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高中校园的作文

时间:2022-11-07 15:00:08 高中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描写高中校园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高中校园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高中校园的作文

描写高中校园的作文1

  清晨,晨雾弥漫的高中校园,已有一些爱好篮球的男生们正在努力的练习着打篮球的技艺,偶尔在操场上也能发现一些学生在温习,校园里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自然、清新。打开宿舍的窗户、门,让清新的空气随风飘进屋内,顿时有说不出的清爽,道不尽的畅快,立刻驱散了我们朦朦的睡意。

  吃完早饭,做好一切自己该做的事情,来到教室,开始早晨的晨读。老人言:“早晨读书。”原因是晨读的内容很容易记住,而且不容易混淆,因此晨读课时,每个学生都非常的认真,教室里形成一股浓厚的读书气氛。

  上课了,课堂上好学之音不绝,这样虽好,但老师并不喜欢同学们乱吵,课堂上同学应该安静,需要讨论时,老师会告诉我们大家。时间长了,同学们也习惯了老师的做法,上课认真听,讨论时,争议不绝于耳,重重叠叠,此起彼伏,可谓人声鼎沸,只见唇枪舌战,天昏地暗。老师看到我们如此的认真,心里应该感到无限的欣慰,最后,往往由老师的妙手拨云见日,使学生的讨论暂停。于是,知识每天都像空气一样不停的被我们所吸收,一张张练习卷也被我们甩到了脑后。那每一张上都留着我们的汗水,而我们所获得的是“有一分辛苦就有一分成果”。这样的果实是甜蜜的,是让人自豪和骄傲的。

  当然,考试前也有一些人会进行“神秘”的活动,通过各种手法刺探“考试情报”,或是准备一些小聪明,以备不时之需。通过走捷径,少花工夫而得到丰厚的.回报。虽然也知道,这只是给自己心里上的安慰,但还是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也许有时心里还会沾沾自喜,但其实心里都明白这是“自欺欺人”。

  中饭时间到了,各个生龙活虎,争先恐后地奔向食堂。他们的速度可谓是“一阵风”,但在平时可见不到这种旋风的速度。那时的场景可谓是万马奔腾。如果你也加入了,不时还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感。睡觉时间,各个带着朦胧睡眼,拖着劳累一天、疲倦不堪的身子钻进了自己心爱的“小窝”,进入梦乡。

  高中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继续努力,让生活更美好,也让这副画的色彩更加丰富、浓重。

描写高中校园的作文2

  当清晨的第一缕光彩明亮了整个校园,五星红旗迎着风昂首。驻于高处环视着这座落的校园。它建成时间不久。

  徜徉于这儿的,多欢声笑语,多青涩成长,更多更多的是无声的学习和勤奋。

  它沉静在这,不为所动。

  慢慢的了解着它,虽说半旧,可最多的,是稳重。每当天云忽变,淅沥小雨嗒嗒打湿着它,多了份惆怅。翠绿小草抖落水珠,显得年盛朝气。铺满鹅卵石的弯曲小道又被谁蒙上透明着的朦胧?粗壮矮实的树木仍努力向上着,像极了那些不屈于成绩依旧奋斗的人。一栋栋灰白色的`教学楼湿了,多清晰明快。灌木丛被洗刷得油油的。

  是,是我们的校园。

  天渐渐黑,昏暗的道路被暗黄的灯光投射出美感,坑洼不平的路面印着一个又一个背着书包的同学。那是反映出的刻苦?静谧,往往被人所喜爱。小路不宽不窄,却挤满了往回的学生,是,他们在惜时,为了他们的以后。灯光中的暗黄从他们的脸上照出了自信和拼搏。

  它受过时间的洗礼,等待着,忍耐着。培育一代一代想改变自己的人。或是满身荣耀,或是名就声声。它那么漫长的度过,哑无所言。而我又可不可以说,它习惯了?

  这被人嫌弃的教室却充满了每个人的青春记忆。那令人不太喜欢的保安却一天一天的守护着这儿。里面的老师,每个人有着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教出了不一样的学生。他们或多或少的承载了父母的希望,我们也身为一员,看出了多少人的努力和汗水!不错,为了以后的以后的你自己。

  从最初的我们到现在,又开始变得成熟了多少?

  迷茫,叛逆,然后,大悟了。

  它不会睁眼不顾,这悠悠历史,我们也会成为历史,一代一代人的历史,又是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我们是学生,是学习的为了自己的学习,倘若仅仅为了它名声而荒废,以后的我们会有多后悔?

  那花树,那人潮。

  即是最美余辉折射的美景也是一瞬。即是再严厉的老师也是为了学生。即是有太多矛盾,未来的自己会承认这另类的青春。只是,在这儿,都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它确实为许多人的将来埋下了伏笔。

  后来啊,美不同于人,而在于自己。

  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未来,不是靠它。

【描写高中校园的作文】相关文章:

校园高中作文12-20

校园的高中作文10-27

描写校园的小学作文12-27

高中校园作文11-06

高中描写雪的作文12-17

描写校园的比喻句08-24

高中环境描写作文11-08

描写校园景物的排比句12-16

高中校园广播稿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