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

时间:2022-06-23 09:11:40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精选范文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精选范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精选范文3篇

关于《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精选范文3篇1

  《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小说,看完后也让我有很多感想,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它可以代表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

  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小说开头和结尾重叠在一起,成为两幅相似的画面:广漠的天空,雪花飘落,空气寒冷而清澈,追风筝的孩子们欢笑着奔跑,追逐飞逝的`光影。这一幕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两代人之间反复地上演着,但每一次的重复之间,生活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幅画面也随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被不断染上新的颜色,从孩童天真的视野堕入世事变迁的悲哀之中。

  在书中,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关于《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精选范文3篇2

  终于故事还是回归了故事里的生活,对于阿米尔来说,最后的风筝是对自己的救赎、对过去的尘封也是对新生活新的期盼;对于哈桑来说,风筝是对兄弟、对自己朋友的忠诚,对他来说一切只化作一句 为你,千千万万遍 的无悔付出。风筝就像是人物之间关系的纽带,寄托着亲情、友情也有爱情,同时风筝也是对向往生活和他人肯定的追求!

  阿米尔的父亲,他的一生都像是和不同熊的搏斗,正如他年轻时那样;他阅历丰富、体验了人生酸甜,虽然人无完人,但他最终找到了救赎自己的途径,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哈桑阿富汗社会环境下的'不幸者,但他于他而言他有信念,不畏人言的勇气,自信与果敢,守护自己所想的那份纯真。或许是小说主人公对哈桑的愧疚与怀念,使得哈桑的人物描写深入人心,但同时阿米尔的内心针扎与变化也具有一定的代入感,或许这也是这本书受很多人喜欢的原因之一吧!

关于《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精选范文3篇3

  看了一小半的时候,我觉得我会看到一部人权意识的觉醒史,可是看到后来,我觉得看到的是一个懦弱的灵魂的自我告白。

  我试图讨厌拉米尔,确实我也不喜欢,但是却无法否认那就是自己很容易就做出的一些选择。我有什么资格指责他。

  书里有句话说 我 在很多方面上实在比不上妻子,同是贵族,幼年的妻子教她的小女仆认字读书的时候,我却在那片草地上嘲笑哈桑的无知,来显示自己的优越。

  我想在这里我为自己找到了理由。

  在阿富汗因为种族的不同,所以哈扎尔人生来就低贱,他们只能忍气吞声。政权交替 统治者变更 哈扎尔人还是可怜的哈扎尔人,君主制时他们被普什图人当做仆人,被嘲笑,当共和制时,他们甚至不被允许存在。种族等级显然不公,却身处其中,毫无办法。女性地位也是一样。读来生气,伴着深深的'无力。但哈桑的灵魂何其美丽。

  拉米尔带着自己深深的自责和内疚终是为了哈桑的儿子回到喀布尔,也顺利从阿塞夫手里夺回索拉博,似乎历尽波折一切都明朗起来。虽是被迫,却在那个好不容易找到希望的小男孩身上又踢下了一脚。致命的一击。看到最后部分我一直心里默默祈祷,不要再让他受苦了,他的父亲哈桑还有他,就像个诅咒,相似的经历似是而非地重合在两个人身上。真的不想再索拉博像哈桑一样悲惨收场,至少,至少能让拉米尔顺利索拉博去美国。成全这一家三代的悲剧。

  幸好幸好,最后还有那一只风筝。算是悲剧最后的一点点救赎。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精选《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06-23

最新关于《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06-23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09-15

读后感追风筝的人600字06-09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06-09

夸父追日读书心得12-23

《风筝》读后感12-11

《有的人》读书心得10-24

偷影子的人读书心得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