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初中作文合集七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初中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初中作文 篇1
故乡,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群,一方习俗,一方剪不断理不顺,或欣喜或惆怅的隔了山,隔了水,亦隔不了的血脉情。
故乡,又是一种思念,一种依赖,一种宗教,一首吟不完咏不尽,或振奋或失落的隔了天,隔了地,亦隔不了的血脉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故乡像一本厚重的老书。它倾注了父老乡亲们汗水与心血,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与沧桑,识不尽,阅不完。俨然,故乡已成为了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维系着乡亲。这片土地,也已成为乡亲们精神的殿堂。
游子离乡,背负着沉甸甸的行囊,背负着沉甸甸的嘱托,还有那,恍若隔世的梦。故乡的根,已经深深扎入每一个即将闯荡游子的心灵。严寒酷暑,风雨交加,走过了一条又一条的大河,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岭,心里茫然了。路还有多远?梦还有多远?停下来回头望望,惟有故乡的方向,心里是那样的踏实,那样的安定。“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归属感已经深深融铸在灵魂里,成了生命的一种习惯。故乡在哪,游子的心便朝向哪。前路的风景犹如海市蜃楼,虚幻不可即。惟有故乡,才是日夜追寻的桃源。它蕴涵着双亲梦里梦外的'牵挂与等待,久久忘归的驻足与远眺。游子的心,不也正是图个家人平安,生活幸福吗?千山万水,浓情又岂可阻断乎?
故乡,是生命的种子生根,发芽,并汲取阳光茁壮成长的地方。
故乡,是命运的小船停泊,整顿,并缝布风帆破浪起航的地方。
因了故乡,游子才不会忘记自己跋山涉水的初衷。
它,又不仅仅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落叶归根的土地。
血浓于水,生生不息。
故乡,是那身愈远、情愈切的澜殇。
故乡,盘结了生命的网,浩瀚,磅礴。纵横天地,缠绵无尽。
语文初中作文 篇2
我的语文老师是个女的,虽然外表看起来挺严厉,但内心里都是为我们好。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严厉的对我们说:“大家把停歇之拿出来,听写生词。”我们听了以后都会想:“这个老师这么严厉,以后我们是不是得经常挨打呀!”但是在听完生词之后,开始讲课了,老师对我们说:“大家谁会背五课同趣啊。”
我们都不举手,可能是怕答错了被老师罚吧!但事实不是这样的,老师对我们说:“大家都举手吧,答错了没关系,只要有勇气站起来。”我们班有个同学站起来大声的背诵完了童趣,虽然背诵错了几个字,但是勇气可佳。老师听了他的背诵以后笑了,看见老师笑的样子,就知道她是外表严肃内心好的老师。
老师的点子很多,老师用记分的方法促使我们回答问题,就是上课谁要答对问题或会背什么了,都会加分,到了一星期之后,就会统计出那个组里的.得分多,我觉得老师这个方法十分的好。
我们这个语文老师是个做事很有规律的人,老师规定让我们上课五分钟就把东西准备好,等待老师到来,每次老师来后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听写点什么生词解释的词语之类的单词,然后交到组长手中,这样就可以看出这个组里差生是谁,谁没背。老师的方法多,既可以不伤人自尊又可以对这个人的事了如指掌。
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一个有规律,有分寸,点子多,严厉而内心好的一个语文老师。
语文初中作文 篇3
随着文化经济的日益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加强学生写作水平,已然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重大挑战。虽然新课改背景下许多教师都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策略,但作文教学质量能未达到理想水平。学校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多写作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课时安排,教师应当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阅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教学安排,学生自身更应当明白写作对于生活的重要性,由此提高其写作能力,主动投入到写作学习当中。
一、通过优秀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对写作有了充足的兴趣,学生能够进入写作的世界,从而产生灵感。利用灵感组织文章结构,而后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加强对写作手法的运用,就这样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如此方式,写作就不再是学生压力或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自觉行为。语文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根本任务,依据日常对学生的了解,尽量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努力实现由“不想写”到“我想写”的转变。一个好的文题就能使学生感到兴致勃勃,然而在现在的日常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作文的命题选择并没有太过于重视,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缺乏全局意识,从而使用一些陈旧的文题,陈旧的作文题目往往致使学生丝毫没有创作的激情。反之如果使用“且行且珍惜”“那一年,那一天”“知足常乐”等一些符合学生生活,独创新意的题目,就能成功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其实作文的命题如何,不仅仅表现出写作教育的成败,还直接反映了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
二、评改形式应将多种形式结合
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和想法。学生之间相互修改,使学生对于自己的错误认识更深刻,也会在其他同学不同思想引导下,启发新的灵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则是给学生一个环境,使其心中所想和课堂上教师所讲相结合,做到对知识的二次学习。互评更多的是收获,而自评中,更重要的应是再次理解知识。论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第六中学林善存教师的评改意见在学生心中往往代表着权威,对此教师应当注意使用代表权威的“双刃剑”,发扬作文评改的积极作用,多多鼓励本就落后的学生,严格要求成绩偏上等的学生。此外教师的评改意见更多的`应侧重于原则性或者文章结构,写作手法上的点评,对于学生自己的写作思想,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尊重。
三、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发挥想象力
个性化教育是通过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挖掘出并发展自己的个性,既做到"有教无类",又要做到"因材施教",切实地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所擅长的一面,从而扬长避短。写作文也应要求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使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描绘出来。在写作教育的进行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写出自己心中的东西,勇于跳出固定的模式和框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门上刻有一句真理:“没有人类无法做到的,只有人类想不到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思维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加强训练,让学生在想象世界激发属于自己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善于动笔,更乐于动笔。例如,有一位同学在写“奉献”话题作文中,借用乌鸦和鲜花的形象,乌鸦贪婪,不愿意将任何的色彩分给别人,所以变成了黑色,每个人都不喜欢它。然而鲜花愿意将色彩奉献给别人,所以鲜花七彩斑斓。最后总结到奉献的重要性。因为有了想象的翅膀,文章变得深入人心,富有新意,也充分的反映了一个学生心中那一份美好的诉求,这就是我们致力于达到的目标。
四、广泛阅读,增大储备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前人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没有大量的阅读量做基础,写出来的文章,无异于空中阁楼,顷刻便可崩塌。单单凭直觉,写出来的文章是经不起文学推敲的;单单凭自己的的际遇,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是局限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文章的结构,写作的手法,灵感的启发都可以通过读书来获取,写作时一旦需要这些知识,它们就会蜂拥而至,任君挑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写作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就存在强烈的不稳定性,写作教学也是一种不稳定、多元化、复杂的教学方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入木三分非一日之功,教学活动的发展革新绝对不是在一朝一夕间完成的,作为教师,就应该勇于创新,不可墨守陈规,力争做到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积极发展融合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素质教育,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9)
【2】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xx(3)
语文初中作文 篇4
“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急忙跑进教室,坐到座位上,准备上课。赖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这一课写的沉默是可贵的?”赖老师说,那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课文吧。于是老师领着我们读了一遍课文,接着赖老师问我们:“为什么课文中问到父母祝贺生日的同学是骄傲地举起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说:“这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很深厚,孩子们对得到父母的爱感到很骄傲很幸福。”赖老师接着又提问到:“那你们知道课文中讲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是指什么吗?”有的同学思考着,有的同学在小声地讨论着,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极为珍贵的东西是指父母对子女的爱。”赖老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课堂的气氛也逐渐热闹起来。
赖老师继续一边讲课一边提问:“课文中孩子们为什么沉默了足足一分钟?在他们沉默的时候你们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呢?”我们的课堂上也同样沉寂了,过了一会儿,一位同学勇敢地举起了手,其它同学也全部举起手争着回答说:“他们沉默是因为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更没有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向父母祝贺。”当讲到“教室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的时候”这一段,赖老师又问我们:“你们谁能说说这是什么意思吗?”同学们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赖老师提示我们到:“第一次热闹是孩子们只懂得享受父母付出的爱,第二次热闹孩子们已经知道了父母为自己付出爱是很辛苦的,并且孩子们已经知道应该怎样回报父母了。”
听了老师的'这番讲解,我立刻明白了,我不也是像课文里的孩子一样,只知道享受父母对我的爱,但却没有回报父母。今后我也要给父母更多的爱,让他们健康幸福。
我还在想着,突然响起了“铃!铃!”的下课铃声,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让我感到父母的爱是多么伟大。这堂生动而有意义的语文课真让我难忘!
语文初中作文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中心”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3.引导学生分析作文“中心”失分的原因。
4.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
1. 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中心”失分的原因。
2.能把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实际的写作之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训练了中考作文的第一个专题——切题。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在切题方面的得分要诀“审准题目,切合题意”及具体的方法。但大家在写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头很冗长,拟题未扣话题,还有的同学结尾未扣话题点题,这些方面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克服,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今天我们进行第二个专题训练——中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把“立意明确,中心突出”作为其重要的判判标准,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二、引导学生掌握得分点的方法和技巧。
1.明题依体凸中心。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二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如果材料与文章的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三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画龙点
睛般活脱起来。
2.化大为小炼主旨。仅以话题作文为例,我们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经过这样的“炼旨”,立意就自然高人一等了。
3.平中见奇出新意。常见的方法有:⑴“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
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⑵“反弹琵琶”。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观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⑶聚焦时代。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4.三思而行求深透。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在表面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三、小组学习,结合病例文和自己作文实际分析在“中心”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
1、由于不用心审题,或对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把握不准,致使少数文章脱离标靶,不着边际,或虽不完全脱题,但只与话题打了个“擦边球”,过于平淡。
2、因为不会炼“旨”,导致有些文章中心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全文基本观点不明朗、不集中;后者笔墨不集中,行文过散;或思路不明晰,内容前后不衔接不紧密。
3、符合题意要求,有立意,但缺少点睛之笔,使立意缺少应有的高度。
4.思想境界不高,明显表现出一些不适合的观点。或看法偏激,或情绪偏激,体现在作文中,便是观点错误或态度消极或思想悲观。这些问题反映了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了这些问题,作文自然不能得高分。
语文初中作文 篇6
语文,它无处不在,躲藏在人山人海的街头上,游戏在广阔无边的大海里,隐身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
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语文的.足迹,你不需要苦苦的寻觅,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就连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语文。可别惊讶,也不要不信,听我慢慢儿说:"那是上周放假的时候,我和小伙伴儿们一起玩捉迷藏,玩厌了,有人便提议说,咱们换个游戏吧!嗯,咱们每天看那么多广告,不如比比谁说的广告语多这多有意思。随着一声开始,小小的一片空地上立刻热闹起来。
"我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电扇广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给窗户装上玻璃吧!眼镜厂广告。"
"小刀就是好,没电还能跑。电动车广告……"
突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潇洒走一回。"大家呆了,这是什么广告语呀?一时间,空地上安静极了,只见那人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嘻嘻,不好意思,这不是广告语,是流行语。"啊!哈哈……这家伙把流行语当成广告语说出来了,怪不得咱们听不出说的是什么。"
随着这段小插曲的结束,比赛再一次开始了,而这回要说的是告示语。
"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草坪上的告示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告示牌。"
"悄悄地来,悄悄地去。阅览室告示牌…··"精彩的比赛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后各自回家了。
虽然游戏结束了,但游戏给我的启示并未结束,原来,告示语和广告语也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它让我学会了很多语句巧妙地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你用心观察,一定也可以发现身边的语文。
语文初中作文 篇7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
在此我先对你们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十几年的养育之恩,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家,你们已有近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在此,我要道一声,亲爱的爸妈,你们辛苦了!一路有你们,真好!
当你远离故土时,你想到的是谁?
当你寂寞流泪时,你想到的是谁?
当你手捧鲜花时,你想到的是谁?……
是谁?我常常在问自己,每当想起你们,为什么会那么亲切而感动?为什么会那么想念而温暖?为什么会那么快乐却不能长相厮守?
是你们,教会我如何面对生活,教会我如何面对失败,教会我如何做生活强者。
想为你们写首诗,可再美的诗又怎能表达出我对你们的爱呀!
从小爱疯爱闹的我直到现在还没有多少改变,和同学一玩起来就没个准。天黑进家,吃过饭,到自己的卧室里,作业不做,几乎是倒头就睡。为了应付老师,第二天到学校抄一抄别人的作业即可。虽然上了初中,可自己的衣服几乎没有洗过,卧室的打扫就更不用说了,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饮食起居都让你们给包了。然而,有一天,我“撒风”着了凉,躺在房间里打吊水,母亲在卧室里为我收拾房间,无意之间,我发现了母亲头上的几根白发,就是那几根白发让我意识到母亲老了,我天天淘神,母亲整日操劳,怎么会不生白发。之后又看到母亲为我缝补被撕开的裤裆,突然又想起儿时的一首《游子吟》,禁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该懂事了,我为过去的所作所为而深深自责,那悠悠寸草心呀,何时才能报得三春晖!那深深的母爱呀,再美妙的诗句又怎能吟出我心底的那份爱呀!
想为你们唱支歌,可再美的歌又怎能唱出我对你们的爱恋呀!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你们带着我去参加一所较有名气的小学招生考试,结果未被录取,这就意味着我又要到差一点的学校去就读,实际上也就意味着我的前途一片黯淡。回家的路上,父亲黯然神伤,母亲禁不住在流泪,不想让我看到,可我还是看到了,随之我的眼泪也禁不住地流了下来,上不了好一点的初中,重点高中就别谈。“唉,别泄气,就算上一般的学校,只要你刻苦努力,我想不会考不上重点中学的,就看你自己了。”我的泪水不再流,我暗暗地下定决心,爸妈,不考出好成绩,绝不罢休。你们都是要强的人,我何尝不是?如今,我在重点学校读书,成绩很好,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远处传来《妈妈的吻》,我的眼睛再次湿润了。爸妈呀,再悠扬的歌声怎能表达我对你们那深深的眷恋!
想为你们送上一顶皇冠,可再昂贵的黄金又怎能买到你们那一点点温情呀!
听到台下的掌声,看着怀中的鲜花,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多少次的失败铸就了今天的成功;多少次的跌倒走到了今天;多少泪水换来了今天的笑容;多少年的苦苦追寻终将瓜熟蒂落;……台下,你们那含泪的笑容如鲜花绽放,如此美丽,却又令人难忘。可有谁知道,我今天的'成功,你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个日日夜夜呀!你们伴我夜读;多少次风雨之中,摔倒了,是你们把我拉起。岁月夺走了你们的美貌;艰辛佝偻了你们的身躯;夜夜不息,青丝染成了白发。今天,我成功了,可成功的鲜花中蕴含着你们的心血和汗水呀!如今,你们老了,而我何以回报?我想用世间最昂贵的黄金为你们铸就一顶皇冠,然而,黄金在你们面前却黯然失色。那是爱呀!真正的爱怎能有价?
……
岁月已逝,你们渐老。当我远离故土之时,我想到的是你们;当我寂寞流泪之时,我想到的是你们;当我手捧鲜花之时,我想到的是你们……当寻遍了千山万水,走遍了天涯海角,深深刻进我内心深处的是那亘古不变的父爱母爱。
想,想喊一声气吞山河;想,想吼一声响彻云霄;想,想叫一声震彻环宇。那就是:爸妈,我爱你们!
祝:爸妈身体健康,永葆青春!
你们的儿子XX
20xx年XX月XX日
初三:XX
【语文初中作文】相关文章:
语文初中作文08-06
初中语文作文10-22
初中语文作文01-31
初中语文作文评语01-24
初中语文作文[集合]07-22
初中语文作文(集合)12-13
初中语文作文(热门)05-17
精选语文初中作文合集五篇03-22
初中语文作文评语优秀02-08
初中语文作文的批改全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