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和谐广播稿

时间:2024-12-07 07:25:59 广播稿 我要投稿

关于文明和谐广播稿

  在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广播前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广播稿,一份一流的广播稿能提高节目效果,那么问题来了,广播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文明和谐广播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文明和谐广播稿

关于文明和谐广播稿1

  甲:付出一份真诚,打造出温馨的世界。

  乙:带走一丝烦恼,让快乐与我们同行。

  甲:敬爱的老师们,乙:亲爱的同学们,甲乙:大家好!

  甲: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 ,今天校园广播的主题是《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

  甲:记得有个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乙: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做个文明的人。人们常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讲文明,懂礼仪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更是展现自身修养和素质,树立“自我”形象的重要手段。

  甲:是啊,讲礼仪的结果是推崇自己,尊重自我。我们要从我做起,人人讲文明、人人懂礼貌,在校园中形成“讲礼仪光荣,讲文明被人尊重”的氛围。

  乙:说的好!那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

  甲:一个讲文明的学生才有一颗洁净的心;一个懂礼貌的学生,才会从知识中升华做人的道理。如果在我们这美丽的校园里出现这样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绿色的操场上有包装纸、塑料袋;长长的走廊里响起不和谐的争声等等,这些举动不仅违反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会破坏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

  乙:11月份,我市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奖接受省领导的考核,作为在校园里生活的我们,一定要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为我们市争的“省文明城市”荣誉尽出我们的一份力。

  甲:那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对我们有哪些文明要求呢?

  公共场所道德: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剧院、图书馆等场所安静、文明、秩序良好,无大声喧哗、无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乙:(2)交通意识: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乱穿马路、闯红灯现象。

  甲:(3)公共设施维护:公用电话、邮箱、座椅等公用设施得到精心保护,无人弄脏、损坏现象;

  乙:(4)人机互动:公交车上老、弱、残、孕及抱小孩者得到主动让座等。

  甲:做文明小学生、创文明校园,从我做起,具体要求做到:

  一、讲文明语言“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做文明学生,让我们从讲文明语言开始。生活学习中,常用“请多关照、谢谢!您好!给您添麻烦了,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

  乙:二、行文明举止行为举止是折射个人的心灵的最亮丽的一面镜子,是一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最好展示。行文明举止就是要做到:光明正大,坦荡磊落,尊师敬长,友爱同学,关心他人,扶弱济困,要自尊自信自爱,不自卑自暴自弃,不寻衅滋事,不斤斤计较,不打架斗殴,不违犯校纪。

  甲:三、创文明班级班级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最小集体单位,也是我们学习生活最经常的场所,文明的班风,有助于熏陶我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创文明班级要求我们:教室内无辱骂、打闹现象,同学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教室内墙壁环境无污损、痰迹,环境清新洁净,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班级无歪风邪气,班集体荣誉感强,凝聚力大。

  乙: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

  甲: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乙:时间过得真快,同学们,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感谢大家的收听,本次播音到此结束,再见。

关于文明和谐广播稿2

  女:点击生活故事,感受校园精彩;

  男:放飞童年梦想,打造阳光生活。

  合:在这熟悉而又温暖的音乐声中,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男: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我是主持人( )。

  女:我是主持人( )。

  男:本期红领巾广播的主题是——《渴望安静》

  女:古人说:“静以修身”、“宁静以致远”。学校便是修身之地,需要安静。可我总觉得在我们的校园里充斥着的是嘈杂声、喧闹声。走进学校就犹如走进了菜市场,让人心烦意乱,使人心浮气躁。

  男:学校之所以不能安静下来,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没形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对安静的意义还认识不到。

  女:安静是修养。公共场所是公众活动的地方,任何人都不得以各种理由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独占,而应自觉维护该场所的秩序,遵守必须的社会公德。在公共场所活动的人,不能因自己的言行给他人带来不便,或者造成不良的刺激,心中要装着他人,做到自我约束,这就是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修养。

  男:安静是文化,是文明。文化可以引领人的发展。一座楼房如果有一扇门窗的玻璃被打破而没能及时修补,很快就会有许多玻璃被打破。这就是破窗理论。为什么许多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而不知耻,那是一种从众心理。他们觉得已经有人打破了窗子,再有人打破那不是什么大的错误。正因如此,没能养成自觉保持公共场所安静的良好品德。学校狠抓安静校园的治理,就是为了修补被打破的窗子,更是为了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文明水平。

  女:安静是形象。西方发达国家文明程度比较高,所有公共场所都是比较安静的,就连他们的手机铃声都比国产的要小许多。他们对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游客的喧哗吵闹感到非常惊诧。如果是黄皮肤、黑头发的游客,就一定认为是中国人,其潜台词就是:中国游客太闹,文明古国来的人,文明程度并不高。这就是形象。校园安静说明学校校风严谨,师生素质高,修养好。如果校园不安静,必然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安静对一所学校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男:为切实形成安静的校园氛围,我向大家提出如下建议:

  女:一、放低你的嗓音。可以这么说,校园里的噪音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我们师生的嗓音。我们学校师生人数有1500多人,如果我们大家都放低一点我们的嗓音,校园会清静许多。这样想了,你自然就能做到该小声的时候小声,该倾听的时候倾听。

  男:二、放轻你的脚步。别小看了你的脚步声,一个普通的脚步声经过楼板的放大能让整栋楼的人听见,更何况我们有1500多人,1500多双脚呢?怎样尽可能的'减小脚步声造成的嘈杂呢?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可以下意识的放轻脚步。集会、放学时排好队伍有秩序的行进,不推搡、不插队。

  女:三、放松你的心情。有句话说“心静则宁”,我们不妨反过来说“心宁则静”。心情放松了,遇事就不会急躁了,也就不会乱发脾气了。学生在与同学发生纠纷时多想想“同学一场是缘分”、“我哪里做错了”……校园里也就少了吵闹声。多想想别人,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份宽容与理解。

  男:保持安静可以说是一种习惯。习惯是养成的,除了必要的约束,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我们坚信: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人生。把这话扩展,应该这样理解:良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质,良好的品质对人生有良好的影响;不良的行为养成不良的习惯,不良的习惯形成不良的品质,不良的品质对人生起到不良的影响。自觉保持公共场所的安静,就是良好的行为,就能形成良好的品质,就会对你的人生起到良好影响。

  女:让全体师生都安静下来,还学校一片清静,还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

  男:时间真快,红领巾广播又该和同学们说再见了。

  女:我们下周再见。

【文明和谐广播稿】相关文章:

和谐校园广播稿13篇01-10

创建和谐校园广播稿03-26

和谐校园广播稿11篇12-30

校园文明广播稿08-02

校园广播稿:文明与礼貌01-02

礼貌文明的校园广播稿01-22

文明礼仪的广播稿07-15

创建文明校园广播稿07-01

文明礼仪的的广播稿06-25

文明用语广播稿范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