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

时间:2024-05-27 11:18:16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1

  春节临近了,每家每户都在准备着迎接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是一个五千年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也就有不同的地方习俗。一年365天,每个节日的来临,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春节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对它的热爱是最最关心。

  在新年到来之即,家家户户首先打扫卫生,擦去旧年的灰尘,换上新的装饰,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洁净明亮,让人耳目一新。过年了,要腌制腊鱼腊肉,把新鲜的鱼肉清洗干净,然后放在烟灰火堆里进行熏烤。现在熏烤的材料也有各种各样的`。有木材棍的原始的熏烤,也有加些香味的桔皮的熏烤,把那些鱼肉熏得油亮油亮的,散发着种种的香气,那人嘴馋,这是湖南人特别爱吃的食物,通常这些鱼肉能保留好几个月。贴对联是小孩子特别喜欢的,把红红的对联粘上门框边,大大的福字倒贴着,一对对的金童玉女招财进宝,希望能财源滚滚来。这样欢乐喜庆地迎接着新春的到来。

  吃过年夜饭,包过三十的饺子,在满天的五彩缤纷的烟火中过完了个旧的一年,湖南的民间艺人们在大年初一开始给人们拜年了,几十个人飞舞着手中的长龙挨家挨户的给人们拜年。打着铜锣,摇着彩船说着祝福的话语,讨个吉利。人们大都爽快地拿着几元不等的放进舞龙的铜锣里。希望他们能给人带来好运。这样的游行队伍一直持继好几天,有时直到正月十五。我随着游街的人群跟着他们的队伍观看他们的表演,唱着湖南地道的民施谣。穿着戏服,那脸上的油彩真得很让人炫目。真的好奇中国的民间习俗的表演。

  虎年已走远,兔年来了,希望大家在祝福的话语中开始新的希望。天天开心快乐!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2

  春节的习俗是什么?我一一介绍大家:有扫尘、贴弹簧联轴、贴年画、倒挂祝福人物、吃跨年饭、放鞭炮、挂中国结门口。春节的习俗真是丰富!有一个名字叫“除夕守年踩年”,这个名字实在是奇怪,为什么除夕守年踩年?原来,除夕是指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的`开始和结束联系在一起,是“一夜两年,五更分两年”的重要时刻。“分”的意思是“去”,除夕的意思是“月累了”,意思是旧年在这里分,来年换成新年。农历除夕之夜是元旦的第一个高潮。过年,俗称“熬夜过年”,从吃跨年饭开始。跨年饭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全家人开始观老,一起迎接新年。另外,在汉代,已经有农历除夕夜吃喝胡椒柏酒辟邪病,后人改喝涂苏酒,王安石有一首诗:春风送土苏。

  除夕之夜,中国人还举行新年踏步活动,在院子里用黄纸卷成元宝状的芝麻秸秆,收集成一捆,称为“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砸“聚宝盆”调和“年”,借芝麻花节的吉意祝一家人兴旺发达。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3

  春节为什么要穿红衣服?为什么要放鞭炮?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怪物叫念兽,每次到除夕,它都会来吃人。因为年野兽怕红衣吵闹,春节要放鞭炮穿红衣服,挂对联吓跑怪物。

  为什么农历除夕吃鱼?为什么要吃饭团和饺子?吃鱼意味着每年都有鱼,吃饭团和饺子意味着家庭团圆。

  现在我要说的是,每个人都对碾压金钱非常感兴趣。在古代,一百枚铜币用红线穿线,放在枕头下,以免晚上头痛。现在大人们拿钱放进红包送祝福,都希望我们能平安快乐。

  农历除夕那天,妈妈们忙着从早到晚给我们送来一顿美味的晚餐,春节夜饭。离家出走的人,无论身在多远的'地方,都争先恐后地回家吃春节。

  为什么“福”字是倒着贴的?为什么要放窗花?为什么要挂灯笼?“福”字应该倒着贴,表示“福来了”,很有意思!窗花用于装饰,灯笼用于庆祝。

  我非常喜欢春节。因为春节是在家里庆祝的,非常美丽和热闹,所以我喜欢春节!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4

  我的家乡在灵宝,这里的过年非常热闹,喜庆,隆重,按照家乡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

  腊月初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粥里面有:红豆、绿豆、黄豆、花生豆、大米、小米等八种做成八宝粥,粥非常香,非常好吃。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人们赶着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出门在外的人一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

  大年初一这天早上,景象截然不同,在天还没怎么亮,家家户户起的'很早放鞭炮,人们都穿上新衣服,然后吃饺子,饺子里面有包肉馅、菜馅、糖馅的、不过包硬?的只有一个,看谁能吃到它,谁就有好运气。吃完饺子后,我们就去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

  到了正月十五是我们最喜欢的节日元宵节又名花灯节。可以吃到美味香甜可口的圆宵,还可以到外面看人们闹花灯等好多节目;有舞龙灯、社火、踩高跷、烟火、锣鼓队等等让你一饱眼福。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六,新年也就过完了,学生们赶回学校学习,人们又开始忙碌新一年的工作了。

  我很喜欢家乡过年的习俗,因为它既丰富多彩,又能使自己学到不少知识呢。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5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6

  今年的春节,有三天是我特别难忘的。除夕夜做汤团,正月初一爬山,正月初三放烟花。

  除夕夜,我们在家做汤团。姨父先把面粉做好,再把面粉捏成一小块一小块,最后由我们捏成一个饼,放进馅,包成一个个小汤团。汤团有桃子形的,有圆形的,还有露馅的,虽然样子很难看,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做的。

  正月初一的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边慢慢升起,我们一家八个人去爬有名的.保俶山。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感到很饿,就找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把带来的水果都吃完了。

  接着我们一口气爬到了山顶——初阳台,站在山顶上往下看,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景,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小呀,小得像蚂蚁一样看也看不清;西湖边的人是多么地多呀,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最后我们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就拍了一张合照。外婆笔直地站着,妈妈看着我,我在想我的作业,阿姨在想单位里的公事,阿舅在看别的游客,姨父在欣赏周围的美景,姐姐在拍苏堤和白堤。我觉得我们一家人的表情真丰富!

  正月初三,我回到了我向往的老家——新昌。一走进爷爷家,就看到了门口放着很多大箱子。爷爷说:“这是晚上准备放的烟花。”

  我等呀等,等呀等,终于把天等黑了。只见爷爷先把烟花搬到了室外,接着叫我们躲到一旁,最后拿起打火机,果断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嘭”的一声,烟花从地上飞快地飞到空中。有的烟花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有的烟花化身成“蝴蝶”在空中盘旋;还有的烟花划出不同的颜色形成了美丽的彩虹。我们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烟花竟然这么神奇,能够变化出这么多的花样。

  通过吃汤团、爬山和放烟花这三个过年习俗,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让我渡过了一个快乐的寒假。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7

  春节为什么穿红衣服呢?为什么要放鞭炮呢?下面我来讲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怪兽叫作年兽,每次到除夕那天,它就会来吃人。因为年兽害怕红色的衣服和声音很大的东西,所以人们在过春节的时候要放鞭炮和穿红色的衣服,并且挂上对联来将怪兽吓跑。

  除夕为什么要吃鱼?为什么要吃汤圆和饺子?吃鱼的意思是年年有鱼,吃汤圆和饺子那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意思。

  现在我要说大家都很感兴趣的`压岁钱。压岁钱在古代是用一根红线穿一百个铜钱放在枕头下面,避免晚上的时候头痛。现在大人们是拿压岁钱放在红包里面,送上祝福,他们都希望我们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除夕那天,妈妈们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为的是让我们吃上一顿美味的晚餐——年夜饭。出门在外的人不管离家有多远,都会赶回家吃年夜饭。

  “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为什么要贴窗花?为什么要挂灯笼?“福”字要倒着贴表示“福到了”,有意思吧!贴窗花是为了装饰,挂灯笼是为了庆祝。

  我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过春节,家里很漂亮、很热闹,所以我喜欢过春节!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8

  大年初一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天。我不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和新年礼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一睁开眼,就往枕头下面摸,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原来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岁钱。我打开一看,啊,里面有这么多压岁钱呀!我高兴极了,大声喊道:“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永远幸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全家人都高兴地笑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们来到了大伯伯大妈妈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说话,而我就和大妈妈在一起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妈妈起身走进书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纳闷。不一会儿,大妈妈出来了,原来大妈妈是去拿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和压岁钱了呢!我打开礼物一看,原来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长着一头柔美的秀发,身穿一件洁白的.粉色纱裙,真是漂亮极了!我非常高兴,连声说:“谢谢大妈妈。”……

  离开了大伯伯大妈妈家,我又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当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喽!

  有了这么多的压岁钱,今年我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元宵灯会义卖”活动,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压岁钱为学校里生病的同学献上一份爱心。作文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9

  春节为什么穿红衣服呢?为什么要放鞭炮呢?下面我来讲一个故事:良久良久以前,有一个怪兽叫作年兽,每次到大年节那天,它就会来吃人。由于年兽害怕红色的衣服和声音很大的东西,所以人们在过春节的时候要放鞭炮和穿红色的.衣服,并且挂上对联来将怪兽吓跑。

  大年节为什么要吃鱼?为什么要吃汤圆和饺子?吃鱼的意思是年年有鱼,吃汤圆和饺子那是一家人团团聚圆的意思。

  现在我要说大家都很感爱好的压岁钱。压岁钱在古代是用一根红线穿一百个铜钱放在枕头下面,避免晚上的时候头痛。现在大人们是拿压岁钱放在红包里面,送上祝福,他们都但愿我们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大年节那天,妈妈们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为的是让我们吃上一整理厚味的晚餐——年夜饭。出门在外的人不管离家有多远,都会赶回家吃年夜饭。

  “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为什么要贴窗花?为什么要挂灯笼?“福”字要倒着贴表示“福到了”,有意思吧!贴窗花是为了装饰,挂灯笼是为了庆祝。

  我非常喜欢过春节。由于过春节,家里很漂亮、很热闹,所以我喜欢过春节!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10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年,俗称“新年”。它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

  春节的历史非常悠久。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

  扫尘

  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洗各种器皿,拆下洗被子窗帘。到处都洋溢着欢声笑语、卫生、清洁、洁净的欢乐气氛,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它用简洁、优美的文字表达美好的祝愿。每逢春节,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家庭教育,家家户户都要选一个大红色的春暖贴在门上,为节日增添节日气氛。在粘贴弹簧联轴器时,有些家庭不得不在房屋的门和墙壁上粘贴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好运、好运,传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有些人干脆把“祝福”二字倒过来,表示“幸福到了”“祝福到了”。

  保持年份

  除夕之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春夕夜等着退旧迎新的时候,整夜守夜,象征着赶走一切坏事,期待吉祥祥和繁荣的新年。

  鞭炮新年伊始,家家户开门,开门砖开门,开年开年,开年之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11

  大年初一是中国的春节,家家户户放鞭炮、挂灯笼好不热闹。那么在过春节时又有哪些习俗呢?

  春节习俗之一:贴春联

  贴春联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秦汉每逢过节就会在门上贴桃符就是两块桃木的木板上面分别的书写了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到了五代人们才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我国最早的春联是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代以后贴春联就成了老百姓过年普遍的习俗。就像王安石的诗【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现在,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呢!

  春节习俗之二: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是中国人极为重要的一天。这一天,人们每家每户都团团圆圆,可谓合家欢乐啊。当我们小一辈儿的在外面开心的放烟花时,家里的大人们忙着洗菜、烧饭,每一家都传出了砧板上“咚咚咚”的剁肉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在年夜饭上少不了一条香喷喷的鱼,这鱼寓意着年年有鱼(余)。在大年初一一家人团聚在餐桌上吃着美味的年夜饭是多么高兴的一件的事儿啊!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像贴年画啊、守岁啊,都是春节的习俗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我在送上一副春联,上联是:鲲鹏展翅乾坤大。下联是:桃李郑春天地宽。横批:鹏程万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万事如意,财源滚滚。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12

  鞭炮声声,新年到了,好多人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大年了。我们买了新春联与烟花爆竹,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将旧春联撕了下来,又把新春联贴了上去,我刚准备贴上新春联,就被妈妈阻止了,她说:“先看一下吧!”我左看右看,摆正了一点往上贴,妈妈急着喊着:“不对不对,不是这样的”。说完,她就倒着春联往上一贴,我哈哈大笑:“妈妈,你犯胡涂了。春联贴反了”。妈妈严肃地说:“不要乱说话,福倒着贴,代表福到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就这样,除旧迎新的任务搞定了。

  我与哥哥各拿着一根烟花爆竹点了打火机,突然“嘶”的一声,烟花爆竹上冒出了小火花,接着,烟花爆竹出现了噼呖,每过20秒,烟花上的颜色就会变焕,当最后一个颜色出现的时候,我不禁感叹:“这真好玩啊!”爸爸提起了鞭炮就往家外走,显然,他是要去放鞭炮了,到了指定燃放点,爸爸用打火机在点火口上放了火,就扔得远远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这个新年真美好啊!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13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的习俗。春节的习俗有:压岁钱、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年画、守岁和爆竹。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桃符等,它以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民间还有把福字做成各种图案的。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而变得丰富多彩。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14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在广州生活了十几年,自然也对这里的风俗了如指掌。我觉得广州的春节不仅有着独特的风俗,而且还分外热闹。

  除夕前一天,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准备除夕夜团圆饭的饭菜,还得进行一次大扫除,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除夕夜,到处都弥漫着过年的气息,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准备着这一年中最丰盛,且最有意义的团圆饭。饭菜端上来了,桌面上有鱼有肉,各具特色的广州名菜尽收眼底:红烧猪手,黄埔蛋,烧鹅……应有尽有。吃饭时,大人们聊着这一年中的趣事与下一年的计划,孩子们也不甘示弱,聊得热火朝天,不过他们聊的一般都是吃饱饭后玩些什么?去哪放鞭炮不会被大人发现?总之,此时每家每户都过着一年中最幸福,韵意最深的时光。

  吃完团圆饭后,老人家打开电视,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年轻人负责洗碗,贴春联,小孩子们这时是最开心的,他们用大人给的钱去街上买新年礼物,买灯笼,买沙炮,一边走,一边玩了起来。

  这一天,长辈们还要给晚辈们红包,听说这意味着一年都富富裕裕。除此之外,这一天晚上,男女老少都不准睡觉,大家都要守岁,快活地玩上整一夜,盼望着美好的新一年到来。

  元宵是春节的尾声,也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这一天,大家都要去赏花灯,无论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这些花灯形态各异,上面印着许多五花八门的图案,五颜六色的花灯将广州城装扮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另外,大家还要在这一天里吃汤圆,据说这意味着全家幸福安康,团团圆圆。

  就这样,春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大家都还沉浸在新年热闹的气氛中,大人们念念不忘地回单位上班,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回学校上学,一切又平静了下来。广州虽然是城市,但并不机械化,它也是有自己的节日风俗的,尤其是热闹非凡的春节。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15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的习俗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小学作文12-21

小学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01-28

春节习俗小学作文15篇[合集]03-22

春节习俗小学作文汇总六篇05-08

关于春节习俗小学作文汇编六篇07-15

端午节的习俗小学作文12-13

习俗的日记02-05

春节的小学作文07-20

小学作文:春节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