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描写景物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景物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景物作文 篇1
同学们都知道,观察,就是用五官认真地察看、感受、体验周围的事物。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尝,用鼻子闻,用手摸,把那些不认识、不熟悉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姿态、结构、气味、滋味、声音、软硬、冷热等等,统统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认真的观察,有了这种深刻的印象,有了这种入微的体验,就有了丰富的、生动的描写材料。任何成功的描写,都必须有详尽深入的观察作基础。
怎样学会观察,练好观察的基本功呢?
1.要选择好观察的位置
有目的地观察事物,首先就要确定好观察位置。因为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景物)也必然不同。同学们还记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吗?这说明虽然是同一个事物,但由于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观察得到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这也说明选好观察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或有目的地参观游览中,一般都是采用固定观察或移位观察的方式。
如下列例段:
清晨,宽广的校园显得格外宁静。教学大楼刚从晨雾中露出它那巍巍的身躯。一扇扇相继被打开的明亮的玻璃窗,在晨光照射下,像刚睡醒孩子的眼睛,调皮地一眨一眨的。操场上空无人影,只有两只高高的篮球架站在那里。
操场边那一排翠绿的冬青,长得郁郁葱葱,像一队威武的士兵守卫着学校大楼。
眼前的花坛,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月季花苞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令人喜爱。坛边是一圈小草,它在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嫩。
这几个例段描写的是一个宁静的校园晨景。很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的。首先从上(仰视)到下(俯视)观察"教学大楼→玻璃窗→篮球架";接着从远(远望)到近(近看)观察"操场那边的冬青→眼前的花坛";再细看花坛里的月季花和环视"一圈小草"。这种以作者站立的地方为固定点,或仰视,或俯视,或远望,或近看,或环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叫它固定观察。
什么叫移位观察呢?还是先来看看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一个例段吧!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1000或是800人开个会,一定不觉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亮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黑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这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的一段描写。作者是按照他游览所经过的地方,所见到的不同事物进行观察的。游览顺序及观察角度是:在洞口抬头望(仰视)→走进去周围(环视)是石壁,抬头(仰视)是高高的石顶→洞内一团漆黑,……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正视、环视、仰视)。我们把这种按照作者经过的地方(即移换位置)去观察事物的方法,叫移位观察。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固定位置观察还是移动位置观察,都不能机械套用,应根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针对观察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交叉使用。什么时候要运用固定位置的观察,什么时候要运用移动位置的观察,也要取决于你计划写的文章的体裁和中心思想的要求。不过,一般地说,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决定描写事物的顺序和层次的变化。
2.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观察任何事物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或从整体到部分,或相反;或由近及远,或相反;或从上至下,或相反。这样,观察才会有一条清晰的思路,对观察的事物才会形成一种鲜明的层次和完整的印象。
通常有下列几种观察顺序:
一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如东南西北中,远近、里外、上下、前后左右等。如下面例段:
你来到葡萄架之下。四周是彩色飞金的回廊,朱红柱子,中间是小小的园林,典雅的布局,果木俱全。庭院上面,罩着绿叶的网。草地上铺着绿茵,白鸽蹒跚来去。伸手可摘盆中的梨桃、石榴和头顶的葡萄。
这个例段就是按照先四周后中间再上下的空间方位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段落虽短,但庭院生机勃勃的景色却写得井井有条。
二是以时间变化为序。如下段:
时间不容许人们多想,一阵狂风吹来,雷电接着从头顶掷下。顷刻间,一场可怕的冰雹倾泻下来。人们惊呼奔跑,躲入安全的地方。冰雹继续了两个小时之久,其间,有十多分钟,落地的冰雹大如小儿拳头,其中一颗有排球一般大,落在小李村,打穿饲养室的房顶,掉在蓄水的石槽里。冰雹过后,稀疏的雷雨未停,人们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像久住大森林的人,忽然被抛到陌生的戈壁滩似的,面对着眼前景象,简直不明白自己身在何方。
密密的'玉蜀黍林消失了,墨绿的棉田消失了,天空不见苍鹰飞旋,树头不闻燕雀鸣叫,田野里,也瞧不见野兔奔跑了,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瞬间,仿佛全从地面消失了。田野变得开阔而荒漠,村庄上空也豁然敞亮起来。光秃秃的树木,带着残断的杈桠,笔直地伸向天空。大地脱去浓艳的绿袍,换了一套坚硬的银灰色的冬装。
这个例段,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描写冰雹前、冰雹中、冰雹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田野村庄景色的变化。按时间的推移:顷刻间→两个小时→十多分钟→冰雹过后→顿时→一瞬间……观察景物的变化,把下冰雹的全过程描写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
三是以观察移位变化为序。
我们外出参观或游览,地点和线路经常变化,因而观察的顺序必然随参观游览的顺序而变化。如下面例段:
每人买了一枚火炬,燃着由洞口进去。门很小,只容一个人走,先向下有石级,越走越暗,火炬的光,不到五尺,照到头上,顾不到脚下,路潮而滑,煞是难走。我们五个人一串,你拉了我的手,我拉了他的衣服,一步一步地蹭着走。偶然举起火炬,向上一看,只见奇形怪状黑黝光滑的大石,石上不时还有一滴一滴的水滴下来,滴到颈项里,冰冷彻骨,要接连打两个寒噤。把火炬提起向远处一看,只见七高八低的石头,有的地方很深,黑洞洞的看不见底。大家静默无言地向下走了十几分钟,翻过一个很高的大石脊,忽然发现前面几线天光,越走越亮,路也越宽。只见头上四周,尽悬着一条一条的石钟乳,大大小小,粗粗细细,各色都有。又向上走了几十步,豁然开朗,出洞的门,比入洞的门高大得几百倍。我先出洞,过一座小石桥,到对面山上,回看洞口,是一个高大的半圆形,一层层一条条的钟乳石,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排列着,有的像圆柱,有的像圆锥,有的像象鼻,有的像橡树杆,奇形怪状、五彩缤纷,真是瑰奇大观。他们几个人在洞里后出来,好像蚂蚁蠕蠕而行的样子,洞口之大,可想而知了。
作者按照入洞→洞中→出洞的游览顺序进行观察,按移位观察的顺序把山洞的奇景描写得非常具体细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四是以事物的结构为序。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观察的时候按事物的结构为顺序,依次进行观察,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如下段对卢沟桥的观察和描写:
卢沟桥全长260米,宽7.5米,共有11个孔,桥的两边,装饰有石雕栏杆,每边又各有碧柱140根,每根石柱上都雕刻有卧伏的石狮,殊形异态,各不相同。特别是小狮子,有的盘蹲在大狮子脚下,有的爬在大狮子背上,有的互相交头接耳,嬉戏耍闹,活龙活现,栩栩如生。……
卢沟桥的建造极其美观。在桥的两头,有两对石兽,东边是一对狮子,西边是一对象,象征着大桥固若金汤,坚实无比。东端,还有两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芦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另一座石碑记载了康熙三十七年重修卢沟桥的经过。桥的两端,还有精刻的华表,把卢沟桥点缀得分外美观,……
这一段是写卢沟桥的雄伟壮观。作者按照桥的构造艺术结构,先从整体(长、宽)后到部分(桥孔--栏杆--碧柱--石狮)进行观察和描写,再从建造艺术的特点写桥的美观,也是按照结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给读者留下了桥的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3.要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就是同一事物它的特征也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处于静止不动的时候的状态和处于活动、变化时的状态就大不一样。因此,在观察时,要特别注意抓住对象的特征。例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小黄巴儿狗从一堆烂柴堆里钻出来,汪汪地叫了两声,走近了一看,认出了小荣,它的两只前腿急忙搭在小荣身上。小荣把它抱起来,哭了,狗儿也像哭一样的唔唔叫个不停。
上述两段,一段写景,一段写动物,都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例段一,是对荷花的静态特征的观察和描写,具体地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荷花的姿态和香味;例段二,是对小黄狗动态特征的观察和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小黄狗和小荣见面时的动人情趣。
又如:
绿色湖面上,一支微微抖动着白色翅膀的小船,在润湿的微风中荡漾。那个样子,看上去显得很轻盈,很纤弱,就好像是投在水面上的一簇银色的蒲公英。
这里既抓住了事物的动态特征,又抓住了静态特征。第一句写小船在湖面荡漾的动态,第二句写小船的静态--样子……很轻盈,很纤弱,就好像……一簇银色的蒲公英。有动有静,把湖面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列各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完成段后的练习。
公园的中心是一个喷水池,池边呈梅花形,池台上放着一盆盆开得火红的"一串红",池旁满是一盆盆粉红色的月季花和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桔。池中央一座假山石上面,是一个用绿绒做成的海豚。它嘴上顶着一个彩球,尾巴还调皮地向上翘着,好像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演技,一汪清水就从那尾巴尖上喷出……
公园的条条小径都通喷水池。小径的尽头,沿着围墙是一条环行土道,道上安放着排排木椅和石桌、石凳,原来是为人们下棋、玩扑克准备的,可现在都变成了人们学习外语的场所。
本例段写的是喷水池及其周围的景色。
段中描写了盆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凳等八种景物。作者是以_______为序进行观察和描写的。
一只大芦花鸡正在伸着脖子叫唤,叫一声,抖着翅膀一跳,用它那尖嘴叼住一支大麦穗子,左一摇,右一甩,肥饱的麦粒儿就给抖落在地上,拣几个粒儿吃,又去叼另一支麦穗儿了,好像要把每一支麦穗儿什么味道都要尝一尝。
①这一段是写鸡的生活习性。作者是通过对______的观察和描写来写鸡的生活习性的。
②段中运用了十个恰当的动词描写了鸡吃食的动作。请把这些动词找出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观察写话。
①以空间方位为序观察自己的教室,写一段话。
②以时间变化为序观察晴天晚霞的形状和颜色,写一段话。
③描写一种你熟悉的植物,写出它的静态特征。
①描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写出它的动态特征和习性。
描写景物作文 篇2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这句诗一点都不假,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秋天的美。
秋天的天空高高的、蓝蓝的,洁白的云朵在天空中飘来飘去,再加上南飞的雁阵,组成了一幅绝妙的工笔画。树上的叶子变红了,变黄了,秋风吹过,叶子从枝头飘落下来,像一只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它们有的停在了大树妈妈的脚下,为妈妈添养料;有的落在山坡上,为大地穿上了一件美丽的新装;还有的`飘进了小河里,引来小鱼嬉戏,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果园里,散发着一阵阵清香。一个个熟透的苹果,水灵灵的,红里透黄,高高地挂在枝头,像一张张小妹妹的笑脸,招人喜爱。黄澄澄的鸭梨像金色的灯笼挂满树枝。火红火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通通的灯笼似的,又像小姑娘的皮肤一样细嫩、光滑。剥掉一层薄薄的柿子皮,就会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你尝一口,甜得像蜜一样。
田野里,稻田一片金黄,远看真像是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稻谷颗颗都非常饱满,压得茎杆都弯下了腰,好像在象人们点头微笑,又像以像人们报告丰收的喜讯呢。
秋天是多么迷人,多么招人喜爱!它象征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富强!
描写景物作文 篇3
清凉的早晨,我和妈妈走进一片翠绿的水果森林。
柔和的阳光斜照进来,树林里弥漫着花朵的香气,树上的叶子绿意盎然,嫩芽也慢慢长大,原本光秃秃的枝头上的嫩芽慢慢成长指向宽广的蓝天,给人一种温暖而温馨的感受。
走在五彩缤纷的花海里面,每走一步,脚下都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偶尔,有小鸟从身旁飞过,有时,也会听到鸟儿清脆的鸣叫着。走着走着,忽然心生一念,我们觉得不该这样无情踩踏这些美丽缤纷的'花朵,因为它们是有生命、思想的。
停下脚步,我随手摘取一片,幼小的叶片又绿又小又柔软,细弱无力的叶片清晰可见,和以往枯黄的叶相比,生机盎然的森林,吸引更多的生物帮忙授粉,剩下在地上的叶片是愿意回归大地呢?
我极力回想有关这片树林的记忆。哦,想起来了,这些树是七年前一个秋天栽下的。当时,树约只有半人高,粗不过一、二寸。树叶更是伸手可得。冬去春来,岁岁枯荣。如今,在眼前的大树,身躯高大,想摘一片树叶,以可望而不可即了。
哦!又有鸟儿在身旁飞过,飞到一枝又一枝,密密麻麻的枝头上,它们紧紧抓着它,不离不弃,好像不想分离的好朋友。
描写景物作文 篇4
在金色的季节里,我对秋景无所不爱,树叶黄了,黄叶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飞入大地母亲的怀抱;白雾像一层薄薄的白纱,笼罩着整个大地;小动物都回家去了;太阳公公玩起了捉迷藏,躲在云姐姐背后不出来了;花儿们也许累了吧,都低下了头、凋落、枯萎了。而我对菊花又是另一种偏爱,因为只有菊花,在万物休息的季节里独自盛开着。
秋天的景物实在少不了菊花,有了菊花,就把世界装点得格外美丽起来。
看了许多菊花,我认为菊花真称得上丰富多彩。菊花,颜色多得数不清。有一种名叫九华菊,此菊花头极大,白色的花瓣,一丝一丝的,菊瓣弯曲带钩,中间金黄的花蕊像一个小太阳,它那墨绿的枝干上枝叶疏散香味扑鼻而来,远在几里的地方,就能闻到花香,在白菊中推为第一。不过其它的菊花也各有千秋,真是绿的如翠玉,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红的如枫叶……有的`大如绣球,有的花虽小却多如繁星……有红黄相间的“二乔”,积雪似的“峰雪”,洒脱清逸的“绿云”……真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爱菊花,不仅爱它的五彩斑斓,有多种多样,更爱它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我国的民族精神。
描写景物作文 篇5
“淅沥沥,淅沥沥”天空弹奏着一首美妙的旋律,多么清脆,多么悦耳。
夏天的雨,细如线,粗如麻。当下着细细的雨丝的时候,大家出去走时都差不多不带伞,凉凉的雨丝打在脸上,夏天的热意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一股凉意涌上心头,感到十分惬意;下暴雨的`时候,黄豆般的雨点迅疾而下,犹如一条条粗麻,狠狠的抽打着窗户,时不时发出“啪,啪”的轻响,小树们喝得太饱,一个个撑着说:“我……我喝的……太饱了!“花儿们垂下了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小鸟的翅膀被打湿了,只能停在电线杆上喳喳地唱歌。
夏天的雨后更加别具风格:小笋们从土里探出头来,环视着新的世界,被清洗过的马路更是透亮,一辆辆车开过,溅起的水花犹如一个个顽皮的小水娃,帮车轮”洗澡“,湿润的泥土软软的像海绵一般,一道彩虹架在天际,炫亮的颜色让人们的眼睛放松开来,彩虹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别具一格。
这就是夏天的雨,清爽。舒适,给人一种快活感。
描写景物作文 篇6
一辆公共汽车驶入校园边的停靠站,我乘上车,车中那熟悉的投币箱顿时映入眼帘。望着那斑斑驳驳的刮痕,引起我无际的沉思……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夕阳扰人,蝉鸣不绝。大街上的人们慢吞吞地走着,此时挥汗如雨。我背着书包从学校里狼狈不堪地出来。“这老天爷真是的,晒死人啊!”当跑到车站的时候,黑压压的人群好似一张密布的网,将我紧紧的包裹在内。好不容易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到一条“鸡肠小道”,我一缩身,窜上一辆车。“车上的人真多!”,“天气实在热!”人群里一阵嘈杂,不时发出几声,咒骂这老天爷。
我被挤在前门的护手旁,本想将一元钱放入投币箱里,可手被前面的胖叔叔压在底下。胖叔叔手中有一支正散发着冷气的棒冰,他不时地咬上一口。我心里痒痒的,摸了摸口袋,却发现没有其余的钱了。忽然,我看到胖叔叔向前走了几步,越过了投币箱,可他什么钱也没放。我手中握着的一元钱不知不觉放入了口袋,双眼无神地看着脚下,双脚就在这时快速地向前挪动。此时可是在我越过投币箱一刹那,一个小妹妹踮着脚尖将手中的一元钱放入了箱中,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我又退了回来,又将那已沾满了汗渍的硬币拿了出来,双手似千钧的举了起来。汗顺着我的脸颊落了下来,一阵清凉的风划过我的耳朵,我斜眼瞟了瞟那美味的'棒冰,那高举的手又垂了下来。脑中不断泛出各种画面:平时老师叫我们遵守规范,父母教育我怎么为人……“当当,到站了,下车的乘客请下车。”正在我犹豫不决时,汽车到站了,我在匆忙之中,将手放入了口袋,赶忙奔下了车。
我随着拥挤的人流来到了超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买下了一支巧克力棒冰。我迅速地咬了一口,那冰凉的快感一直滑到心里。我刚想拿着棒冰高兴地回家时,此时一只大手抓住了我的后背。我心里一惊,以为是刚才的事情暴露了。当我慢慢地转过身时,看到的却是超市老板的笑脸。他将手向我一摊,里面躺着2毛钱。“这是你刚才的找零。”老板沙哑的嗓音进入了我的耳膜。“哦,谢谢。”我拿过钱转身就走,带着老板体温的两毛钱还在我的掌心颤动着。
【描写景物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景物的作文(经典)08-05
描写景物作文(精选)07-27
描写景物作文【经典】11-09
描写景物的作文(精选)11-09
【精选】描写景物的作文11-10
【经典】描写景物的作文12-08
描写景物的作文03-04
描写景物作文01-24
【经典】描写景物作文03-06
描写景物作文(经典)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