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物作文

时间:2024-07-25 16:48:34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写景物作文(热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景物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景物作文(热门)

写景物作文 篇1

  日照香炉升紫烟……在一首首关于庐山瀑布的诗中,在我们欢欢乐乐的说说笑笑声中,我们来到了江西省的庐山市。

  到了庐山脚下,我觉得自已十分小,好像一只蚂蚁,为了安全,爸爸妈妈不让我爬庐山,只有两个高高大大的表哥和姨妈们去,我就哭闹起来,爸爸妈妈只好让我坐升空的热气球,他俩就在庐山脚下喝起了庐山龙井茶。

  我最后上了一个热气球。我听见水声如同狮子的恕吼,再升高一些我就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庐山瀑布,我用望远镜观望,看见哥哥们还爬不到山的七分之一呢!我又用望远镜看庐山的'千尺水墙,我换了一块镜片,看得更加清楚了,水的颜色白得好像爷爷的头发似的没有一点其它色彩。我下到地面,心中还要想白白的水和青青的山,仿佛是太上老君的绿袍,水是太上老君的苍苍白发……。

  这天是我们来庐山的第四天,也是我最开心的一天,江西的太上老君,我不会忘记你的,再见了。

写景物作文 篇2

  我喜欢品雨,喜欢品春雨的柔情,夏雨的热烈,更爱品秋雨的多情与缠绵。

  当夏日的燥热渐渐退却,秋雨就携着点点凉意姗姗而来,不愠不怒,不怨不嗔,总是温温婉婉,缠缠绵绵,滋润几处村落,淋湿一片蛙声,氤氲些许稻香。蓝天是那么高远清爽,山气是那么疏远幽深,河水是那么清浅明澈,因为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呵护了这一切,我们才有了蓝天白云之下玲珑雅致的村庄。王维诗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星光荧荧,秋雨绵绵,溪流潺潺,秋之神韵尽蓄其间,诗意融融,无不让人顿生山人合一、返璞归真之感。

  诗意的蝉鸣悠远了,渐次隐藏在秋雨里,秋雨也就变得更加诗意盎然了。听,滴滴秋雨不紧不慢的轻巧瓦楞,似玉指拨动古筝,如朱唇轻吹仙笛,如怨如诉,让人潸然泪下。若是秋雨沙沙落入芭蕉宽大的掌中,又会幻化出更加奇妙动听的音乐,或滴滴答答,或瑟瑟缩缩,或叮叮咚咚,清丽而空灵,定会催生无际的联想。静夜,当秋雨叩击窗棂,似情人喃喃的细语,听之断肠。那些亲吻窗棂的`雨儿,入情,细腻而含蓄;入境,悠远而超脱;入心,纯净而透明。也许,正是因为经过春的酝酿和夏的煎熬,秋雨才这般成熟而富有魅力。

  立于秋雨中,远眺群山,雄伟苍劲,气宇不凡,别致而富有神韵。山坡上,枫叶如火,高粱入丹;田地里,玉米金黄,稻子飘香,一派丰收的盛景。此时,若登山高山之巅,一览众山,秋高气爽,该是何等惬意陶然!

  淅淅沥沥的秋雨,纵情的挥洒着,让入募的想起江南曲折幽深的雨巷。想起撑起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含笑的表情,款款的裙裾,纤纤的细步,优雅大方,清丽脱俗。雨啊,落在青石板上,丝丝缕缕,扣人心弦,合奏出一曲动听的江南民谣而眼前呢,我将何处寻觅江南那种诗意的韵致?只有无边的畅想,萦绕脑际,山野寥廓,满目苍黄,凄凄的雨啊,怎能承载一腔幽怨!

  秋雨,脚步轻扬,踩在厚实的大地上,似乎没有留下一个脚印。它往往还伴随着一阵风,摇曳垂挂在枝头的黄叶。请不要责怪秋风的无情,更不要悲叹落叶飘零的命运,这恰是秋风献给春的洗礼,是夏的狂热之后的生命一个良好的归宿,是质的升华和力的蕴蓄。它意味着新生命的发端,来年,那盈枝的翠绿,便是秋叶最亲倾情的祝福与心意。让秋雨见证着一切吧,把一切的悲观与痛楚洗净,还世界一个明澈,一片纯真,一缕希望。

  有了缠绵、清丽、多情的秋雨,自古世人眼中寂寥的秋,变多了几分色彩、几分诗意、几分含蓄隽秀的美。品味秋雨,何乐而不为呢?

写景物作文 篇3

  清晨,我走进校园,看见了和蔼可亲的老师,老师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我走到明亮的教室里,看到朝夕相处的同学,让我觉得十分亲切。

  我们美丽的校园,有美丽的花坛,美丽的喷水池,池里面还有许多美丽的小鱼儿呢。

  校园花坛里的花开了,草绿了,各色鲜艳的.花都在比美呢。那五颜六色的花衬托着嫩绿色的草,花的颜色有许多许多,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白色的。我们的学校里还有一个美丽的喷水池,水池里的小鱼活泼可爱,它们游来游去、嘴一动一动的好像在说:这里真美丽!尾巴一摇一摇的好像正在舞蹈。我们还有一个生态园,里面有许多标本,有蝴蝶标本、昆虫标本、蜘蛛标本等等。

【写景物作文】相关文章:

写景物的作文11-10

写景物作文(经典)03-14

(经典)写景物作文04-03

写景物的作文(经典)03-06

(精选)写景物的作文02-28

[精选]写景物的作文03-02

写景物作文12-05

写景物的作文11-26

(经典)写景物的作文04-16

(精选)写景物作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