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读后感

时间:2025-01-19 16:41: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去年的树》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去年的树》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去年的树》读后感

《去年的树》读后感1

  10月17日,我们学习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看到小鸟那么守信用,我觉得很惭愧,因为自己不讲信用,差点失去一个好朋友。

  那是前年夏天的一个星期五,我和葛思思说好了明天去她家里玩,可是没想到的是晚上我竟然发烧感冒了,第二天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妈妈叫我在家里好好吃药、休息,不要到处乱跑。而我也因为不舒服,早把与好朋友的约定忘得一干二净了。

  过了几天,等我病好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发现葛思思对我爱理不理的,再也没有原来的'热情了,我不清楚她为什么突然会这样。在我的一再追问下,最后她说:你知道吗,上个星期你害得我在家里白白等你一整天,像你这样不讲信用的人,以后我再也不跟你玩了!说完,她就气冲冲地跑开了。从此以后她再也不理我了。我很伤心,都怪自己当时没有及时跟她说清楚原因,从而失去一个好朋友。回到家里,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回想起以前跟她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不禁泪流满面。就连妈妈叫我吃晚饭,我都不知道。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焦急地问我为什么。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跟妈妈讲,妈妈说:没错,做人是应该做个守信用的人。这件事错在你,但是你完全可以跟她说明你没来的原因啊,态度诚恳些,如果她还看重你们间的情谊的话,我想她会原谅你的。听了妈妈话我豁然开朗。第二天我真诚地向葛思思道了歉,后来她原谅了我,我很高兴!我们又成为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了。

  我要感谢我的妈妈,因为她给我出了个好主意;我更要感谢写《去年的树》的作者,因为他让我明白了做人守信用的道理,今后,我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

《去年的树》读后感2

  最近,我读了日本儿童文学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这本书里的故事都让我觉得温暖、光明,书里描绘了懂得感恩的小狐狸阿权、可爱的买手套的小狐狸、知错就改的盗贼老大、坚贞守诺的小鸟……

  这本书不仅让我知道了许多美好的小故事,还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呢。《白蝴蝶和红气球》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只有对别人好,别人才会以好的态度来对待我们。《正坊和大黑》告诉我,动物有一颗善良的心,关键是人们有没有一颗善良的心跟动物相处。《爷爷的煤油灯》则告诫我:国家在进步,如果自己过去做的已经过时了,就要痛痛快快地放弃;总是顽固不化,盯着过时的生意不放,总是怀念过去的生意多么兴隆,仇恨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新鲜事物,是很没有志气的……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栓牛的山茶树》。它讲述了一个叫海藏的车夫挖井的故事。海藏是一个人力车夫。有一次,他在路上渴了,上山去找水喝,好不容易才在离路很远的地方找到一眼清泉。海藏觉得要是泉水就在山茶树边就好了,便想打一口井。可是,打井需要一笔钱,贫穷的海藏为了大家的方便,便想尽了办法攒钱,最后终于节衣缩食攒足了钱打井。海藏的.无私品质把吝啬自私的老地主打动了,同意海藏在他山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挖井。挖好井的海藏去参加战争,战争结束了,他没能回来。不过,海藏挖的这口水井,直到现在还在山茶树下咕嘟咕嘟地喷涌……读完这个故事,我内心很受感动,尽管海藏没看到水井在后来的日子里带给人们的便利,但我想,他是无悔的。在海藏身上,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正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的地方。

  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读着它,会让人的心变得柔软、美好起来。

《去年的树》读后感3

  我平时的教学与卢静老师的相似。"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对话过程中,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和教师一起走进课堂、走进文本,感受到思维在碰撞、智慧在闪光、生命的活力在涌动。

  卢静老师在《去年的`树》教学时抓住阅读教学特点,力求通过对话、让师生的情感逐步升华。 采用各种阅读形式,促进学生体会文章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课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卢静老师在《去年的树》教学中要求学生默读故事,勾画、反复读让自己感动的内容,想想:为什么感动了?她采用默读的方式,让学生将文字转化为信息储存到大脑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将文字转化为语言,更加真切地感受课文内容,领略课文的妙词佳句,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同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换位体验,感情朗读的形式,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

  在这堂课中,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领悟课文情感。教学中,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较好地落实阅读教学的目标。卢静老师在《去年的树》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潜能。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与文本、与作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感悟课文内涵。

  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愈加浓厚,语文素养将逐步提高。

《去年的树》读后感4

  这个星期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去年的树》,它是一篇很感人的小故事,主要讲了一只小鸟和一棵大树是好朋友。冬天来了,小鸟要离开大树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去之前,它们有一个约定:明年小鸟回来再给大树唱歌。可当小鸟飞回来的时候,一打听才知道,树被伐走了,做成火柴卖到一个村子里了。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朋友,虽然它已经变成了一缕光,鸟儿还是为朋友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最终,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这个故事用了童话的方式写出了人们砍伐树木对动物的伤害,我真想告诉伐木工人,别再大量砍伐树木了,砍伐树木不但让一些动物无家可归,还让大自然的空气变得更加不好。不是只有人有生命,花草树木也有生命。所以,我们不能去伤害它们。

  故事里的`主人公——鸟儿,她信守诺言,按照去年的约定,按时赶来给树唱歌。树朋友不见了,她可以不理树朋友,再去找新的朋友,但是她并没有,而是一直去找树朋友,因为她要信守自己的诺言。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

  读完了这篇故事,我想到了自己。记得有一次,我和约好了星期五晚上去找朋友玩,和妈妈商量,妈妈同意了。但是到了星期五,我和妈妈都忘了这件事,结果让等了我一晚上。

  这篇课文还让我想起了三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故事主要讲了宋庆龄九岁的一件事。爸爸妈妈要去大伯家,宋庆龄也很想去,因为那儿有她喜欢的小鸭子,但是,她跟小珍约好了,今天小珍要来找她学折纸——编花篮,无论爸爸妈妈怎样劝说,她都不肯出门,最终,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自己说出来的事,就一定要去做,这样才能让你获得更多的友谊。所以,让我们来珍惜现在的友情,信守跟别人许下的诺言吧!

【《去年的树》读后感】相关文章:

去年的树读书笔记10-03

《去年的树》读书笔记12-28

去年的树读后感12-20

《去年的树》读后感11-12

《去年的树》读后感07-04

去年的树读后感11-02

爱心树读后感11-07

《爱心树》读后感07-10

《爱心树》读后感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