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观后感

时间:2024-05-24 16:38:1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会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很多人观看之后都有不一样的心情。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会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会观后感

音乐会观后感1

  20xx年8月21日15时,由辽宁省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主办,抚顺小白杨手风琴学校承办的《杜宁创作作品音乐会》,在沈阳大学音乐厅成功举行,希望在园丁——《杜宁创作作品音乐会》观后感。

  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杜宁,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博士高佳佳,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潘兆和,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汪敏,辽宁省音协手风琴学会会长孙家胜,及辽宁省手风琴界教师、学会会员和手风琴爱好者300余人到会观摩。

  音乐会由抚顺小白杨手风琴学校的23位同学演奏杜宁创作的18首手风琴曲目。演出涵盖了独奏、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联奏、合奏、为声乐伴奏等多种表演形式。同学们的演奏严谨认真、十分精彩,无论是断奏、连奏,还是音程(双音)、和弦都很准确,较好地表达了乐曲的内涵。

  音乐会上所选的曲目有简有繁,从《世上只有妈妈好》到《无穷动》,听众的热烈掌声诠释了杜宁老师作品的精湛,观后感《希望在园丁——《杜宁创作作品音乐会》观后感》。杜宁老师的作品无论是和声织体、现代和声,还是复调、对位的运用,都堪称独具匠心。由于杜宁老师深厚的演奏、教学功底,使他的作品颇具实用性。曲目中对轮奏、华彩、颤风箱等手风琴演奏技法的设计美妙绝伦,使乐曲的艺术表现力臻于完美。

  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应该归功于抚顺小白杨手风琴学校的高级教师金顺善。金顺善师从著名手风琴教育家、沈阳音乐学院手风琴教授李敏老师,现为辽宁省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她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排练和演出时,无论是速度、力度、触键、颗粒性的把握,还是节奏、音型、音量平衡、音色的对比统一,都一丝不苟;在生活上她对学生体贴入微,学生们发自内心地称她“妈妈”,在她精心培养下,学生们多次在国内手风琴赛事上获奖。

  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还应该感谢汪敏老师。她非常关心小白杨手风琴学校,多次到抚顺讲座、指导,和同学们一起拉琴,甚至连一些同学的名字都叫得出来。

  辽宁省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刘丽老师,在这场音乐会上她担纲主持,她和金顺善老师撰写的“连接词”非常精彩,既介绍了曲目特点、编者的.初衷,又解读了手风琴的演奏技法。主持节目中,她的语言流畅,语速准确,形象完美,稳重大方,颇受赞扬。

  如果说音乐会不足之处,我感到两人以上演奏的节目中,手风琴音色、音量的平衡稍差些,这和同学们使用的手风琴产地、型号不同有关,统一起来的确有难度。但总体看,不失为一场完美的、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展示。

  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们看到了手风琴演奏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坚信,将会有更多金顺善这样的好园丁,手风琴的希望将灿烂辉煌!

音乐会观后感2

  20xx年10月10日,由北京竹乐团举办的《中华竹韵》音乐会在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演出。

  《中华竹韵》音乐会有12个节目,分别是《竹翠京城》《苗岭的早晨》《哆、来、咪》《赛马》《穿针引线》《拨弦波尔卡》《云雀》《天鹅》《小开门》《快乐吧,啰嗦》和《美丽的凤尾竹》。

  《竹翠京城》的.作者叫陈崴,由许多竹制乐器所演奏,音律广泛,甚至超过了钢琴。

  《剪羊毛》与《竹翠京城》的风格截然不同,音色由低到高,十分活泼,熟悉而欢快的旋律传入我的耳中,让我感到十分快乐。

  《苗岭的早晨》音色时而高时而低,音律由高到低,让我仿佛置身于一片竹林,此时天空慢慢地由晴转阴,闷雷滚动。

  《哆、来、咪》是用代表Do、Re、Mi、Fa、So、La、Ti音符的安格隆所演奏,音色清脆,但与电影中还有一些差距。

  《赛马》中,艺术家的演奏极为投入。只见她快速拉动琴弓,音符不绝流淌。突然,她把琴弓放在大腿上,改用手指弹拨起来,灵活变换,出人意表。

  在此之前,我认为普普通通的竹子除了能防止水土流失以外,就没有其他的用处了;但《中华竹韵》让我发现竹子能做成如此多的乐器。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非常成功,既让我们听到了优美的音乐,还让我们对于竹子的功用有了新的认识。

音乐会观后感3

  周二,老师带听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台下的听众全是中学生和高中生,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我国著名的指挥家,还亲耳聆听了他对演奏曲目的讲解;欣赏了高的演奏,还学习了如何欣赏音乐,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欣赏课。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是中西的,既有西方著名的曲目如卡门序曲、四小天鹅等,又有名曲茉莉花等。

  中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车,在车上风儿迎面吹来,恍如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的'脸,让我心情舒畅,使我对这场音乐会更充满了向往。来到上大附中,只见门口人山人海。走进大门,径直走进演出厅,厅内几乎快座无虚席。过了大约15分钟,演出开始了。乐团人人穿着燕尾服就绪。这时,主持人走上了舞台,用她悦耳动听的声音介绍了本场音乐会的演出人员和曲目,我听着听着如沐春风。

  主持人讲解完《小闹钟》,音乐会就首乐曲中开始了。这是我喜欢的一首乐曲。刚开始是一阵轻快的小提琴声,我闭上眼睛,仔细地听着,想象着指挥爷爷刚才说过的情景。啊,我听了,小提琴和钢琴弹出的欢快声,了欢呼,长号、小提琴和大提琴拉出了一阵低沉的声音,这英姿。整首乐曲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给人振奋感。

  我也很喜欢的民乐,但平时听到的用民乐演奏的。这台音乐会独特的是用西洋乐器演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和用民乐演奏的不同,但《茉莉花》的欢快轻盈、淳朴优美都了,同样给人美妙的感觉。让我想到了一句话:音乐是相通的,音乐是国界的。

  最后我听了由女高音和男高音带来的《花儿为红》,就像春天到处花儿争芳斗艳,使每个人情绪高昂!演出完了,我却还呆坐在那里,久久没回过神来呢!

  这场音乐会让我明白了听音乐享受!听这场音乐会,让我知道了音乐有美妙的旋律,它还表达了的内容。希望今后能多听音乐会的机会,使的音乐素养。

音乐会观后感4

  轻歌剧《蝙蝠》以一段快速的热情活泼的曲调拉开了序幕,上来就是此版演出的点睛之笔,因为它创造性地加入了现代舞的舞台表演。开场在一阵热情似火的音乐后,抒情的忧郁性旋律从演奏者的指缝中缓缓流出,这时一名白衣男子与一名拿着酒瓶的`黑衣男子从舞台灰暗的一角踉踉跄跄地映入观众的眼帘,不禁使人想到:那个黑衣人喝醉了!

  随即,音乐又变得欢快起来,舞者在台上作出旋转、倒立等舞姿,在钢琴此起彼伏的伴奏声中,将酒醉之人的神态展现的入木三分。突然,音乐停顿了一秒,黑衣舞者醉倒在地,愉悦的音调再次响起,一群以女性为主的舞者迈着轻快的步伐上场。她们对着黑衣舞者发出讥笑一声,伴随着钢琴的重音与黑衣舞者推搡起来。

  在一场齐舞后,音乐的情绪表达愈演愈烈,舞者纷纷将黑衣舞者托起,音乐声戛然而止,夜幕笼罩,不仅预示着序曲的结束,也为后续歌剧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音乐会观后感5

  今天,我参加了一个令我难忘的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我的钢琴老师的年终师生专场音乐会。为了这场音乐会,我爸要表演的钢琴独奏和诗朗诵练了一个多月,今天终于要上场来,我的心情真是既紧张又激动。

  晚上七点,音乐会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第二个节目……陆续表演,每一个节目都十分精彩,女孩子们妆扮得漂漂亮亮,男孩子们打扮的英俊潇洒。很快就到我的节目了,我怀着不安的心情,用优美的步伐走上了舞台。我的报幕很顺利,报完幕,我镇定地坐到琴凳上弹起了我的'表演曲目。前面部分很好,可是谈到中间时,我不小心弹错音了。我心想,怎么办?怎么办?千万不要再弹错啦!辛好,后面没弹错。我松了一口气。下面是我的诗朗诵表演,等我的钢琴伴奏朋友上场后,我们手拉手一起鞠了躬。她坐到了琴凳上,当优美的乐曲响起时,我开始了我的诗朗诵《雨巷》。当我的声音在大厅里响起时,我认为我发挥得比平时好多了,连我自己都为我在心里鼓掌。当我表演完后,听着大家那热烈的掌声,高兴得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原来已经提到嗓子眼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了。

  最后,于老师为我们每一个节目和我们每一个学生20xx年的学习情况作了点评。她还当众表演了我呢。最后我得了一张荣誉证书和一盒巧克力,我既高兴又骄傲。回家的路上,我有点沾沾自喜,妈妈笑眯眯地说:“以前是谁说练琴好枯燥呀,不愿意参加音乐会的呀?”,我不好意思笑了。这场音乐会,不仅让我获得了证书和巧克力,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先苦后甜”。

音乐会观后感6

  《蝙蝠》是三幕轻歌剧,由小约翰·施特劳斯作曲,剧本根据德国作家贝涅狄克的喜剧《监狱》改编而成。

  《蝙蝠》序曲已是家喻户晓,大幕拉开就使观众沉醉其中。整场演员大多采用咏叹调演唱,对白较少,这是演出的一大特点。

  演员们功底深厚,几位主演很好的抓住了角色特点,整场演出极具诙谐感。现场为观众贴心的.准备了字幕,幕与幕之间有主持人为观众进行剧情讲解,使观众紧跟剧情发展。舞台布景华丽,演员服装贴合剧本,剧情引人入胜,场景富丽堂皇,表演幽默诙谐,可以感受到主创团队的精心设计。

音乐会观后感7

  淅淅沥沥的小雨将近傍晚才停止,给近期持续高温的泉城济南带来了丝丝凉意,为了迎接中央民族乐团国乐国粹齐鲁行的最后一站演出,天公也仿佛作美,因为适逢周六晚上,在演出开始前一小时,我们一家三口便到达了山东会堂,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呼吸着雨后的清新空气,一种令人心旷神怡感觉油然而生。

  音乐会开始前半小时,我们一家三口方才入座,悠扬的钟声响过六下后,19点30分音乐会准时拉开了序幕。只见一袭黑衣的靓女帅哥手提各类乐器粉墨登场,经过主持人的逐一介绍后,便开始了首篇《祖国颂》,虽然该作品早已熟乱于耳,可是现场的演奏,即便是随处可见,年龄大小不一的孩子们,也都被这宏大的场景深深地吸引着,场面之宏大,令人窒息,我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自己的内心感受!随后便是国家一级演员金钟奖的获得者李源源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当那低哀的音符从演奏家的芊芊玉指下飞过,慢慢飘入耳朵后,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盲人二胡演奏家阿炳颠簸流离、沿街乞讨的悲惨生活画卷,看着演奏者如痴如醉的表演,令人无不为之动容,总觉得眼里有一种晶莹的东西划过。尔后,又演奏了《沂蒙小调》、《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等脍炙人口的`名曲,但给我感悟最深的还是《我和你》、《梁祝》这两首曲子。《我和你》这首曲子让我首次领略了二胡和萨克斯管美轮美奂的结合,令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至于《梁祝》大抵由于是千古流传的爱情名曲在作祟吧,从前经常听,仿佛都没有这次听得认真,听得入迷,终于领略了“莫桥相会”“英台抗婚”“坟前化蝶”的真谛……13首乐曲在不知不觉中演奏完毕,四次准备离开的指挥,居然被热情好客的泉城人热烈的掌声重新推向了指挥台,主动加演了四首经典的国内外曲目,令人热情高涨,观众们禁不住随着音乐的节拍响起了有节奏的鼓掌声,整个会堂立刻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不绝于耳,经久不息,最后在一曲《难忘今宵》中,这场高水平的音乐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我们一家三口依依不舍、意犹未尽地走出了演播大厅,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仿佛格外皎洁,星星仿佛更加闪烁,一路欢声笑语,回家的路仿佛也缩短了不少。

音乐会观后感8

  又是一年毕业季,欢歌喜语夜相逢。6月16日晚7:30,浙江音乐学院携手舞蹈学院,在音乐厅上演了约翰·施特劳斯的轻歌剧《蝙蝠》。或许是由于现场直播,为了照顾不懂德语的观众们,主持人会在每一幕前为大家介绍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华丽优雅的'装潢和背景,繁复浓艳的着装和扮相,装点着即将离开校园、褪去最后一层青涩的毕业生面孔。《蝙蝠》的角色分主次,而舞台上的大家不分主次。今夜小约翰·施特劳斯《蝙蝠》的再度创现,不仅是临近毕业的年轻学生们献给观众们的完整演绎,更是展现自我、承前启后的向新征程的迈进。在演出结束后的短短几个小时内,这场由青年学生们所呈现的《蝙蝠》,已经收获了五十多万的驻足与聆赏。也许在演出的此时此刻,筹措与激情属于舞台,期待的目光属于我;而在闭幕的彼时彼刻,欢乐与热烈属于舞台,沉思的静谧属于我。

音乐会观后感9

  实话实说,在这次上海之前,我是不知道 Pedrito Martinez的,看了几期小川的推送,算是有点了解。作为一个从来没有追过星的人,小川追明星的热情让我羡慕。不跳Salsa的时候,我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虽然有人评价跳舞的时候好像变了一个人的样子,但是自我感觉,也还是很放不开的。做事情总觉得不够投入,干什么都有点游离感。

  平淡的人会容易被热情的人感染,这次小川对 Pedrito Martinez持续的刷屏,让我决定来上海要去现场感受一下。本来打算只看一场的,又阴差阳错定了两场。7:30开始的现场,7点左右开始有工作的事情进行沟通,并且一直持续到第二场结束。

  本来就没有太多音乐素养,读书时代算是疯狂喜欢摇滚,回想起来,跟风的因素不少,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乐队,好像不是很多。虽然那时候对摇滚乐队的`名字,曲风,音乐类型如数家珍,但是好像也是一个理工男的纯技术角度,而不是真的了解那些艺术的东西。工作之后年级渐长,摇滚慢慢淡出生活,开始越来越多的听爵士。爵士的流派,歌手,好像也能说上一些,但是爵士最核心的就是即兴,我一直觉得如果没有学过一些乐理,或者说接触过一些乐器,或者对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是很难真正理解什么是即兴的。所以自己所谓的喜欢爵士,或许只是简单的喜欢那种音乐的调调而已。

  Pedrito Martinez的现场,好像让我稍微感觉到了点什么是即兴,有那么几次好像感觉到了鼓手之间的对话。也或许从前年开始认识小川、晓荣这帮人之后,慢慢的开始尝试去了解更多Salsa音乐后面的东西,虽然两年时间的积累有限,这次听 Perito Martinez的现场,虽然也是在跟风,但是好像比之前的现场感受更多了一点。

  除了隐隐约约的音乐感觉,现场感受最深的还是 Pedrito Martinez对音乐的投入与疯魔。每次开场都是清清爽爽的出场,一曲之后就开始汗如雨下,每次Solo之后,整个人都像是水里捞出来一样。全情投入的表情动作,那样的感染力是无以言表的。只有这样 极度痴迷、物我两忘的境界,才能成就一个艺术大师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像我这样对什么事情都留有余地,不愿意全力投入的人,是很难在做什么事情上真正有大成就。

  虽然身边也都是一些普通人,不过Fido在跳舞的时候也是能全情投入,达到疯魔的境界;小川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全心追求;Coco放下一切,去古巴逐梦;金昀十几年如一日的专注古巴Salsa和音乐;他们都在自己爱好的事情上疯魔着,也影响着身边的朋友,一起追逐属于我们的古巴Sals的梦……

音乐会观后感10

  七月十六日上午九点三十分,我和妈妈去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音乐会共有二十个节目,包括合唱、独唱、舞蹈、器乐合奏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钢琴四手联弹《拉德斯基进行曲》。这是一首世界名曲,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为纪念拉德斯基元帅而作。那两位演员弹得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轻松优美,四只手在黑白琴键上跳跃

  着,非常默契。“绳采飞扬”花样跳绳表演也非常出色,花样跳绳社团的.演员在彩色跳绳之间穿梭着,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看得我眼花缭乱,心中暗暗佩服。

  这场音乐会非常精彩,真是让我从中陶醉!

音乐会观后感11

  本周三,我们三小的管乐团A团的80多名学生去了北京市清华大学参加了第四届北京青少年艺术周——管乐团嘉年华交流音乐会,它是由泰国朱拉隆功示范中学管乐团以及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金帆管乐团。

  到了音乐厅,那里人山人海,还有别的小学的学生,音乐会开始了,首先是泰国朱拉隆功示范中学,他们吹奏的曲目都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回声》、《黎明将至》、《爱在日落》、《皇家卫队进行》、《切斯福德肖像》、《花木兰》和《拉德茨基进行曲》。

  北京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的曲目是铜管五重奏《小序曲》、《庆典与歌》、《茉莉花》、《卡通嘉年华》、《木琴与乐队》和《新少年畅想曲》等

  我非常喜欢北京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曲目里的《木琴与乐队》,听完了这一首歌,让我整个人的心情变得非常开心、快乐。这是一次别具一格的音乐会,它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长笛的.动听悠扬,更让我体会到了一位闻名世界的长笛演奏家对长笛的深深热爱。

  当这些同学门走下台的时候,我看到每个同学的头上都闪着金光,这也是汗,他们吹的这些曲子都是辛辛苦苦排练出来的,虽然音乐会已经结束了,但是同学们依然在讨论着过程。是啊,这美好的音乐,值得我们永远珍藏!

音乐会观后感12

  首先说说乐器吧!对于首次现场聆听交响乐的我来说,一入场,见到许多熟悉与陌生的乐器很是感兴趣。很期待听到它们交汇在一起的效果。

  (特地百度了一下交响乐团的乐器,原来交响乐团的乐器是这样分类的。学习了!)

  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

  交响乐团

  管、巴松管、低音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法国号、大号

  打击乐器:定音鼓、小鼓、大鼓、钢片琴、钢琴等

  当各种乐器交织在一起时,仔细地寻找,聆听某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我个人觉得整场音乐会中,架子鼓在演奏《千与千寻》和《天空之城》时才出彩。而《菊次郎的夏天》里那段钢琴独奏象一道引线,引出了整个故事的开始~著名而经典的乐曲《狮子王》《白雪公主》等较多听到小提琴的声音,观后感《音乐会观后感》。《猫和老鼠》中鼓与号子的声音则较为突出。当然,每首乐曲里各种乐器可能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但对于音乐造诣不高的我们只听些浅层次的东西已满足亦。美妙的乐曲都能让我们沉醉其中。

  再来就是人物篇啦!

  首先就是乐队的灵魂人物--指挥啦!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记得我读书时,音乐老师就跟我们说指挥家的耳朵是相当厉害的!乐队里几十上百号人和乐器,哪个乐章或乐句出了一点问题他都能听出。当时就对指挥这一行当钦佩不已,这次音乐会有幸目睹了专业指挥家的风采。真开心!话说这位指挥家相当地敬业,有礼,还相当地幽默。知道在合适的时机调动全场观众的.情绪与之互动。实属难得!

  其次整个乐团的美女众多,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最右边的竖琴和最左边的大提琴。相当地抢眼!它让我想起了香港女星万绮文饰演的大提琴美女接下来出场拉大提琴的果然是位高佻苗条的美女~相当地有气质!演奏竖琴的美女让我想起了某部漫画里的婆摩多。期间我还小关注了下钢琴师和架子鼓手`~

  不过,最最可惜的是--现场不允许拍照,真想把眼睛当相机用,拍下美好的瞬间。最后只在中场休息时很不爽地偷拍了一张~~偶们是良民

  最后,还有些许困惑~为什么没见演奏中国本土的动画音乐呢?

音乐会观后感13

  都说宫崎骏动画影响了数代日本青少年。作为在隔洋相望的大陆,我也有幸受到这种难得的恩惠。那永远在童年印象中回响的旋律承载着太多对于美好的回忆和曾几何时已经丢失的对于童话的眷恋。

  200人的管弦乐队、800人的合唱团、160人的军乐队。只有真正拥有厚重沉淀的旋律,才配得上如此浩大规模的演奏。103分钟的演出,25年的缩影。在这1200人的演奏下,拉开了序幕。久石老爷子理所当然,站在了整个舞台最辉煌、最显耀的指挥席上。挥动着魔棒,将25年中最感动的魔法呈现在着会成为不朽的武道馆里。

  身着蓝装、屹立于金色草原之上,史诗般传奇的女英雄;高山峻岭、与自然融为一体,感谢自然恩惠高声吟唱着赞歌的公主;在宁静祥和的城镇中,一边寻找自己的成长之路,一边哼唱着欢快小曲的小魔女;从悲剧中走出来的人鱼公主,成为了幸福快乐象征的,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童谣;少年与少女的邂逅,与成为传说的天空之城,构成了梦想的幻想曲;翱翔在天空的红色身影,爵士乐点缀了款款深情与Hard-boiled交织的男人;充满着奇妙色彩的移动城堡里,英俊的青年与变成老人的少女围绕着魔法,歌唱出一曲梦幻般的恋歌;妖精鬼怪、鬼魅魍魉,困扰不住这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小女孩勇敢地走完崎岖困苦的道路……

  这是一首最纯真的童谣,承载在太多的童年的美丽,那在成年人无法触及的邂逅,与那邻家的龙猫珍惜着美好的时光。

  每一首曲子结束,久石让老爷子都会先陶醉些许时间,然后由衷地微笑,给予观众,给予演奏席,给予演唱者,同时给予自己。在那明显看得出岁月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老爷子那本来不大的眼睛,陷进了代表着时光与历练的皱纹中。另人感到格外的亲切与可爱。

  回顾整次音乐会,想要说的实在是太多,让我情不自禁湿态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像是麻衣桑,唱的「ひまわりの家の轮舞曲(ロンド)」(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印象曲)。宫老爷子说听着那透明甜美的声线想起了过世的母亲,眼泪禁不住掉了下来。像是被施与同样的魔法一样,我突然和这位今年古稀的老人一样看到了里里外外忙碌着的“母亲”的身影,那种只属于日常的微小的幸福感,一下子显露出来,并扩散在我全身。同样也情不自禁湿态了。

  所以每当听到熟悉的旋律总也忍不住,就着字幕的歌词一起断断续续地哼唱起来。有这么三个地方,无论如何另我难以忘怀。

  当160人的军乐队,整齐划一、气势恢弘地走进场之后。全场鸦雀无声。就在一瞬间之后,纯真的童声打破了沉寂,从地平线上升了起来。800人的合唱,不同声部交织在一起。我想起那个岁月,也是这样的一个夜晚,当“君をのせて”响起的时候,我万分激动。在过去的片断不断在脑海中闪现的时候,浩大的合唱在耳边回荡着。

  “となりのトトロ、トトロ。”邻家的龙猫啊,从很久以前就居住在森林深处的你,为何只有纯真的孩子们才能见到你们的身影;邻家的龙猫啊,如果我们相遇的话,那将是多么美好的邂逅。这首曲子作为高潮曲子实在太适合不过了。龙猫是宫崎骏岁月童话的象征。曾几何时我们幻想着呼唤着龙猫的名字,摸着它松软的大肚皮,乘坐着猫巴士共度一回难忘的旅程。那纯真的话语以及耳熟能详的旋律再次将每个人带进了美好的回忆之中。

  曲终音寂,下一瞬间,掌声雷动。久久不退去。就在那时,观众席的后方,走出一个身影,迈着不快却矫健的步伐,捧着一大束鲜花出现在人们面前。观众欢呼起来。

  再下一瞬间将是一个世纪的瞬间:两个早已年过半百,头发于胡须早已斑白的老人,相互紧紧地握着手,谁又知道那两双手传递着25年来多少深沉的感情。他们仍然在携手编制着人们的梦想!编织着深藏在人们心灵中美好的岁月的童话。

  老爷子还是那孩童般的笑容,从25年的搭档手里接过了衷心的祝愿与感谢。站起身的老爷子,鼻子红红的。25年来的情感实在是太深太深。岁月的童话与音乐的力量使得这个功成名就的音乐家在观众面前险些冲破泪腺。

  这25年岁月的童话是超越年龄的,是超越国界的。久石让老爷子怀着对宫崎骏动画由衷的尊敬之情。将童话的魔法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驻进了每个现在或曾经对童话充满崇敬的人心中。

音乐会观后感14

  地点: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

  演奏:中国青年交响乐团

  指挥:胡咏言

  一年前看过张立平的一盘音乐会录影带,漂亮的声线会一下子抓住人心,晴朗的一天——张立平独唱音乐会观后感。这位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刚刚回国就破格聘为中央院声歌系教授,实力非同一般。开场前在金色大厅外,我看到离我不远处的郭淑珍教授(张的老师)正与金铁林夫妇交谈着,脸上挂着幸福自豪的微笑。

  那晚的演唱是无可挑剔的。单只是她高贵的出台风姿和心向观众的态度就流露出了奇妙的魅力和风韵。近在咫尺的声音另人惊讶,征服一双不谙世事的眼睛,一对单纯的鼓膜和一颗心的脆弱,该是易如反掌。

  当她在唱‘罗西娜’咏叹调“我心中有个声音”(选自《塞维利亚理发师》)的HIGH D时,我听到的不是那种典型单薄尖锐的花腔音响,它不是羽毛,更像打击的榔头。那是一个戏剧性的声音,使人全身从头到脚跟都震撼了。“我是一个快乐的少女”(选自《清教徒》)里有一段非常快速进行的琶音,音阶,非常快速的。却唱的一点不浊,干净利落。那就是技巧。只可惜乐队显得有些乱,可能训练的时间不是很多吧,观后感《晴朗的一天——张立平独唱音乐会观后感》。‘柳儿’的咏叹调“主人,听我说”(《图兰朵》)的整个演出中她一直使用比较轻盈的声音,最后的长音从一个PP开始进入一个小的渐强,有那么足的气息支持,细若游丝哀婉至极,似袅袅飘向上苍的天鹅绝唱,非常净美。让人灵魂出窍。有时,最能吸引人注意力的时刻只是用一个非常优美的轻声PP,它能同一个激昂的HIGH C一样地抓住观众的心。虽然旋律短小抒情,却如此荡气回肠,让人拍案叫绝。在她的塑造下,我建议《图兰朵》可以重新命名为《柳儿》了。

  “晴朗的一天”,窒息得伤感。旋律美得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这支咏叹调也是整场演出的亮点,一串预示悲剧的定音鼓把我敲入那个绝美的爱情故事。久久地凝望着舞台,仿佛真的看见了蝴蝶夫人前方碧蓝的大海,她日复一日望着大海的眼睛,也被染成了蓝色。十五岁的少女对爱情的忠贞和期望是非常纯真热烈的.。在大海深处,那只载着悲剧的船,里面装着的不是她的爱人,而是死亡。那是一只临死的蝴蝶。这些美感是可以给心灵以顷刻安慰的,我接受这种离间的美。向来都很美。

  张立平的人物刻画相当传神,在舞台上积极与听众进行交流,而不是站在台上只管唱的角色。她对音乐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是有一定深度的,毕竟她在国外那么多年。在国外也曾多次上演《蝴蝶夫人》,她是很从容地把握着这个角色。最后的出场谢幕,我看到她的笑容灿烂得一塌糊涂。

  那晚 紫禁城月光如水。

音乐会观后感15

  《蝙蝠序曲》以钢琴引入,为全曲奠定了活泼灵动的基调,但钢琴相较原版管弦乐队还是略显单薄了。我个人觉得演员在服装方面与舞台布景以及故事所处时代背景不够贴切,容易让人跳戏。除此之外,不得不赞叹一下浙音声歌系的学生们专业技能非常突出,演技与演唱都非常引人入胜,尽管听不懂语言,但也能体会到轻歌剧《蝙蝠》所应有的轻松愉快。

  另外,这场演出不管是舞台布景还是演员的服装道具都看得出是精心准备的。除此之外,我觉得非常可惜的是直播的音响效果太差了,并不能很好地欣赏每个唱段,甚至因为语言的.问题,以及节目单的模糊,我并不能完全明白《蝙蝠》所要讲的故事内容,并不能完全了解剧情的走向,这可能是最为可惜的地方。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每一幕的节选都很准确,演员的表演也很到位,期待下一次的现场舞台。

【音乐会观后感】相关文章:

音乐会邀请函11-03

音乐会的邀请函11-26

邀请函范文音乐会05-06

大学音乐会策划书04-15

音乐会的花篮祝福语汇集03-07

音乐会主持稿01-04

班级音乐会主持词11-02

个人音乐会主持词10-21

古筝音乐会主持词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