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4-09-25 16:40: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苏菲世界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菲世界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苏菲世界读后感

苏菲世界读后感1

  世界就像魔术师帽子里的小白兔。每个人都生活在舒适的皮肤底部。只有哲学家才能踏上危险的旅程,努力回到皮肤顶端,探索世界的奥秘。

  在我开始读这本书之前,“无聊、无聊、难以理解”这些词不断地出现在我面前。在我心中,哲学是一门非常无聊的知识,在哲学的世界里,每天只会被无数的世界观和方法所包围。

  但事实证明,我错了,大错特错。这本书抛弃了传统哲学的枯燥无味,将难以理解的哲学问题分化为易于理解、贴近生活的例子,简化、实用、碎片化哲学。

  从自然哲学家到理性哲学家;从希腊到罗马;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这个只有2厘米厚的苏菲世界,浓缩了西方近千年的哲学历史,吸收了各个时期著名哲学家的思想。

  但在这位浩如烟海的哲学家中,最让我眼前一亮、受益匪浅的是他独特的柏拉图,将整个世界分为理性世界和感官世界。

  只有它将复杂的世界简化为姜饼人与模具的关系。即使是用模具制作的姜饼人也或多或少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可以让别人一眼就认出他是姜饼人。这是理性世界与感官世界的区别。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须有一个“真实”的存在,那就是“理性世界”,它包含了各种自然和现象背后永恒的模式。感官世界是理性世界不断演变形成的具有特征的世界。

  其次,他也是第一个将哲学与器官联系起来的人。人由头、胸、腹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人的灵魂也是如此。“理性”属于头部能力,“意识”属于胸部能力。“欲望”属于腹部的能力。柏拉图认为,理性追求智慧,始终追求勇气,欲望必须得到加强。对于当时的时代来说,这真的是一个首创性的.思想,真的让我很佩服,这并不需要加深我对哲学的热爱和追求。

  然而,我最钦佩的是柏拉图对女性的认知。他认为,如果国家不教育和训练女性公民,就像一个人只能锻炼右臂而不是左臂一样。他把女性比作一个人的左臂,间接肯定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隐藏了早期“男女平等”的意义。在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欧洲,有这样一个先进的想法是多么困难啊?

  苏菲的世界,也是一个智慧的世界,是一个梦想的世界。他会唤醒每个人对生命的深深赞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他将带领众生走向哲学殿堂,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提升自己!

苏菲世界读后感2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苏菲的世界》,看那些在哲学中遨游的人们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的。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初学级哲学书籍,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十四岁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这个少女也在一些神秘信件的带领下开始在哲学这个世界中徜徉着,思索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 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世界起源的纱幕一层层被掀开,但是新的疑团却又接踵而来。席德,苏菲,艾伯特;席德佳,苏菲亚,大艾伯特;树林中无人的上校的小木屋,祖母从吉普赛妇人那里买来的魔镜······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这本书内容很多,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

  阅读前几章的时候,我还以为故事就是围绕着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来写的,越读的深,我就越明白本书的真正主角就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席德的.少校父亲笔下所创造的两个人物,少校创造出这两个人物以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送给自己的女儿席德作为生日礼物。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意识到这个创造者的存在,知道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少校的手中,并通过自己努力脱离了少校的控制,最终获得了成功。通过自己的努力逃脱创造者的控制。使我明白了要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理论是枯燥的,特别是哲学,更是枯燥乏味,但是作者乔斯坦·贾德让我像读悬疑小说一样把这本小说一直坚持着读下去。《苏菲的世界》的小说部分,苏菲的故事就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心胸开阔。

  这既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也是梦的世界。它让我更深刻的了解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世界读后感3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有关于哲理的书。主人公苏菲,是一个十四岁的平凡少女。有一天,她收到了一封奇怪的来信。信中提到了一些哲学知识,并从此和信中的神秘导师学习,她对世界的认识就有了一个改变。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她开始思索。她用她原本的悟性及后天的知识,企图了解和解开世界的谜团。但是,从导师的'信中可以看出,事实真相比她想得更加怪异和离奇。

  这一本书,是智慧的世界。它的作者是桥斯坦·贾德。桥斯坦·贾德1952年出生在挪威,写下了这本唤醒对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这本书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在书中苏菲思考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问?可是,我就是我,为什么不是其他人呢?我的名字叫伍喻恒,那么从古到今一共有多少个伍喻恒呢?未来又会出现多少个伍喻恒呢?这些伍喻恒可以代替我,继续生存下去吗?不,我就是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拥有独立的人格,帅气的外表,强健的体魄,发达的头脑,我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没有人能够替代。或许,这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第二个问题也是十分有趣:世界从何而来?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世人的问题,从来没有人知道真正的答案。我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而地球也只是太空中的一颗星球,那么太空从哪里来的呢?在某一时刻,世界从无到有,这不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吗?有些人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帝能创造出自己吗?那个时候他自己也不存在。每个事物都应该有一个开始,而那个开始的事物又有另一个开始,这不是很神奇吗!

  简简单单的两个问题,却有一股无法看透的魔力。人们都习惯了事物的存在,却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这些问题,我认为就是哲学。在《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引发了我们思考,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在探索这些奥秘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弄懂或者想通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或事物。

苏菲世界读后感4

  据说哲学有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

  我当然不知道答案,看完《苏菲的世界》之后,我想这个人可能是上帝,可能是乔斯坦贾德,可能是艾勃特少校,可能是苏菲,任何人都有可能,包括我自己。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在欧美差不多就是给中学生当作普及哲学知识的休闲读物用的,可惜的是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只有一门课程叫做道德与法治,大学里有一串的必修课叫做马克思主义哲学系列。这本书读起来并不那么轻松,内容比较枯燥甚至有些晦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本哲学课程的讲义,通过苏菲和艾伯特的对话,重点介绍了约20位哲学家的生平和主要观点,尤其是围绕着人的本质这个命题。我感觉认真读完这本书需要很长时间,暂且囫囵吞枣。分享一些经典语录。

  1.许多人对于这世界的种种有不可置信的感觉,就像我们看到魔术师突然从一顶原本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一只兔子一样。

  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2.有一天你可能突然会突然发现自己,你可能会突然停下来,以一种完全不同的眼光来看自己,就在你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你会想:我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存在,我是一个神秘的生物。

  3.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苏格拉底)

  4. 真实世界就像这样一堆野火。发出熊熊火光的'是“上帝”,火光照射不到的黑暗之处则是构成人与动物的冷冷的物质。而人的灵魂则是那飞散的“火花”。大自然的每一处或多或少都受到这神圣之光的照耀。我们在所有的生物中都可以见到这种光,就连一朵玫瑰或一株风铃草也不例外。

  5.歌德说:“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熟悉我们在历史上的根,是我们避免在空中虚浮的唯一方式。

  6.在中世纪这个浩瀚汪洋的深处,也有许多闪闪发亮的鱼儿游来游去。

  7.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新旧宗教、哲学与科学融合之后,如何形成新的生命哲学,这些所谓的“新知识”其实只是旧思想的残渣而已,其中有些甚至可以追溯至希腊时代。

  8.以前,世界的中心是地球。但天文学家告诉人们,宇宙根本没有绝对的中心,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苏菲世界读后感5

  世界从何而来?

  这些看上去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世界像魔术师从宇宙的礼帽中拉出的一只大白兔。我们像是白兔皮一毛一上的微生物。”虽然把人类说成是微生物 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事实呢?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还不及一粒芝麻大,而人类则是更加渺小。在宇宙的外面,谁也无法否认那个魔术师的存在, “哲学家是那些站在兔一毛一顶端,俯视世界的人。”他们提出一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他们总是在思考着整个宇宙。

  《苏菲的世界》通过一个小女孩苏菲和哲学教授艾伯特之间的故事,向我们铺开了一幅神奇的画卷,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讲到马克思、黑格尔、达尔 文……这本书为我们推开了一扇通往哲学的大门,门外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一个我们还没有看到的世界,这本书牵动着我们的思想,在我们的脑海中碰撞出智慧的 火花,这本书带领着我们向兔一毛一的顶端攀爬。上帝是否存在?人类有没有灵魂?人类的意识是怎样形成的?理性和感性哪个更可靠?人们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并试图解 决这些问题,科学研究的成果动摇了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结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又否认了世间万物都有固定不变的形式的看法。

  到底有没有上帝的存在?我们到底有没有灵魂?随着情节的推进,谜一团一逐渐被揭开的同时,显现在我们眼前的真相总是让人战栗。苏菲和艾伯特原来只是艾勃特少校 写给女儿席德的.书中的人物,而少校和席德也是我正在看的《苏菲的世界》中的人物,他们都只是虚构的,不是真正的存在的,他们没有灵魂,那我们呢?我们也是 真正的存在吗?我们有自己的灵魂吗?或者我们也是某个书中的人物,别人透过我们说话、行动、思考?我们只是兔一毛一上的微生物,企图看清整个白兔和魔术师。

  哲学教你质疑一切,哲学教你用辩证的方法思考,不要妄下定论,哲学教你以陌生的眼光看待世界,发掘出那些看似浅显实则深奥无比的问题。当你在世界上生活了 十几年,对周围的一切都已经习以为常时,突然有人告诉你,你不过是兔一毛一上的微生物,你并不是真正的存在,你很可能只是别人书中的一部分,你可能只是别人一大 脑中的脑电波,你周围的一切都可能是虚无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十分残酷的。

苏菲世界读后感6

  初三了,趁着寒假,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决定沉下心来放松一下,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正好妈妈说之前工作很忙,没有好好的陪我,要弥补一下,于是我和妈妈一拍即合,决定一起读这本《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它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

  从主人公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现实、理想、自由、哲学这4个基本点出发,先后经历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文艺复兴、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等。看这样的'一部作品,仿佛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要我说“苏菲的世界”是自由的世界。宗教与非宗教,有神论与无神论的碰撞,创造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给予人们一个无限的精神寄托和莫大的安慰。

  “苏菲的世界”也是也是个理想的世界,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较量从未停止过。今天尽管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以前不同,但是苏菲的世界理念和时代发展是相同的。

  “苏菲的世界”也可以现实的世界。自盘古开天辟地开始,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这是一个漫长的时代,社会的每一次变更,都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或许也是哲学的世界。在苏菲的世界里,是上帝创造了人,还是劳动创造了人,宇宙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预示着宇宙的无穷奥秘,所以说苏菲的世界不仅仅是一个哲学的问题,更是一个哲学的世界。

  “我思故我在”通过苏菲的故事描述,我并不觉得轻松。这个社会日新月异,方显得我们更加的渺小,社会责任感更加重大。特别是在今天,父母为我们创造了优良的条件,时代为我们绘制了美好的蓝图,但现实和理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就是我们还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读完这本书,不仅让我领略了哲学世界的风采,也让我知道了探索精神的可贵,苏菲她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打动了我,只要我们有了“苏菲精神”我相信在以后学习的道路上我们才会一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苏菲世界读后感7

  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在一生中会读很多本书,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本很有趣而又蕴含哲理的书,书名叫做《苏菲的世界》。作者是乔司坦·贾德。这是一本哲学入门书。

  乍一看,内容跟哲学八竿子打不着。但实则该篇文章以一位名叫苏菲的小女孩不断接到来自哲学家的哲学课程信为背景,又以苏菲不断的探寻不断的解谜为主线,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哲学史和哲学的奥妙所在,逐渐地,一步步的让我们了解到他们活着的世界只是在一本书中。

  这就像我们看人家变魔术一样,由于我们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于是便问道,魔术师如何能将一只活生生的兔子从礼帽里变出来呢?许多人对这世界的种种也同样有不可置信的感觉。关于突然变出一只兔子的事,这不过是魔术师耍的小把戏。在哲学中,我们把小白兔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们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成为哲学家的首要原因就是不要失去好奇心,大胆的'去探寻,就像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一样。

  哲学是什么?或许有人说哲学就是那些类似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一些深奥的宇宙终极谜题构成的。实际上哲学仅仅是跨过事物的表面而看清它的本质。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它向我们揭露了哲学的奥义。向我们介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众哲学家的思想与生平。在这些哲学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便要数达尔文了。

  在我们的看法中,达尔文他是一名昆虫学家或是一名自然科学家。跟哲学根本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关系。但他提出的进化论大大的影响了哲学史。而且虽然他是一个生物学家,但他却和真正的哲学家一样,重在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着急着解答问题。小心谨慎是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态度,这便是哲学的精神。

  我认为达尔文他哲学的精神和他身为科学家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总是发现问题就着急的去探究,通常这时我就只看到了表面,而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这导致了我并没有小心谨慎地去探索问题,而是过于急躁的去妄下定论。当我了解到达尔文的态度、哲学的精神时便下定决心要去学习他。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看待事物时一定要像上文提到的寄生虫一样来到兔子皮毛的表面,充满好奇心地去观察魔术师,也就是观察事物最真实的本质。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苏菲世界读后感8

  买了很久的书,在书架上搁置了很久,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底蕴还不够深厚,不足以了解掌握哲学相关的知识,但是最近听水骆驼说这只是哲学入门书籍,便拿来读了读。整体而言,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对想要了解西方哲学发展史的同学来说,不妨闲暇时翻翻,不无裨益。

  虽然本书讲的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但是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来叙述枯燥的理论,很是别开生面,虽然大段的哲学理论充斥其中,但是不断有各种苏菲和席德的故事情节穿插,读起来张弛有度,兴致盎然,衔接自然流畅,毫无生硬滞涩之感,在对西方各阶段的哲学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归纳的同时,还对涉及宗教、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也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还或多或少提及了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人文学……,无怪乎人们说所有学科的顶点是哲学,人类研究各种学科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能够解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最聪明的.人是明白自己一无所知的人。”随着人类对世界对自身认知的不断加深,哲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层出不穷的哲学理论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提出来。同时也推动了分类学,学科学,医学,教育,人文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尽管认知越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但是人类不会停下探索世界,解答终极问题的脚步。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哲学知识是多么匮乏,因为政治原因,天朝只是让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实际上,没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洛克等等哲学家对哲学理论的不断阐释,就不会诞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里并不是说前人的理论不如今人,只是现在的哲学理论更适合于当今社会罢了。了解了西方哲学的发展之后,也就对技术革命为何在西方发生见怪不怪了,西方的世界观和认知论决定了他们不断的怀疑,不断的解答,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进,哲学是开放式的普适的,而东方的哲学是内敛式的,利于统治阶级式的,并不是为了解答终极问题而存在,所以局限性非常大,难怪会最终导致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衰退落后【个人愚见,不喜请绕道,勿喷】。一种思想的诞生有其历史原因,不能因为觉得天朝的哲学不够先进就全盘西化,而应该批判的吸收,现在西方人也开始积极接触融汇东方文化,这是个世界大融合的过程,不能主观觉得不适合就全部pass掉。

  本书最后的处理也非常有趣,在这里卖个关子,留给大家自己去看吧。以上。

苏菲世界读后感9

  闲暇之余,找到了《苏菲的世界》。这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它和其他大部头的令人伤脑筋的哲学书不同,读它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随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本书的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千百年来,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人,什么民族的人都在追寻着相同的问题,就像是“人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正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学。遗憾的是,现在人们的好奇心却因为习惯而递减。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接受了这个世界,并把这一切都当成了理所当然,我们的好奇心也就被压抑住了,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发现问题的敏锐甚至比不上小孩。但是哲学家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他们从不会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他们就像是孩子一样打量着这个世界,所以他们才能提出那些深奥的问题,所以他们才能被人称为智者。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好奇心,是不是要用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就算不能做到像孩童那样,起码也要做到遇事多要想几个为什么。

  如果我这样想,如果我意识到自己的好奇心不够,是不是我已经前进了一步呢?因为苏格拉底曾说过“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说起苏格拉底,他也许是整个哲学史上最神秘难解的人物。他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却是对欧洲思想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长得很丑,但是他的性情却极为和蔼可亲,我们了解他的途径主要是透过柏拉图的著作,因此要区分苏格拉底的学说与柏拉图的哲学并不容易。而他的死又是如此富有传奇色彩,因为批评各种形式的不公不义与腐败现象,向地方势力挑战,他被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可是他没有逃走,他甚至没有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他服下了毒药。那些势力扼杀了他的生命,但他的思想却传遍了整个人类的世界,成为了哲学界一颗最耀眼的启明星。我佩服他的思想更佩服他的勇气,他的坚持不妥协鼓励着后人为保卫真理而战斗。

  看这本书,我不仅增长了许多哲学知识,了解了许多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还从中找到了一些启发,也许,我要对生活改变一下态度……

苏菲世界读后感10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

  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

  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

苏菲世界读后感11

  春天快到了,也快开学了。我与同学结伴去新华书店买书。《苏菲的世界》吸引了我的目光,因此前不久,我刚看过一部电视剧《绿光森林》,其中的主人公也叫苏菲,她聪明、善良,最后她还感动了嫉妒心很强的姐姐。这让我对《苏菲的世界》的内容充满好奇。再加上同学老师的推荐,我便买下了这本书。

  初尝

  哲学,在我的印象中,是一门非常枯燥,深奥的学科。对于从未接触过哲学的.我,理解起来一定很费力。我就像收中的苏菲一样,带着一大串的疑惑,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我们的“哲学之旅”。

  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两个简短而奇怪的问题开始,跟着这位神秘老师,我开始思考,从古希腊到康德。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苏格拉底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思考的问题。渐渐地,我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它少了几分枯燥,多了几分生动,大量的历史内容,加上苏菲的好奇心和她不凡的经历,让这本书读着像侦探小说,亲身经历这惊险的过程,而心中对万物的好奇则渐渐被唤醒。

  回味

  从愉快中,我读完了这本书,我闭上眼,细细回味着书中的内容。有一段比喻让我印象深刻。

  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同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

  这段话像一击响的雷声,把已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适的生活好久的我惊醒。我被哲学家的勇气震憾,也为我们的所好悲哀。毫无疑问,这本书救了我,把我拉回了毛尖,让我再度像婴儿一样,用仿佛乍见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对,万物感到新奇。

  看那黑黑的蚂蚁,那比米粒还小的身躯,谁能想到它能举起比自己重许多倍的东西。看那娇小的梅花,淡淡的粉色,很难引起注意,谁能想它能在寒冷的冬天开放?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问一个正在饥饿边缘的人,回答一定是“食物”。如果问一个快要冻死的人,回答一定是“温暖”。因此我认为赫拉克里特斯说得很对,世间的事都是相对的。如果我们从未生病,就不会知道健康的滋味,如果世上从未有过战争,我们就不会珍惜和平。

  人生短暂,拥有的能有多少?

  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吧,别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苏菲世界读后感12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初级哲学书籍,讲述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一封由一个神秘的哲学导师寄来的信,从此开启了她学习哲学的道路。随着苏菲的经历,一系列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哲学思想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也引起我对这个世界谜团的好奇与思考。

  整本书篇幅很长,我前后一共花了两个多月才读完,资料很多,对于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我记住的很少,可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阅读前几章,以为本书的主角就是苏菲和她的哲学教师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觉得诡异,到苏菲十五岁生日的那场哲学宴会上,我才渐渐意识到,本书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本书作者笔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笔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创造出这两个人以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作为给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笔下,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创造者的存在,明白了自我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中,于是他们经过自我的`努力,最终脱离了少校的控制,获得了成功。这种被创造者逃离被安排的命运的构思,让我感觉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维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

  很久以前就被灌输以一种思想,就是哲学书十分枯燥、难啃,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阅读哲学类的书籍,但它给了我惊喜并激起了我的思考和兴趣。书中的少校笔下的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它给我的启迪却很多,我想,作者用心良苦的构思,或许是要更直观地告诉我们,真实与虚幻其实并没有什么界限。而我们是谁,谁又是我们,我们是否真实的存在,还是如同苏菲和艾伯特一样,只是被一个更伟大的个体所操纵着的一些幻像而已?一切都如同迷一样。但无论如何,即使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世界仍旧存在,地球仍旧旋转,时间仍旧流逝,周而复始……或许这就是哲学吧!

  知名作家南方朔是这样评价本书的:“《苏菲的世界》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心胸开阔,这不正是哲学爱智最古典的定义吗?”是啊,虽然初次接触哲学的我还不能十分深刻地理解书中的一些资料,也不能像南先生那样作出深刻的评价,可是,我感受到,它唤醒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苏菲世界读后感13

  《苏菲的世界》第一遍终于读完了,读得较慢,因为关于哲学,比较烧脑,并且每天和一本散文类的书搭配看,搭配的两本散文书早读完了,也亏后来搭配的《沈从文经典作品选》大开本,耐读,还剩有几十页,终是熬过了《苏菲的世界》。

  除了读时的脑洞大开,过后却并没有太多的印象,有点惭愧。

  所做的比喻,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而我们多数人都是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不愿爬出、得过且过的人;再就是“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四周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一个人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

  印象较深的金句:

  “我不会听任你变得和其他人一样没有感觉、无动于衷。我希望你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

  “我们的本质原来也和梦一般,短短的一生就在睡梦中度过……”

  “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

  “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而不要将他当成达到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

  ……

  所有提到的哲学家,记住的有:

  德谟克利斯特,他提出了原子理论,还有关于‘灵魂原子’的说法,令人印象深刻;

  希波克拉底,他的‘医学伦理’,他要求学生宣读的誓言,我觉得让如今的'医生来宣誓,也是合适的;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师生关系的继承和发展,也有个印象,得益于学校里学的知识的积累,知道这三个人;

  笛卡尔,以前只知道他是一个数学家,坐标系,笛卡尔定理,原来他也是个哲学家,‘我思故我在’竟是他提出的;

  之后的康德、黑格尔,只是知道是哲学家;

  达尔文,只知道是进化论的提出者,不知道也是个哲学家;

  马克思、恩格斯,这些因为国家的制度,在小时候的政治里就学过他们的思想。

  哦,还记得一个休姆,但是他的哲学思想不知道主张什么了。其他的那么多的哲学家,连名字也记不起来了。

  正如作者所说:“这不是一个读一次就可以的故事”,我也需要再来读,再来读。

苏菲世界读后感14

  一本《苏菲的世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真谛,洗涤了我的心灵。哲学,多么迷茫的字眼,总以为它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然而作者乔期坦·贾德却以小说的形式叙写哲学史,让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了解哲学,让以往读过哲学的人温故知新。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来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也正是本书论述哲学的开始。从这一天起,苏菲不断地接受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样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多位大师所思索的根本问题,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认为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带领我一步步走向思索,它是智慧的世界,它是梦的世界。

  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只是这只白兔的体积极其庞大,所有的生活都只身于这只兔子的毛顶,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好奇。然而,当他的年龄增长,也就更深入兔子的皮毛,并且待了下来。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舒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出脆弱的兔毛的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此一危险的旅程,迈向竭尽所能所能达到的顶峰。

  哲学家们对于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理解,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他们像你孩子一般始终充满好奇心……

  哲学不是万灵丹,但是从来不去留神“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得,那不该是心灵封闭与终结。

  《苏菲的世界》让我了解了西方的许多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马克思、弗洛伊德……他们像一部说不完的史书,远远流长,绵延不绝。畅游在哲学的海洋中,思想顿时开阔。

  若将自己比喻成登山者,我迫切希望克服险阻,攀上高峰,极目远眺,若将自己比喻成水流,我迫切希望汇入大海,见识广阔;若将自己比喻成幼鹰,我迫切希望展翅翱翔,傲视长空……

  思想敞开,对一切充满幻想。

  没有波澜壮阔、大起大落的情节,《苏菲的`世界》从其平淡亲和引人入胜的哲理领导完前的史诗。深奥的哲学理论在这位作家乔斯坦贾德的笔下,变成一阵和煦的春风,充满了活力。

  哲学似乎不再渺茫,它好像心中向往的故事,深入我的生活,深入我的思索。哲学的原理是如此的博大。

苏菲世界读后感15

  《苏菲的世界》是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让人深思的概念,苏菲在迷茫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了解西方哲学领域。在此同时,书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为了让他的女儿开始接触哲学,编出了苏菲的世界一说。这整本书就由这两个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感觉虚虚实实的!就着“我从哪来”、“我是谁”……的问题,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莎士比亚、达芬奇等进行了一次心声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人类的文明。除了追求知识的流行趋势之外,我发现在教育上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并未提供有关人生和其意义的必要知识,而这些答案正隐藏在哲学的.奥秘里,然而现在的教育在哲学方面给人的感觉是“哲学”就应该是生涩的、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论!所以以前我对哲学就是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想法!但读了《苏菲的世界》以后才发现,其实我从来就不了解哲学。

  以上是我看到一部分的感受!不过很多事我还是没想通啊!就像书中说的人常把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归于神论,等到哲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开始相信无神论!接着哲学继续发展,宗教出现了分裂,基督教开始深入人心!大部分西方人开始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可是在新旧交替的时候,战争避免不了!记得历史老师提过十字军的事,原谅当时我在开小差,听的不全面啊!大概是说红十字军为了耶路撒冷那称为基督发源地的地方,组织了教徒开始征战,开始他们也许为了教义,可后面他们虐夺路过所有的城市!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宗教是可以洗涤人类的心灵!只有人的自我觉悟才能改变一切!因为只要人愿意,一个原本是博爱的教义会被人曲解!我想哲学是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改变自己,让人顿悟的学问!

【苏菲世界读后感】相关文章: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01-18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篇03-07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1-11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6-21

【荐】《苏菲的世界》读后感08-27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04-06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5篇)03-29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5篇03-24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5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