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游记作文锦集九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游记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游记作文 篇1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濡染。《西游记》便是如此,今天的笔记说的是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虽然具体结果要等下回分解,但老龙王堂堂龙王竟出拙计?!实在无法理解,当然也是为了衬托出孙大圣的皮、调皮。
才读第九回,我就对西天取经有着无限的期盼。回想着以前看电视积累的.幻想,那真只是冰山一角。谁曾想,书里的故事更为精彩。作为西天路上的艰险和灾难体现者,大都是狮、虎、豹、狐、鼠等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那些阻难的主要人物也是猴、猪的精灵,这些都是拟人化的动物,也正是童话中的人物,于是《西游记》自然着上了童话的色彩。
爱上这本书不仅是因为有童话色彩,另外一个原因是剧情——剧情曲折离奇,当中的师徒对话泛含着优美、幽默,便更成了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少年儿童们便被它吸引,其中就包括我。
这本书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回目,在这一共有六百八十八页,一百回篇的书中,我无法相信我是看过电视剧的。当中的许多故事和电视剧中的情节都截然不同,书中很多炫酷的词语在我脑海中形成的一个个动作和电视剧却有些不协调,所以我个人更爱书一些。
初中游记作文 篇2
昨天,我和我的好朋友项冰一起去香港科学馆参观。
进科学馆大门,会有一个小小的科学玩具店,穿过玩具店,里面的东西一下子吸引了我——有让你惊讶的“镜子世界”,有让你好奇的“光学”,有让你觉得有趣的“力学”,还有让你玩着玩着都不想离开的数学游戏,虽然科学馆有四层,我简单介绍的只是这仅仅一层,但是这一层就早已令我耳目一新。
但是另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一楼的“镜子世界”,和 “生命”。
先来说说“镜子世界”吧!“镜子世界”都可以说是“梦幻天地”,在那里,你绝不能相信你自己的眼睛。刚一进门,我就立刻晕了头——左边右边都是镜子,我一个人进去走,像一群人在里面走,真神奇!为什么这么神奇呢?因为有镜子相互反射,再加上光的泽色,就看起来像有一群人了!我们接下来又玩了一个名叫“万花筒”的游戏,它有一个像万花筒一样的固定筒子,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等边三角形的镜子,只要你把头伸进去,对方从对面就可以看到你的脸,同时,也可以在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里看到你的脸,在对方眼里,如同打印了成千上万个照片贴在万花筒的筒壁上一样,这又是为什么呢?伸出原来,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从两边来的脸,一只反射反射反射反射,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你朝下看,你会感觉下面很深很深。我们最后一个参观的是“镜子迷宫”,迷宫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我和项冰当然是第一个冲进去的,我们一进去就在里面狂跑,但没跑多久,只听到“咚”的.一声,我就来了个“无头苍蝇——乱撞”,好不容易爬起来,看看前面,嗯?是没东西的啊,嗯!怎么前面和后面一模一样,再伸手往前一模,啊!原来有一面镜子,讨厌的镜子,竟然挡我的路!我虽然好不容易才走出了“镜子迷宫”,但是,我还是摔了 好多跤!现在你们知道我前面为什么要说在“镜子世界”里为什么绝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吧?
现在我们再来谈谈“生命”吧,只要你走进去,你会被完全震撼的!真是生命的奇迹,那儿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小虾,令我觉得最感兴趣的就是蝌蚪卵变青蛙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是活的哦,那里有三个玻璃筒一个筒装蝌蚪卵,一个筒装蝌蚪,另一个筒装青蛙,那些小青蛙,自由自在的在筒里游来游去,可爱极了!这想问大自然——“你到底是如何创造出这么可爱的小生命?”真是大自然的奇迹。
科学馆真有趣!它会告诉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初中游记作文 篇3
快了,快到了,我坐在爸爸的车里望着窗外,那里,绿树成荫,山峦起伏,景色迷人,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进入这座山了,心里默默地说:“天平山,我来了。”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百年古枫,碧绿参天,郁郁葱葱,暗香四溢的枫叶飘飘洒洒,美不胜收。树的后面是一片明镜一样的池塘,走上水面的石桥可以看到一群群鱼儿在水里欢快嬉戏呢,水面还不时漾起一道道波纹。通过石板桥,迎来的是一座秀美典雅的建筑物,这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祠堂,走进一探,果真书香浓郁,倒是和苏州园林的美有共同之处。提及范仲淹,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穿过祠堂,眼前就是一排排弯弯曲曲、青灰相间的石阶,把我们引向了山林。沿途的奇峰异石、千岩竞秀,有的像鳄鱼张开的血盆大口;有的像天上飞来的如来神掌耸立在山间;还有的像海狮顶球,真的是形态各异、美不勝收。不知不觉中,我们竟到了“山顶”,山脚下错落有致的房屋、农田被一条条灰色绳子般的马路所包围、分割。我为这些美景高兴地欢呼起来:“山顶的风景太美了!”突然,从身后传来了一个卖水阿婆的声音:“小朋友,这不是山顶,这只是山腰呢!”我听了心一下子就凉了:“怎么才半山腰啊?那我是没力气再去爬到山顶了。”这时,爸爸鼓励了我:“怎么能半途而废呢?我们只有登得更高,才能收获更多的美景啊!”
听了爸爸的话,我们一鼓作气终于登上了真正的天平山顶。这时的我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以至于精疲力尽了。可是,远处的山峦把我给吸引住了,那些山连绵起伏、层层叠叠,好看极了。有的像害羞的姑娘躲在云雾里;有的像钢铁卫士似的'耸立在天边;还有的像一只只骆驼在天边散步呢!近处,幽静的谷底有一片湖面就像关羽手中那把圆月弯刀似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听爸爸说,原来这就是闻名天下的白马涧,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夫差就是在这里卧薪尝胆给吴王养马呢。这时,山顶的秋风悄悄地跑来了,她抚摸过我的脸颊,洗净了我一身的疲劳。
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虽然我没有领略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但是天平山已经够美了,美得引人入胜,美得真让人流连忘返。
这次国庆游天平山给我留下了深刻又美好的回忆。
初中游记作文 篇4
我们又去了威海的刘公岛。
在远处,我就能看见一个个大船,他们浮在水面上,好像是海面上的军人,在看守着自己的领地。我们很快就上了船,从上望下看,只间浪花不停的往上涌,还不时的.发出了拍打的声音,好象是迎接我们的到来,然后又鼓起掌来,在船上,我觉得凉风习习,风轻轻的吹拂着我的脸旁,就像是妈妈在不停的亲我,海鸥在海面上飞翔,嘴里不停的叫着,好像是在唱着美妙的歌曲。有的人在船上拍照,好留做一个纪念,有的人则在观大海的美,好记下大海美的景色。
很快,就到了刘公岛,刘公岛的景色非常迷人,那大海、那石子,都非常美丽,大石头上面,有非常多的人在捉螃蟹,我则和别人一样,也在专心致志的捉螃蟹,浪花不停的拍打着大石头,仿佛也想来捉螃蟹似的。在沙滩上,有很多人来照相,也有很多人在玩耍,大海给我们带来了妙趣横生的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空气。
啊!威海的刘公岛是多么好呀!大家不妨也来玩一玩吧!
初中游记作文 篇5
我和爷爷在暑假里到乡村去玩耍。途中我唱着欢快、动听的歌儿,锐耳的声音传四方。来到景色优美的郊外。笔直宽阔的马路映入眼帘,像一条乌黑色的绸带伸向遥远的天边;汽车在马路上驶来驶去川流不息,像一条深蓝色的海洋永不停息的流淌着。马路两边的树可多了,有美丽的香樟树,高大挺秀的龙柏树和银杏树,有翠绿杨柳树,有红云片片的桃树,上面结满了鲜红的桃子,有茂盛的枇杷树……
香樟树碧绿碧绿的,像一把遮阳伞,龙柏树非常高大、挺拔,像一位守职的哨兵保卫着笔直宽阔的'大马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天空中的一朵朵白云像自由飞翔的小鸟,真让久居城市的我有一种解放的感觉。来到庄稼地,眼前的田野绿油油的,一望无际。一望无边的田里插满了水稻和秧苗,像一块平整的地毯铺在大地上。另一边长着玉米、黄豆和花生等农作物。田边小路上的野花像五彩缤纷的花边。白色的花像一闪一闪的小星星,红色的花像小小的红豆,紫色的花像一把可爱的小花伞,蓝色的花像从天空中洗过的圆盘。真是千姿百态,五颜六色。蝴蝶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在花间翩翩起舞。眼前的睛景让我留恋。走进农家小院,这里非常安静。桃树一片葱绿,红绿色的桃子真惹人喜爱!小菜园里可就更有意思了!韭菜长得非常的茂盛,青菜像翡翠一样吸引着人们。紫红色的茄子像气球,火红的西红柿像火焰在燃烧着,院子里的母鸡慢慢吞吞地走过来,好像大将军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望着这恬进悠闲的情景我不惊赞叹道:“农家的马路、树木、田野、野花、院子真好玩啊!”乡下的风景是那么自然,那么美丽,那么宁静,空气是那么的新鲜,真让我流连忘返。
初中游记作文 篇6
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游赏重庆著名的人文景观——洪崖洞。
洪崖洞位于沧白路嘉陵江边,所有楼房都依山而建,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像宫殿又像庙宇。洪崖洞一共有十一层,我想起一个笑话,外地人来到洪崖洞游玩,从一楼平街上到十一楼,发现出去还是公路,对于他们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在重庆是十分普遍的山城特色。
我们沿着一侧的楼梯往下参观,有好几层都是吃饭的地方,两旁都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景色十分优雅。在第四层有各种重庆特色的小吃,四处传来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仿青石板的街道上游客络绎不绝。当喧闹的叫卖声、飘香的美味与古香古色的街道融为一体时,你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市井生活,那样惬意自然。
到了小吃街的尽头,沿着古老的青石台阶下到第三层,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小瀑布出现在我的眼前,一股银白色的流水从高处飞泻而下。一阵微风吹来,几滴水珠洒落到我的脸上,顿时感到凉爽。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妈妈告诉我说:“这就是著名的巴渝十二景之一“洪崖滴翠”,很多外地游客都会慕名而来。”我回头望去,果然如此,不光是中国游客,还有好几个外国游客都在用手机玩自拍呢。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我们离开洪崖洞准备回家,回头一看,哇!洪崖洞华灯初上的美丽夜景,果然像《千与千寻》里的场景,令我感觉置身与宫崎骏的电影里,仿佛我就变成了千寻,迷失在这个魔幻般的灵异小镇中。
初中游记作文 篇7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这里分别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我们跟随着讲解员先来到了一号坑,这个坑是所有俑坑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发掘最早的一个,据说是农民打水井时发现的。进到馆内只见坑道内,排列的站立着许多人俑,还有一些马匹。人俑的形态各异,连发型都不一样,有的梳着发髻,有的带着软帽,有的只是简单束发,精致到连面容都不一样,有的是年轻的士兵,有的是年长的将军。就这样一排排、一列列,面朝一个方向,整齐划一的站在坑道中,看上去很壮观,很有气势。讲解员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经过复原的兵马俑,刚发掘出来时,这些都是碎片,没有什么完整的,全部是经过专家一点一点修复出来的。
在二号坑洞中,还出土了彩色的兵马俑,由于当时技术的不发达,兵马俑碎片上的'颜料全被氧化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土铜色。但在介绍的照片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刚出土的碎片上有非常多鲜艳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绿色和蓝色等,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在土里埋葬了20xx多年的兵马俑,竟然还能有那么鲜艳的颜色,当时工匠的技术真的是很高超啊!在这里还出土了一批削铁如泥的青铜宝剑,更神奇的是这些剑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沉寂后,出土时仍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铜矛、铜弩机等冷兵器。
三号坑面积最小,出土了兵俑、陶马、战车等,据专家考证,这里可能是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幕”,也就是现在指挥排兵布阵的作战指挥部。
看着那精美的陶俑、战车等,我不禁感叹过去工匠的高超技艺,更加感叹秦始皇兵马俑的壮观!
初中游记作文 篇8
听过很多朋友阔谈华山的险,华山的峭,华山的难登,诸如要手脚并用,会被晒掉一层皮的夸辞。98年时,对爬山还没什么概念的我,曾止步华山山门前。这些年几次酝酿几次错过,如今犹一困在浮生的野鹤,倒不想再错过这五岳至高的名山。心想,高山之上才有清风,清风才能扫去心头世俗的烦霾。
好些朋友都建议我们晚上爬山,貌似多数的旅者都会这样安排。可我总觉得缺失风景的路程会过于机械,透支睡眠的折腾也会消磨赏玩的真心。既非与人攀比登山的速度,也不是徒争到此一游的虚谓,为什么要这样自我折磨一番呢?于是和朋友商量后终决定白天登山,夜宿山中。
上午,在玉泉院与两年未见的好友汇合后,我们便逆着一条满是白石堆砌的小溪,在无名山头间的进山谷道中蜿蜒行进。与大多进山路相似,这段路虽不陡,但台阶却不少,漫长的路上又大都是树影斑驳,难觅主峰俊影,景色过于平淡。几个小时里,幸好有朋友一路畅谈,才不觉得枯索煎熬。
一直过了回心石,山路渐渐变得陡峭。千尺潼、百尺峡、老君犁沟...我记不清这些路段分别对应哪个名字,只记得这几段路,多是一条一人宽的巨石夹缝中的狭长天梯,梯面凹凸不平,也长得难见尽头。踩踏在这些通常放不下半只脚的窄阶上,我平视前面很近的游人,通常只能看到其脚跟。这陡然竖起的斜度,才想起人们对华山“奇险冠天下”的评价。
爬陡梯最累,腿也最容易疼,每一步都酸扯着僵硬的肌肉,让人痛苦不堪。手脚并用虽然没有想象中狼狈,却是不得已的事实。在这儿我们还遇到了一个正吵闹着让爸妈抱的三岁男童。我惊讶于三岁这样一个年龄,虽然他无视周围大人们的鼓励,哭闹着不愿再爬,但如果他最终登顶的话,确实是值得激励自己一辈子的。可在山腰已是苦不堪言的弱儿,即使到山顶,满心厌倦的他能记住和明白登高那一刻的意义吗?看着他那对有气无力得对孩子故作严厉的年轻父母,逼着三岁幼子走完这样艰难的山道,应该是他们教育欲得到的满足,意义更重吧。
汗水浸透了T恤,我们登上了北峰。北峰只是半山腰处一座较低的主峰,不过它是南望四大悬峰直刺霄汉的绝佳观景平台。北峰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金庸所题“华山论剑”石碑。雨雾天气过后,北峰往往腾云雾绕,最具论剑的诡秘气氛,故称云台峰。据说金庸先生创作其笔下的华山形象时,并未登过华山。可一个未登顶华山的人造就了最具影响力的华山文化符号。我们这些执着于最高处的匆匆旅者,相较而言显得太重形式而失于韵味。不过滑稽的是后来登上其他峰,才发现这种几乎一模一样的论剑碑有七八处,真是烂大街了...北峰也是索道的最高点,从索道上来的游人各个步履轻盈,让疲走半日才达到这里的攀登者不禁去想:“爬山真是给自己找罪受啊。”
拖着残腿从北峰继续向上,印象最深的是苍龙岭。苍龙岭也是一条一人宽的狭长陡梯。和千尺潼、百尺峡不同的是,长梯两边不再是巨石,而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行于其上如履刀刃。这条巨大的花岗岩岭脊,如同一条正向上飞去的龙脊鱼背,直冲顶峰。传说韩愈登华山时,在这里惊吓得无法行走,进退两难,大哭投书求助。可惜的是,现在为了游客的安全,景区管委会把苍龙岭窄道两旁都装上了铁链和护栏。虽然险景犹在,险意却不足。想古人登山,无阶无栏,错步则身亡,韩愈畏险是情理之中。今人凭栏闲望却说险,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征服华山,更像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
还没走完苍龙岭,忽然一片阴云袭来,雨不大不小的就滴了起来,吓得不少山上的人,残兵败将一般急火火的往山下逃去。我们则躲在亭子里,打算避过阵雨后再前行。还好天公作美,雨不久就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空山新雨后”的凉爽,还有群山缭绕雾气的水墨仙境让我们一饱眼福。
进了金锁关,终于到了华山东、西、南、中四峰衔起的地界。这四座海拔均在20xx米以上的主峰,像莲花展开出四片花瓣,围起中间凹下的一块盆地山谷。通向四座山峰的路,就错落交汇在这山谷中。我们去到西峰山腰处订下一家夜里投宿的旅馆时已是黄昏,放好行李就匆匆赶向西峰顶。
在密林幽谷中急走,我偶然看到脚下有很多奔劳的蚂蚁。忽然觉得,他们一点都不渺小。人类自诩高大,却要依赖于平地,依赖于复杂的社会系统和衣食水电生活。它们被视作弱小,却能在高山之上生生不息。我们总执着于登高,大概是为了在睥睨众生的那一瞬间说一句我成功了,或者在高阔的视野里慨叹一声众生渺小。可是,简单寡欲的蝼蚁们,反而在我们艰难登上,只能片刻身处的高山上,活得越发坚韧。如果真的是无欲则刚,那么苦苦执着的登高,又是了什么?
到西峰顶时,已是漫天的余晖斜照,阳光不像白天那么毒辣。可几天后证明,这温和的阳光,也有足够能揭下我脖颈一层白皮的紫外线强度。但那会儿,清凉的晚风中,我们坐在两千多米高的崖边,眺过朦胧的山影,北望秦川大地,心里的确是少有的温和沉静。望着看不清天地界线的平原,只见一线蜿蜒游走的渭河,被霞中的红日,映成一条了红亮发光的金龙,穿行在苍茫淡去的`天地里。当落日遮尽时,天地相接处就剩下一寸红光,仿佛那里就是世间最遥远的地方,仿佛世界所有的烦扰与喧嚣,也都将消尽在那无边的远方。夜晚登山的人们只知东峰的日出是华山的品牌景观,却难想到,西峰的日落竟也是一幅迷人的沧桑。
观完落日,我们向山腰处旅馆返回。完成了一天的计划,人变得轻松许多。走在古松巨柏围绕的山路间,享受着空山鸟语,曲径通幽的惬意,也就忘掉了一天的疲惫。那一刻,心里浮现出些许对隐居的向往,渴望自己能长住这山中,哪怕像旅馆的服务人员一样工作在这里,也会很美妙。凤凰台上忆吹箫,想到春秋时,弄玉和萧史,传说隐居于此。他们是否也曾在这崖颠拥看日落,也曾在这云间鼓瑟笙箫。或许,只有像他们那不求物欲而充满灵气的人,才配得上这天作的美景,配得上这脱尽凡俗的生活。而今日游人露宿一晚,似乎都显得奢侈。
旅馆中酣睡一夜,刚过凌晨4点,我们就早早起了床,满心期待的向计划好的东峰观日台出发。走到东峰上山口,路上就开始坐满裹着租来的军大衣,已经放弃看日出的游人。人算不如天算,还没到山顶,山路就被排队上山的游人挤的水泄不通。我们没有想到周末夜里登山观日的人会占满整个观日台,一点也挤不进去。同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侧边小路爬了过去,依然无法穿越山顶的人群,看不到日出的角度。观日台,此时成了我们眼中的“观人台”。同伴仍努力沿着护栏一点点向前攀爬。而我起得太早,胃不争气,难受起来,心想左右看不到,索性背对人群,就地坐下休息。
凌晨的山风很冷,观日台上的游客大都是夜里上山的,一直露天小睡,挨了几个小时冻。他们比我们更疲惫,为的是能看到大名鼎鼎的华山日出,却和我们一样扑了个空。我多少有些庆幸没有选择夜间登山。百无聊赖时,偶然抬头看到了高大的松柏间,那轮还未落去的圆月,在微明的山中,更显孤高淡雅。呆坐的我没了观日的念想,将落去的它也没有被人欣赏的渴望,我们此刻唯有淡泊相望。可能是因为无法企及身后的日出盛景,晓月才现身作一幅“明月松间照”的小景给我点安慰吧。可惜,我身后执着于拥挤的人们,没能注意到你。
尽管朋友努力向前挤仍难看到日出,我们不得不放弃观日的计划,提前向华山最高的南峰出发。这条路上人很少,大概还都挤在观日台吧。没走多久,走到东峰南端下山处的一个开阔的平台时,天已经亮起。我无意间回头,却发现一轮红日正一点点从缠绕远山的云霞间攀爬而出。原来,被错过的日出在这里,在一群苦苦往前挤也看不到日出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更叫不出名的空旷平台上。渺小的个体们,走在被人铺就好并标满指向牌的路上,活在充满营销和相互灌输的时代,潜移默化中,我们的价值观变得从众、单一且固执 。其实,在我们拥挤在同一条随波逐流的道路上,寸步难行时,可能美好的风景已经等了在离我们并不远的另一边,一条无人问津的小路上。我们何不放下一些执念,少给自己些欲望、压力和烦恼,也许想要风景反而会悄然来到。
登上南峰,视野最为开阔。能望苍莽的秦岭群山,可瞰东西峰峭壁山脊,还有远峰身后的平原,以及我们一路走来的路线。我们一行四人在这里合影留念后,返程便开始了。一下子,数年来登顶华山的夙愿不再了,两天来探索华山的新奇也不再了。我们苦苦追寻的目标,不是永恒,也难作一段停留,而是一个来不及察觉的点。向上的终点,会变成向下的起点。看到最高处的风景时,高山的神秘也就不再。老友相聚后,更意味着再次分道扬镳。世事循环,物极而反。登山的人常说征服高山,可谁能永恒得守住这高度,守住这时刻?岂不知沧海桑田,我们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如弹指六百生灭,只有华山始终矗立在这片大地上,傲视着人类与时间。登高何求?也许登高,就是为了让我们在高山面前感受自己的渺小,在命运面前感受自己的无力。这到底是为了忘记烦恼,还是徒增烦恼?
下山路上,遇到不少需要让路的挑山工。他们皮肤黝黑,显不出多坚实的肩膀上担着扁担,扁担前后筐里挂着沉重的食品商品。他们必须掌握平衡,不能自由的动作,更无法用手去扶铁链护栏,所以走的特别慢,是迈定一级台阶后才又抬脚上另一级台阶。我设想如果是我,说不定哪一步就会从台阶上滚落下去,甚至掉下悬崖。于是我觉得,一路上的商店、住宿虽然昂贵,但确实是付出了很大的成本。我注意到脚下一些石阶刻有20xx年的字样,也就是说如果我1998年上山的话,不会遇到这些较为平坦的台阶,甚至不会有台阶。素来以险著称,因而少有诗人墨客登山留作的华山,到了民国才算有较完整的山路,如今诸多的建筑,和昂贵却便捷的商业体系,不知消耗了多少代人的人力和物力。华山以旅游经济创造工作机会养育了这些人,这些人也不辞辛劳的维系着华山的盛名。这也是华山谱写命运的一笔。
正关注挑山工艰难上山时,一对下山的父子从我身边经过。我偶然听到小孩子对父亲说:“他们是为了赚钱。”父亲说:“他们是赚钱,但没有他们你今天在山上怎么会有吃的喝的。”孩子一副不屑的口吻说:“反正我肯定不会做长工。”父亲无言以对。孩子的话虽然显得不近人情,但也算是童言无忌。这对父子皮肤白皙,穿着体面。父亲谈吐俨然知识分子。我想这个孩子将来应该不会成为他口中所谓的长工。但这个未经风雨不知愁的孩子,又怎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活在命运的棋盘格中,哪怕你拥有再多亦是如此。
同样的路,有人走起来自诩为征服,有人走起来是为生计的无奈。很多人会为登顶华山而沾沾自喜,却不会以作为挑山工日日苦登为荣。因为在他们眼中,那是丧失选择权的人生。可是,那些拥有更多的体面人,不也要掐算着时间短暂的时间匆匆下山,回到那副命运的棋盘中吗?人有力,命有势,人力再大,拗不过势。拥有的多,攀比的就多,生活的好,付出的不会少。总是借口繁忙,痴迷于驾驭命运的人不明白,这种企图心,本身就是命运禁锢个体的方式。如同很多攀登者对登顶的过度执着,如果把名利物欲看做唯一的风景,即使登上华山,也难以翻越横亘在心中的高山。失去了领略美好的本心,得失之间,那份背负著名利尊严的敏感,那种更加欲罢不能的沉重,何曾轻过挑夫的一根扁担。也许在孩子眼里贫苦低下的挑夫心中,自己反而是满足的,感恩的。他满足于华山给予稳定生活的机会,感恩于日日可见的奇风美景。那个着眼优劣的孩子,日后的烦恼未必比一个挑夫少。高山无欲无求而不役于物,满心执念的人不明白:最难攀登的不是盘踞在眼前的险山,而是成年人困顿在得失里,愈发乖戾的内心...
或许只有经历过极致高贵也经历过极致困苦的智者,才能从容的涅槃,悟透得失的真谛。我偶然读到过鸠摩罗什凝聚其一生所历的参悟:“烦恼即道场”,深感其入世哲理。烦恼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使人痛苦,而在于通过烦恼我们能得到什么领悟。我们畏惧烦恼没有任何意义。登高的意义,不也正是用一场疲惫不堪的旅行,求得片刻淡然的时光,求得一个客观的视角,获取一点对生活的灵感和反思吗?
回到北峰时,朋友在一处岔路意外得走散,已经从另一条下山路走了很远。我们只好在山下汇合。到了山下,大家一顿饱餐,便各自东西,回到漫长的烦恼和繁琐里。我想,如果命运也多有岔路,至少我们把曾经一同走过的险峰美景永远留在了心里。留住一份抽离于繁琐生活的珍贵回忆,这大概就是登高的意义,也是我们所求的道...
初中游记作文 篇9
三峡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她的神秘和美丽,令人无不为之动容。今年“十一”长假,老爸终于答应带我去游览长江三峡。
我们在宜昌火车站下车,然后乘公汽来到葛洲坝。下车后给我第一感觉就是“未临其境,先闻其声”,浩浩荡荡的江水,从葛洲坝奔腾而下,发出“轰隆隆”的咆哮声,犹如万辆战车,一齐开过来。我们早已按捺不住心底的激动,来到了葛洲坝上,我们看到了货轮过闸的.壮观景象。我入神了,脑子里一切都净化了,单单剩下一个字“壮”。随后我们又来到葛洲坝一号船闸,三号船闸,每一处都有不一样的景观,每一处都给人不同的震憾。看着这雄伟的景象,听着这涛涛的江水声,我们用相机留下了这美好的瞬间。
第二天,我们又坐上船,沿着三峡尽情享受着她的美丽与神奇。看着陡峭的山峰,望着这悬崖绝壁,长江就像一把利刃,把山硬切成了两半。两岸的山峰被云雾缭绕着,若隐若现。山中缕缕的炊烟从一些稀稀落落的人家里冒出来,仿佛仙境一般。虽然少了猿的哀啼,但李白的那首诗又在我脑间浮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沉思在这云雾缭绕之间,偶尔一阵凉风吹过,“神”的感觉占据了我的心。
不一会来到了三峡大坝。三峡大坝好似一条巨龙,横卧在那里,江水从导流洞直泻而下,溅起大片的水雾。来到大坝上,我们亲眼目睹了“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放眼望去,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泛着粼粼波光。看着一个个重型机器在工作,看着坝下奔腾的江水,我们都深深地折服了……
晚上,我们就住在离江边不远的旅店里。江水拍岸的声音,货轮呜笛声音,组成一曲悠扬的催眠曲,把我带进了梦乡。梦里,我独自乘着竹筏,荡漾在这雄伟神奇的三峡之中……
【初中游记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游记初中作文07-18
游记初中作文06-16
游记初中作文09-16
初中作文黄山游记09-15
游记写景初中作文12-18
初中游记校园作文07-26
初中作文游记800字07-22
初中暑假游记作文11-21
初中端午节游记作文11-22
初中游记作文:快乐游厦门鼓浪屿800字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