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锦集八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日记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日记 篇1
平时,我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时侯,总是要把得到的商和除数乘起来遇到大的数时,觉得很麻烦。
正巧,我在小学生周报上的“理科乐园”里看到了巧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叫做“交叉相乘法”。夷,这名字倒挺奇怪的,会不会简便呢?我看了看方法,原来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商是互质以后,把原来的某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商交叉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这方法真的奏效吗?我疑惑不解,还是试试吧,这样总会得到一些答案。于是,我便列举了50和60这两个数,得出商后,我把50×6,这样刚好交叉,又用2×5×5×6验算了一遍,看看结果一不一样。嘿,还真准,得数一样都是300,我又列举了几个数,得数还是一样。这回,我可相信里面写的了,没想到,万万没想到求最小公倍数竟有如此简便的'算法,下面的“大数扩倍法”、“套用公式法”还更是神奇。
这只是一小部分的技巧,还有很多很多是我们还没有找到的,我还要加倍努力,寻找更多简便的方法。从刚才巧求最小公倍数中,我仿佛感到数学就像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妙······
数学日记 篇2
今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洗脸刷牙吃早饭,因为我马上要去南京。吃完早饭,我们整理了一下行李,向南京出发!
上了车,车飞速地开着。进了高速公路,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心里想着:南京多远啊!什么时候才能到呢?我恨不得立刻就到那儿。于是我看了一下汽车的时速120千米/时,可泰州到南京有多少千米呢?我打开手机搜了一下165千米。有了,最近刘老师刚讲过路程=时间*速度。我算道:1小时等于60分钟,车的时速是120千米/时,那么先求出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就是120除以60等于2千米。泰州距离南京165千米,每分钟行2千米,那就可以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分钟。165除以2等于82。5分钟,82。5分钟约等于83分钟。一小时60分钟,83减60等于23分钟。所以泰州到南京一共需要83分钟,也可以说是1小时23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南京,我们先去雨花台扫墓,然后我们去逛了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这边挑挑,那边看看,不一会儿就选完了,我们一起去结账。售货员阿姨扫了一下所有的商品,说道:一共1386元。妈妈拿出14张100元的人民币。我算了一下14张100元,那就是14乘以100等于1400元,1400减1386就可以算出要找14元。买好东西就回家了。在路上,妈妈问道:你知道今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吗?我说:这不简单!165乘以2等于330千米。
回到家,我吃了晚饭,洗了个澡,写了这篇日记。今天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不仅去祭奠了爷爷还在旅途中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上。我不禁想起数学家高斯的一句名言: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数学日记 篇3
让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轻松愉快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
这学期开始学十位数的乘法了,我一看到乘法就脑袋发胀,搞得我晕头转向。但今天的经历让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数学。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妈妈为了庆贺我的生日,买了很多菜。“厨师爸爸”系上围兜开始炒起菜来……
“stop”!看见爸爸正麻利地拿起油壶要往锅子里倒油,我急忙喊道。今天居委的阿姨刚发了控油瓶,控制烹调用油可降低疾病风险,特别可以降低富贵病产生的可能性。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爸爸只好采用控油瓶往锅子里倒油。爸爸显然不能适应用控油瓶做菜,才炒了一份青菜,就用掉了近50克油。
我家里共3个人,如果每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那么我们一天可以用多少油呢?
3×25=75(克)
“我们一家一天只能用75克油”,当我算出了我家一天可以使用的油量后大声地告诉爸爸。这下爸爸犯难了,已经用了50克,还有25克怎么炒后面的几道菜呢?
看来“厨师爸爸”要下岗了,今天做的菜除了青菜都不好吃。但我们全家都吃的香喷喷的',因为我们开始了健康饮食。更开心的,我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帮助爸爸改正了不好的做菜习惯。
数学日记 篇4
1月20日星期三多云
错中求解
四年级的举一反三中,有一种题型是“错中求解”。我来举个例子:王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商比原来少2,但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171错写成117,而商比原来少2,所以171-117的差=除数2。这下除数求出来了,就简单了。题目说余数相同,那么我用求出的.除数分别去除错误的被除数和正确的被除数,如果余数相同,且两商的差是2,题就做对了。列式:(171-117)÷2=27;171÷27=6……9;117÷27=4……9;6-4=2。这下余数相同了,两商的差也是2,答:正确的除数是27,余数是9。
错中求解真好玩!
数学日记 篇5
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和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数学日记 篇6
看着橱窗里那个心仪已久的芭比公主,激动地心就要跳出了嗓子眼了,我使劲的的咬着嘴片,生怕一个不小心,狂喜的心从嘴里蹦出来。
那眼偷偷瞄向一旁的爸爸,只见老爸一手插在兜里,一手托着下巴,拇指来回的摸着,嘴角不经意间有丝诡异的笑。老爸这笑看着我心里直冷,难不成老爸又变卦了,上帝呀,神呀,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呀,请您们一定要显灵帮助我这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善良+乖巧的女孩吧!这可是我等了足足一年的生日礼物呀!
等不及神仙显灵,还是想靠自己吧,就拿我最擅长的“马屁功”来把我老爸拍晕吧!
上前一步,一手挎住老爸的胳膊,用最最甜的声音说:老爸我知道你是这个世界上最亲我的人,比妈妈亲我一百倍,等我长大了,我会给爸爸挣很多很多的钱,买老爸最喜欢的东西。孝敬您!
还别说,这招还真管用,老爸先是眯着眼很受用的样子,然后又一脸的得意。
真想要这个礼物?老爸终于发话,看起来有戏。
嗯嗯嗯,我的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想要可以。
谢谢老爸,就知道你是最亲我的。
不过……
什么?什么?还有不过,不过什么?宝贝今天我没带钱;宝贝回头让你妈给你买;要不我们明年再买……一时间,N个不过就像雨后的竹笋以神九的速度从我的脑子里冒出来。
不过嘛,你的回答我一个问题?
我从神九中醒过来,结结巴巴的问:什么……什么……问题
今年你的生日是星期三,那30年后你的生日是星期几?
嘿嘿,老爸真狠,我暗想,不过想难到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为了我心爱的礼物,我就是扳着指头算数也要数出来,何况我还有秘密招数,不过以防老爸耍赖,我还是要和老爸签订君子协议。
老爸一听我要和他签订君子协议,脸上乐开了花,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我要是算出来就给我买,算不出来就不买,双方同意,协议即时生效。
呵呵呵,也太小看我了,没有金刚钻,我敢揽这瓷器活,老爸看我的。
第一步骤我们先设定30年都是平年,每过一年,也就是52个星期加一天,30年也就是30天。
365/7=2…1
第二步:计算出30年中有多少闰年,因为20xx——20xx年没有整百的年份,每四年一个闰年,一共有7闰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年
20xx 年 20xx年
也就是我的生日还要再加12天,结果就是:
30+7=37(天)
37/7=5…2
我30年后的生日就是星期五。
老爸看到我的结果是半信半疑,不过我们有“老师”求证,打开电脑上百度查询万年历呀。
呵呵呵,看着老爸的眼睛,我心里乐开了花,我最爱的芭比终于到手了。
亲爱的朋友,数学就像一个万花筒,它包罗万象,打开它就像走进一个多姿的世界,学好数学,真是其乐无穷,妙不可言呀!
数学日记 篇7
今天我们家来客人,妈妈叫我到超市里去买一些东西回来。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单独去买东西,是妈妈别有用心,锻炼和培养我的胆量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拿着妈妈写好的购物清单和100元钱,一路小跑着、唱着欢快的歌儿,兴奋地来到丹阳超市。超市里的东西真多呀!各种各样的'货物摆得整整齐齐的,我照着清单首先在货架上拿一瓶老陈醋、一瓶酱油和一袋鸡精放在篮子里,我看一下上面标的价格,每瓶老陈醋的单价是8元5角,每瓶酱油的单价是7元5角,每袋鸡精的单价是6元1角,这三样加起来是22元1角。接下来,我请营业员阿姨帮忙称5斤大米,每斤大米的单价是4元4角,5斤大米一共22元钱,我提着篮子来到收银柜台,营业员阿姨拿着扫描仪对着每样物品的条形码一扫,电脑马上算出我买的东西一共是44元1角,我拿出100元给营业员阿姨,说:“你应该找给我55元9角钱。”付完账,我高兴地提着蓝子回家。妈妈夸我长大,是个能干的小帮手。
数学日记 篇8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教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教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教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作文07-25
精选数学日记四篇03-02
关于数学日记15篇01-27
小学数学日记15篇01-26
实用的数学日记四篇02-23
【热门】数学日记4篇02-25
数学小日记集锦10篇02-14
数学小日记汇编9篇03-04
精选数学日记模板汇总九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