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年学诚法师的语录集合49条
菩萨所做的就是慈悲一切,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诚法师的语录49条,欢迎参考。
1、明明德,就是说每个人内心都具有光明德能,要把这些宝藏开发出来,形成一个完整、优美的人格。
2、人们认为快乐就是拥有喜爱的事物,而事实恰恰相反,有爱就有痛苦。
3、人生的意义不仅是身份的叠加。
4、人活在世界上,顶天立地,身份对人只是一种装饰,是内心自在的一种随缘展现。
5、人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心对境,对外在的一个事物,内心会起一个反应、判断、感受,这个内心的感受就是我们所谓的"痛苦"或"快乐"。
6、痛苦和快乐的来源就很清楚了:内心的心理结构,加上外在的事物,会引发内心种种苦乐感受。
7、外在的事物与遭遇往往是我们不能掌控的。
8、我们的内心是可以自己改变的,改变内心的一个判断方式。
9、如果我们觉得,要得到外在什么东西,才能获得幸福的话,目标本身就错了,自然不容易获得真正的安乐与宁静。
10、如果谁说他现在苦,那肯定是他"爱"上了某样东西。
11、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只有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才会让自己感到心安。
12、莫到失去了双亲,才懂得感念亲恩,那时只能是万分的痛心,却于事无补。
13、"树欲息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说行孝要及时,赶早莫赶晚。
14、能做到孝养双亲,我们可以称之为孝子;能做到弘扬孝道,以至"孝行天下"的人,真可谓是民族的大孝子。
15、人的心境像镜子,镜面干净,反映的事物就清晰;心境清净欢喜,平时所思、所遇也会是幸福快乐的,这种心态我们要保持。
16、不快乐的人也不要气馁,佛教讲悟性,当你觉察到自己不快乐,并决定改变的一刻,快乐就已经降临。
17、念头制造的产品包括我们当下的苦乐感受、说的话、做的事、身体的反应,以及记忆。
18、愤怒、仇恨对人体内的神经组织、内脏细胞也会造成严重损害。
19、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被记忆。
20、按佛教的观点,人每重复一次同样的行为,记忆的痕迹就加深一次;重复得越多,痕迹越深刻,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方式。
21、有爱就有苦,苦从爱生。
22、求取所爱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苦。
23、努力并非总有结果,苦在"爱"而不得时。
24、在生活的压力下,内心渴望顺境却遭受沉重打击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25、从出生那一刻起,将经历的每一个见、闻、觉、知的境界,都拿来当作材料,一砖一瓦地搭建起了这座迷宫,并埋藏了每一个陷阱和隐患。
26、佛教徒持守戒律,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内心的力量,开发内在的智慧。
27、佛教的戒律可以说是我们实现成功人生的方便之路。
28、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我们要去改善和超越的。
29、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
30、快乐和幸福从服务和利益他人而得。
31、向别人倾诉就是排泄心灵的垃圾,虽然一时可以缓解心中的郁闷,但终究逃不出扬汤止沸的轮回。
32、止口不如静心,从源头清理才是治本之道。
33、人生在世,所处的境遇虽然千差万别,概而言之,不出苦乐二字。
34、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心灵的平静与安详。可是现代人越来越不会享受这些,越来越沉溺于感官的刺激与快感,心灵越来越麻痹与僵化。
35、宁静来自于调养内心。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
36、如果人能够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就会降低误判的风险,消除很多误解和矛盾。
37、古人曾经流传下来很多调心与养心的方法,禅修就是其中一种。
38、当禅修达到一定阶段,身心会获得一种纯然的喜乐,是任何世间快乐都无法比拟的。
39、为学需有宗旨,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内容和方向的不同。
40、所谓"士人",是能用自己的学问服务一方父老乡亲,立起道德和心灵标杆的人。
41、一个菩萨,也就是学大乘佛法的人,万事万物,人类的一切学问,都是他持戒的对象。
42、佛教讲的智慧是让人解脱自在,不为外物所奴役,也不被知识所捆绑。
43、学佛明白宇宙万相无非缘聚缘散,亦无非众生的心生心灭,无非是历练我们,保持内心的慈悲与平等,在佛陀的智慧觉照里,是一片清净光明。
44、千百年来,先辈们总是把他们最珍贵的人生体悟教给后辈,那里面记录了一段又一段的心路历程,通向一个又一个超越的生命境界。
45、佛教重视伦理,着眼于人伦互动的过程对人心性的培养、智慧的启迪。人伦关系是修行的道场、生命教育的学校,其目的是成就心灵的圆满、博大、清净、光明,而非面子上的和谐。
46、一种缘分就有一种伦理,世上的缘有千万种,因此伦理也不是僵化的,也许今日是师,明日是友,这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观照。
47、人的心理很奇怪,一方面如此希望被认可,另一方面对于那个他希望认可自己的人,又总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
48、我们的很多理想,可能都是虚幻的,今天这么想,明天那么想。
49、只有带着一种包容与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才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更多积极、正面的东西,自己才能更快乐。
【学诚法师的语录49条】相关文章:
中学诚信考试倡议书04-19
中小学诚信考试主题班会主持稿08-26
《魔法师的帽子》读后感04-29
魔法师的帽子读后感04-30
经典的语录12-28
宫崎骏语录01-10
几米经典的语录12-31
林徽因语录11-23
经典感悟语录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