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关初一的老师作文汇总7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的老师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的老师作文 篇1
从小学到现在,有许多教过我的老师,但是令我最喜欢的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语文老师——潘老师。潘老师三十来岁,身高大概一米五五。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把乌黑的头发,她衣着朴素,和蔼可亲,却散发出一种不平凡的魅力。
潘老师有一个特点,就是她力求做事的质量,正如她所说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不能敷衍任何一件事情。”每一次做大扫除,潘老师都会去检查我们的劳动成果,假如哪里做得不够好,她一定会立即指出,并且手把手地教我们把不足的地方做好。有一次做大扫除,我负责擦瓷砖,瓷砖上的污垢可能是因为遗留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很难擦掉。我想:反正这也那么难擦,随便做做就好了。于是我用沾了水的抹布随便擦了擦。
潘老师来检查卫生时,发现了瓷砖上还有污渍没擦干净,便说:“瓷砖上的污垢擦得去的要把它擦得亮亮堂堂。”于是,我用力把墙上的.污渍擦干净了。同时,我也为自己这种做事不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到十分惭愧。 潘老师对班级的管理十分有策略。我们班每天都有同学轮流担当值日班主任,让我们的胆量得到提高,并且让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体会到当班主任的艰辛。
“班里面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班里面的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每个同学都要做14-1班的主人翁,要有主人翁的意识。”潘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学会爱班级,爱集体,要有集体荣誉感。这些我都铭记在心。
初一的老师作文 篇2
已近不惑之年,我依然清晰记得教我数学的汪老师。那时她四十来岁,一头乌黑发亮、利落干净的短发,光洁的脸上一双慈详的大眼睛,皮肤特别白晰,笑起来眼角几条细细的鱼尾纹。
那时我正读二年级,妈妈在乡下教书,一个星期只能回来一次。每当星期一她走后,我就特别想她。记得有一天,我正想着,伤心地坐在位置上掉眼泪,这时,汪老师看见我一个人坐着哭,走过来问我:“怎么哭了呢?”我啜泣地说:“我想妈妈了!要星期天才能看见妈妈啊!”老师蹲下来轻轻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老师一直很喜欢你,觉得你就象我的女儿一样”。我当时觉得老师的怀抱真温暖,身上的`气息就和妈妈的味道一样。汪老师是全市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平时讲课很生动,她批改作业很认真,每当发现我们的作业有错时,就集中讲评,个别辅导。她会在应用题讲解时,教我们解题思路,学习各种解题方法。有一次,我用了几种方法解答一道应用题,教师批改后,赞许地摸了摸我的头,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姑娘,真棒!”
我感觉心里甜滋滋的,从此,在解答题目时,我尽量采用多种解题方法。我们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小学升初中时,她所教的班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在全市都是名列前茅。三十年过去了,我还依然清晰地记得汪老师亲切的笑脸和她温暖的怀抱。已古稀之年的汪老师,当年乌亮的黑发已经白如雪了吧,我真的很想念她,我心中永远的老师。
初一的老师作文 篇3
老师的爱,如春天的细雨,浇灌着大地,滋润着新苗,而我们则吮吸着雨露快乐成长。
老师的爱,如秋日的东风,吹黄了稻谷,吹香了果实,而我们则在这柔风中感受着老师对我们的爱。
老师的爱如清泉,滋润心田;老师的爱如大山,深深质朴,老师的爱如花朵亦如绿叶,老师的爱如果实的成熟,老师的爱……
很多人都体会到过师爱和母爱,但很少是从一个人身上体会到这两种爱,而卧,就是很少人之一。
我心目中最可爱的老师是我的妈妈。
我生长在教师家庭,父母都是老师,我说的第一个字,会做的`第一个数学题全是他们辛苦的结晶。
妈妈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更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在我上小学时,妈妈就时不时地给我灌输初中的生物知识,并且经常一个问题问好几遍。
当我上初中时,特别是我是初二时,妈妈为了我特意向学校要求把她调到初二级部。她是生物教师,每次考试前,她都是会帮我把学习的内容整理一遍,她从不要求我多做题,她总是说:“多做没用,做一个对一个,做一个记一个才重要。”
妈虽不严,但她有“狠”起来的时候。记得当时初二暑假,对,正是这个暑假。每年假期我都要预习下下一学期的课程,今年也不例外,但当我预习到数学的“圆”时,我犯了难。
当我把这个难题告诉妈妈时,妈妈开始一节节,一章章地教我。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晚上。那晚上我正好预习到《正多边形和圆》这一节。在预习中我有几个问题不太会,想让妈妈帮我讲解并计算出来。但妈妈只是讲解了,却让我一个做题。我把这节看了三遍,才好不容易做出来。随后,妈妈又给我出了几个类似的题让我做。
大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只做出两个,另外两个死活都想不出来,想让妈妈给我讲解,但她只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就这样,在冥思苦想但大半天后,我终于做出来了。
是妈妈对我的信心使我有了信心,使我有了相信自己能做出来的筹码。
妈妈的爱,是母爱亦是师爱。
我心目中最可爱的老师——我的妈妈。
另外,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衷心祝您——老师:
节日快乐,万事如意,开开心心。
初一的老师作文 篇4
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也他相伴的日子是我最幸福的时光。
他刚到我们班时,同学们大都很谨慎,他有神的眼睛好似能看透人内心的想法。那高挺的鼻子,小巧的嘴,前凸的`额头在他那小的可笑的头上十分滑稽,如果他是一个过路客我们也许早就大笑起来了。
可是后来我渐渐的发现,他内心世界却是如此的慈爱,像父亲一样呵护着我的成长,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他,如果有哪一天没有来上课,我们心里就难过。
为什么说他与众不同,这其中有好几个原因:他平日上课时,每说几句,脖子就会往前伸一下像一只鸭子。平日走路时他脚头朝外脚跟朝内像一只可爱的企鹅。他不仅动作与众不同而且性格也和其他老师不一样,他很和蔼,上课经常喜欢笑,他笑起来很好看,嘴弯成一条小船,眼睛变得更小了,眼神很慈祥。别的老师可是很少笑的哦!同学们喜欢他更是因为他脾气好,像和自己的知心朋友一起交谈。
有一次,数学课上我把作业都订正好了,我就拿出一本书在底下看起来。很快我就被带进了书里,突然,他从我身后冒出来,轻轻地说:“把书收起来,认真听课。”我点了点头。
他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而是小心呵护着我们,这就是我的老师——康老师。
初一的老师作文 篇5
一学期结束了。晚上朋友聚会。一大帮子人都是教师。年轻的刚上讲台,年长的已将退休。大家都疲惫且憔悴,叫着嚷着举杯祝福又挺过了一学期。酒中聊天,个个口吐真言。谈及教师秘笈,大都脱不了两个:厉害!做教师必须厉害,必须相当的厉害!
这厉害,有两层意思:
一是专业必须厉害。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口味都高,高到挑剔。专业平庸的教师,上课质量平庸的教师是很难得到认可的。
二是“为人”必须厉害。首先得让学生怕你,畏惧你,否则,根本无法控制课堂。大家的感受惊人的一致: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初中的孩子,绝不会因为喜欢你就尊重你的课堂,绝不会因为喜欢你的课就认真做你的作业,绝不会因为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教育的难度远远超过教学的难度,维持正常的秩序,几乎是对每一个教师的挑战。
我细细观察朋友们,确实都多少有点儿“脸露凶相”。特别是几个教龄还短的年轻教师,为师不过几载,似乎个个都已经历了沧海桑田,观念大异,性情大变,言说起和学生“交手”的故事,惊心动魄甚至骇人听闻。在他们的脸上,先前的温柔恬静几乎无存。
作为一名教龄近二十年的教师,我实在太理解这种变化的无奈。
学生之越来越难教,有时候真的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
近几年,我发脾气的频率明显提高了。我无可奈何地发现,我好像倒退了,重新回到了初为人师的日子:天天为了课堂纪律和作业完成和学生斗争。收起笑容,拿出大棒,严阵以待,风声鹤唳。当然,战局和年轻时候相比不太一样,多了些幽默和文化的因素,多了些语文味儿。往往是教训了学生也娱乐了他们。孩子们也并没有因为我的严厉而跟我对抗,他们依旧很爱我。但我自己的内心却多了苍凉。因为我知道:一手拿着大棒,一手拿着糖果绝不是教育的最好的模样。我曾经拥有过最好的教育,我知道什么是师生之间让人迷醉的心心相应。我不太乐观。纵观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趋势,我很惶恐:是不是教师必将面临失乐园的悲哀。
有一些关于教育的美好描述,如坐春风春风化雨等等,还有孔子的那令几千年后的后人们艳羡不已的描绘“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和谐美好的教育场景,是不是已经成为绝唱了?
为什么学生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什么教师只有靠威严甚至语言暴力才能控制课堂?这些问题,常常压得我艰于呼吸视听。细细分析起来,答案并不难找。
首先,学生厌学是根本原因。
学生为什么厌学?如果排除掉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因素(其实是根本排除不了的。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问题家长),做做简单分析:因为这样的学习他们不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培养目标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中国中学教育的出口几乎是相同的。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也大致相同。但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学生素质生而不同,智力倾向也大相径庭。学生应当有追求优秀的权力,也应当有不追求优秀的权力。社会应该有健全的支持系统成全所有生命的成长。但是,没有。孩子们被圈养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校园里,用栽种大棚植物的方式强行灌溉——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师资、物力、财力决定了只能这样。如此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会很快让相当部分学生失去尊严失去快乐,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产生厌学的学生和厌教的老师。
一旦“厌学”了,孩子们必然捣乱。但又能怎样呢?教育是慢的艺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理谁都懂,可是一碰到现实的墙壁上谁都不敢等。学生要升学,家长要排名,社会要质量?只有三年的时间啊,哪怕进口是废铜烂铁,你也得出真金白银。否则,你,还有你的领导,你的学校就会死得难看。于是乎,老师们只有板起脸来,死马当成活马医。其结果就是和学生斗智斗勇,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人家不想学你非要他学,人家根本就无意于仕途经济你非要强迫,最后当然是两败俱疲或者两败俱伤。但老师们又能如何呢?除了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外,还有更好的出路吗?
其次,礼崩乐坏儿童顽劣已经成为了社会健康发展之大患。
学生越来越难教,我过去还以为只有中国是如此,查阅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后才发现,其实这已经是一个国际范围内的问题。教育的明显滞后已经开始反作用力于社会发展了。学校在社会这个大团队中已经是弱势,教师,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但让人失望甚至愤怒的是,在中国,社会对学校和对教师的保护和支持反而陷落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我们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教育的管理,已经主动进行了自我放逐。
其表现之一是社会舆论一边倒,禁止惩罚学生,甚至连批评学生也要教育部赋权。表现之二是无限放大“爱心教育”和“尊重教育”的可能性。盲目地要求中国教师用西方的“民主教育”和“宽松教育”来拯救中国教育(殊不知西方自己也正面临尴尬啊)。一些专家和领导远离一线,根本不了解一线的惨状,不食人间烟火一般鼓吹爱的教育和宽松教育。殊不知,理论再灿烂也只能飘扬在空中,教育跟生活一样,说到底还是柴米油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教室卫生、课堂纪律、作业收交都无法保证的教育根本就是空中楼阁。靓丽光鲜的宏大的教育梦想无法进入基层教育的毛细血管,杀牛刀固然有力但是进不了治疗普通顽劣学生的手术室,大卡车轰隆隆气势磅礡但是进不了学生为了躲避学习和老师玩捉迷藏游戏的小胡同?一个班级,如果有十来个学生不思进取胆大妄为,足可以让老师们精疲力竭身心憔悴。
但老师们又能如何呢?连批评学生都如履薄冰担心被指责为对学生进行了精神伤害啊!在顽劣的.学生面前,可以说教师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收起笑容,严阵以待,不过是教师们四面楚歌之后最无力的反抗方式罢了。
谁都懂教育不是对抗的道理,谁都愿意永远满面春风慈言善语。但是,教育,谈何容易?老师们谁愿意左手大棒,右手糖果,可是,谁能够给教师们一件只用来保护自己的软猬甲?而如果自诩教育理念先进的领导和家长不仅没有同情心,甚至还在一边推推波助助澜批判阻挠老师们的严格管理,那一线教师基本上就算是走投无路了。当我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学校最后寄希望于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来进行道德教化时,心中真是充满了悲哀。
教育本应该是最美丽烂漫的事业,到底是什么,让教育者不仅不敢温柔,而且伤痕累累?
呜呼!痛甚至哉,无以言表。提出以下建议:
一、老师朋友们务必首先锻炼好身体。中小学教育已经沦落为了首先是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身体不好根本耗不起。
二、千万不要听专家们的花言巧语:爱是教育的重要元素,但绝不是唯一的元素。在教育发展的现阶段,严格要求比尊重理解还要重要。爱和严格任何时候都要并行不悖。只有爱,你必被欺负得体无完肤。
三、要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智慧。有专家讽刺基层老师居然总结出了《班主任兵法》之类的东西,认为这是对教育的亵渎。让这些专家们见鬼去吧!一本兵法哪里够,我们必须继续总结出《班主任三十六计》等理论才可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
四、老师们要团结起来,要向政府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教师节已经沦为了其他行业鄙视我们的笑话。现在的状况是:如果没有《教师权益保障法》,我们甚至连人生安全都无法保障。教师的义务已经完全超越了教师的能力范围,我们应该申请社会为这个行业减负。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同时做不了圣人、教官和警察,外加所有学生的父母。
读后感触良多!真实地道出了如今学校教育的无奈!更是一线教师心底的呐喊!何时能改变现状?!
初一的老师作文 篇6
刘老师是我刚上初中时的班主任。初次见她,是在一个温暖的下午。当时的情景,我已大多忘记,只是对她说话时的条理清晰和强大气场仍记忆犹新。
我总以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对一个老师最高的评价,连孔子都得反思自己做得是否到位。而刘老师却很好地诠释了这两点。翻开她的语文书,映入眼帘的便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如群蚁排衙。搜集资料的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对作业的批改,她更是一丝不苟。有错的作业,刘老师都尽量做到“面批”,学生犯的错,当即讲解,当即改正。
对于自己的“黑历史”,刘老师也能毫不犹豫地拿出来供学生当作反面教材参考。例如在讲到作文的选材时,他就将自己三年级时的作文拿出来让同学们“找茬”。该文章选材无意义、文笔不优美,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而受到同学们嘲笑、本该尴尬的刘老师竟然根本不在乎,反而和同学一起修改这篇作文。
刘老师对自己的错从不藏着掖着,却对同学们的错保密,从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学生。
我本不算乖巧的学生,各种小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因此,在我第一次跨进班主任办公室的大门时,忐忑不安。谁承想,刘老师竟先将我全对的听写本摆在桌上,对我进行眼神上的'表扬。我很是疑惑。接着,她开口了:“你知道长跑比赛中,你该向前看还是向后看吗?”
我没想到她一开口便是这个看似和学习毫无关系的话题,于是想都没想就回答:“向后看。”
“你也有自己的的看法,”她笑着肯定了我,“可你不觉得向后看会使人更有动力吗?……”
我知道她在暗示我最近学习状态不够好,要给自己制定目标,追求上进。刘老师的话对我很有帮助,而我也很感激她没有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我。
绿植与花构成了春天。许多人纷纷为花的美丽所倾倒,可美丽终究会老去。绿植没有任何艳丽的装扮,却将春天点缀得清新、隽永。而朴实无华的美,才是自然的、永久的。像刘老师这样的老师就是绿植一样的人。
初一的老师作文 篇7
小学六年里,教过我的老师许许多多,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六年级那位语文老师。
她戴着一幅黑框眼镜,像雷达一样的眼睛,能说会道的嘴巴和一双无论多细小的声音都听得到的耳朵。她和蔼可亲,但有的时候也会发怒,但都是针对一些上课不听课或者不完成作业的同学。
她上课的方式十分独特,讲着讲着,偶尔会说一些她和她以前教过的学生的.故事。我们全班都喜欢听她的课。
记得开学第一天,她走上讲台,跟我们说:“大家好,我叫叶雪灵。”说完,她就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挡住“灵”的“彐”留下“火”,说:“有时候我会热情似火。”说完,又挡住“雪”的“彐”,说:“有时候我又会忍不住泼泼冷水。”听到这里,我不禁震惊了一下,哇!还有这种介绍名字的方法。
她很会讲故事,有一次,离下课时间还有10分钟,老师就跟我们说:“同学们,剩下的时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同学们热情高涨,她说,“从前,有两只蟑螂,它们都长大了,有一天,它们的妈妈把它们叫到一起说:‘孩子们,你们都长大了,是时候要出去闯闯了。’说完便帮它们收拾好东西,目送着它们离开了。过了几天,大哥回来了,他一脸愁眉苦脸地,妈妈问它:‘怎么了孩子?’大哥回答说:‘妈妈,妈妈,我到了人类的世界,他们都骂我害虫。’妈妈也只能安慰一下大哥,又过了几天,小弟回来了,它高高兴兴地回来了,一开家门就高兴地说:‘妈妈,妈妈,我到了人类的世界,它们都跟我打招呼呢!’妈妈听了,很疑惑地问:‘我们蟑螂可是四害之一呀,他们人类怎么可能跟我们打招呼呢?’小弟说:‘真的,他们都说:‘嗨,虫,嗨,虫’”我们听了,哈哈大笑,同时,让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要开朗。
没错,她就是陆河县实验小学的叶雪灵老师,她不仅让我爱上语文,还爱上学习了。她就是我心目中最美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