练。主要学习内容是从感觉角度多方面地进行景物描写;初步学会借景抒情这种写作手法并根据视频内容进行符合主题的写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调动五官、运用修辞手法来写景;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
过程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以生动直观的画面和通俗的事例让学生掌握如何选用感官角度和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景物。
通过两两交流、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理解体会,不仅理解作文,也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在美文欣赏和视频写作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示疑、引导、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语文教学资源与校本教学相结合,以欣赏美文和生动的视频画面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描写景物;
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金山中学初一年七班的学生,这个班是平衡班,外地生占三分之二,整体语文基础一般。由于是初一新生,本人对班级学生了解不多,不过班上学生整体思维较为活跃,对语文作文有一定的感兴趣,能坦诚表达愿望;
学生对专门的`作文训练课并不熟悉,这应该和以前小学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学生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法
本课以“如何描写好景物”作为教学目标贯穿课堂,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就是通过对常见描写景物的方法的指导和欣赏美文来达成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注重讲、品,导、练四者相结合进行教学。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
描写景物作文 篇5
前几天,这里刮了一阵大台风。夏令营每天早上,我们都要练习“笨狗熊武术”。我特烦练这种武术。但是只要一刮台风,我们就不用练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风吹得窗户“咚嗒嗒嗒,咚嗒嗒嗒”地响,好像它到我们宿舍来做访客,正轻轻地敲着窗户,告诉我们它来了。
晚上在教室,窗外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尤其是关灯的时候。
台风吹过小竹林,竹子和小树正在轻轻点头,仿佛在说:“来得好!来得好!”花丛里的花风舞动,花瓣顺风而去,样子可爱极了。
第二天一早,台风依依不舍地离去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美丽的笑容,阳光洒满了大地。一阵微风吹过,空中飘着几片金灿灿的叶子。
风越来越大,乌云把太阳公公的脸给挡住了。阳光渐渐地消失了,天色暗了下来。
台风又回来了!!!
“呼——呼——”!大会风又呼啸着跑来了。“哗啦啦,哗啦啦”!狂风卷着树叶,吹过我们的.学校。“咚”!餐厅门口,一棵树倒了下来。
过了很久,太阳公公还是没露面。
深夜,雷公公重重地敲着大鼓,伴随着狂风暴雨,倾泻在学校里。我被吓得缩成一团,静静地躺在床上,仔细地听着雨声。
“噼啪!噼啪”!一道道刺眼的闪电劈天盖地地打下来,照亮了我的房间。
早上,听不到一声蝉鸣,看不到一只小鸟。抬头看一看,只能看到灰蓝蓝的天空。
雨停了,雷公公不敲鼓了,乌云也走了。鸟飞了,叫了。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来了。
这阵台风可真够吓人的!
描写景物作文 篇6
漫步在湖岸,湖岸两旁的柳枝早已染上了秋的印记,路上的行人到这里都会放慢脚步,细细地去品味秋的样子。
满地的落叶,冰凉的秋风,路边的游客在岸上细细的品味西湖的美景。听闻西湖的景色四季不同,春桃夏柳秋桂冬雪。这诱人的景色令我决定了在长达七天的假期中去往杭州。
收好了满箱的行李,带上了相机,出发了,出发去往西湖所在的杭州了。
一股浓郁的花香进入了我的鼻腔,看向路旁的树木和地上的落叶,迎面冲来的是一阵凉风。这不正是我想象中的西湖吗?虽说路上的游客比想象中的多很多,但不也证明了西湖的.景色美。曾经在暑假的时候也来过一次西湖,但那时的风景与此时大有不同。
我与母亲租了一条小船在水中划,湖面清澈见底,湖里的鱼儿游来游去,树木在水面上舞蹈,岸上是一大片绿色—柳树、小草、小山,我把船向岸边划,划过去看湖岸的景色。“嘭!”我的船和另一只船亲密地贴在一起。
“不好意思啊,刚刚看景看的太入迷了。”我连忙回答,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早已沉醉在了西湖的美景之中,心中暗想一定还要再来。
“干嘛呢!要撞树上啦!”妈妈的一句提醒令我缓过了神。一颗颗美丽的桂花树,一艘艘湖中的小船,一片片美丽的秋景映入了眼帘。霎时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从我脑中闪过,我到了白沙堤呀!
“没想到西湖还有这种地方,以前都没来过呢!对了,是不是白居易也来过,哈哈。我竟来到了白居易来过的地方!”一句发自内心的赞叹从我口中飘出。我拿出了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妙的风景,回家细细品味。
秋风再次吹过,路上又多了一分秋色,不知西湖此时如何。
教师评语:小作者从听觉、嗅觉、视觉等角度描写西湖美景。凉凉的秋风、扑鼻的桂花香,湖边的柳条、湖中的鱼儿以及如织的游人构成西湖美妙的秋景。文章结尾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描写景物作文 篇7
1、走在路上,风把我吹得快要飘起来。我弓着身子,艰难地迈着步子。风从裤缝里钻,身上像是许多小猫爪子搔得痒痒的。前面路口的小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刷刷”的响声,像在说:“饶命吧,饶命吧!”狂风发出尖利的啸声,像是以狂笑戏弄着杨树的怯懦。周五,刮起了一场很大很大的风。在中午放学时。我和陈曦是坐电动车回家的。因为逆风,大风使我们的电动车都寸步难行,走到一半时。陈曦的小黄帽还被大风吹跑了,还没等陈曦反应过来,小黄帽已经以闪电般的速度消失得无影无踪。
2、阵阵狂风像猛虎一样大作萧杀,尘土飞扬。一些地方,枯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像逍遥天空里的流星。昏暗笼罩着大地,看不出哪有太阳,何处是蔚蓝的天空。地上全是枯枝败叶。小草们全都嗖嗖地倒在地上,朵朵鲜花不见了平日里微笑的脸蛋,换来的却是哭泣的声音,因为他们那美丽的花瓣全被大风给夺走了。树儿们的那几棵枯枝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曲起伏不定的《小巫师》。鸟儿们都躲藏在屋檐下,惧怕地发出叽叽的哀鸣。路上的行人们都裹着大袄,紧缩着脖子,很不得把整个脑袋缩进所在的领子里,匆匆赶路巴不得马上到家。大风像镰刀一样吹在脸上,疼痛极了!透过玻璃窗,我可以看到树枝在猛烈晃动,塑料袋在天上飞,它好像很享受似的,宁愿你怎么呼唤,它都不肯下来。如果你是路上行人的话,还会发觉到隐隐约约有一点雪的插曲。我极不情愿地背上书包,漫步在这昏天黑地的世界里。没过多久,狂风又把一个塑料袋贴在了我的脸上,让我和它来了一个亲密的`“接吻”。
3、气温下降了,教室里充满了冷风。风吹来,我打了一个寒战,不知谁喊了一声:“快关窗户。”我们七手八脚地关上了窗户,抬眼望去,从山脚滚滚而来的一条黄色的长龙,越来越近。顷刻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路边的纸屑、灰土被刮到了半空中,看上去就像罩了一层很厚的灰雾,行人忙低头加快步伐,往各自的家里跑去……宁静的天空这时有点怪了!先是卷起沙儿迎面扑来,再是黑暗像袖子一般,短短几分钟,像乌云密布的盖满了整个天空,阳光试图用耀眼的光线射破黑暗,但寡不敌众,很快就败下阵来……是台风么?……不,是老天爷生气了!我像赶雨儿似的急跑到校……
4、路旁的树可糟了殃,被这位拳击手打得东倒西歪,像喝醉了酒似的。一些刚种下的小树也经不起风的考验,被风伯伯毫不留情的连根拔起。风伯伯继续在天空中示武扬威着,就连平时不起眼的塑料袋也不放过。小草也成了风的脚下石,被风压弯了腰也不敢作声。以往微波粼粼的湖面此时也跟着风伯伯淘气起来,他们奔涌着,升腾着,追逐着,尽情的嬉戏着。这是天空中已是黄沙漫漫了。今天中午,刮起了一阵大风。大风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把塑料袋、废纸片、落叶全都吹上了天,它们像一只只断了线的风筝在空中摇摆。突然,一个塑料袋朝我吹来,一下子蒙在我的脸上,“哎呀!”我大叫一声,赶紧把塑料袋摘下来扔到了垃圾桶里。
描写景物作文 篇8
在金色的季节里,我对秋景无所不爱,树叶黄了,黄叶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飞入大地母亲的怀抱;白雾像一层薄薄的白纱,笼罩着整个大地;小动物都回家去了;太阳公公玩起了捉迷藏,躲在云姐姐背后不出来了;花儿们也许累了吧,都低下了头、凋落、枯萎了。而我对菊花又是另一种偏爱,因为只有菊花,在万物休息的季节里独自盛开着。
秋天的景物实在少不了菊花,有了菊花,就把世界装点得格外美丽起来。
看了许多菊花,我认为菊花真称得上丰富多彩。菊花,颜色多得数不清。有一种名叫九华菊,此菊花头极大,白色的花瓣,一丝一丝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太阳,它那墨绿的枝干上枝叶疏散香味扑鼻而来,远在几里的`地方,就能闻到花香,在白菊中推为第一。不过其它的菊花也各有千秋,真是绿的如翠玉,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红的如枫叶……有的大如绣球,有的花虽小却多如繁星……有红黄相间的“二乔”,积雪似的“峰雪”,洒脱清逸的“绿云”……真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爱菊花,不仅爱它的五彩斑斓,有多种多样,更爱它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我国的民族精神。
描写景物作文 篇9
还记得去年的那场雪,那一树梨花比往常都要美。还记得去年的那一次邂逅,比往常都要留恋。我一直都想说——雪,你真的很美——题记
当蓦然仰头看天空时,异常的兴奋。那怀恋的雪竟就在这天空了!一声惊叹:“哇,好美啊!”不禁又被寒风吹的打寒颤。可寒冷并不算什么,开心的孩子们多么渴望下大一点,再下大一点!雪便下着,她被我们所感动了。经过一夜的盼望,外面的雪终于铺满了。抛下一切,脱下笨重的防护,尽情得在这雪的世界欢呼。
这洁净的雪,逼得梅花透出隐香。一蹲蹲雪人,在为雪的世界站岗。谁说春天最美好?这冬雪不比它更精彩吗?正因为雪的'纯净与美,才有腊梅的香自苦寒来。雪,我为你的纯而赞美……
这冰清玉洁的雪,令世人惊叹!诗人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和她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我爱她,不因为别人的赞颂,只为心中的那丝依恋……
雪,我愿做你怀中的那树清新的梅,永远为你歌颂,永远为你守候,永远……
描写景物作文 篇10
我一生见过无数风景名胜唯独对家乡村外的小溪,桃林,柳树情有独钟。
记得小时候,我家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小溪。小溪两边有几棵亭亭玉立的杨柳,杨柳的不远处有一片桃树林。
春天,杨柳长出了嫩绿的枝条,一阵风吹过,柳枝从河面掠过,荡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这时的杨柳就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梳理她那长长的秀发。
放眼望去,便可以看见桃林的桃树开花了,正散发着阵阵清香。一阵风吹过,一片片花瓣飘落下来,这时就像仙女下凡的境界一般.
夏天,我们吃过晚饭结伴来这儿乘凉,玩耍累了便会摘下一个果子坐在树下歇息。
秋天,我们便在林子里玩耍有时会痴痴的望着从树上飘下的'叶子感觉它们就像有生命的小精灵在翩翩起舞甚至忘了回家。
冬天,光秃秃的树不畏严寒挺直了身子凝望着远方就像边疆卫士一样守卫着村庄的安宁,使村子不受敌人的侵犯。
啊!这就是我的村庄。我爱乡村的美景,更爱我的家乡。
【描写景物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景物作文01-24
【经典】描写景物作文03-06
描写景物的作文03-04
描写景物作文(精选)07-27
描写景物作文11-08
描写景物的作文(经典)08-05
描写景物的作文[集合]04-17
(优秀)描写景物作文01-31
(合集)描写景物的作文03-06
描写景物的作文(精)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