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三语文作文汇编八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三语文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作文 篇1
在我的心中,语文,一直都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至于它的定义——语言的文学饱含着太多太多的内容,究竟是古诗文中精确而巧妙的字字句句,还是现代小说中特色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呢?我对语文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我喜欢李清照的多愁善感,也喜欢《平凡的世界》中那个纯真的润叶,我对语文是非常感兴趣的。
只是不知从何时起,语文成绩总是停滞不前,翻开试卷一瞧,我发现我总是在这点儿扣些分,那点儿也扣些分,找不出犯的大错误,零零散散的小错误爬满了我的考卷。后来我仔细分析了整张试卷,发现我的失分点是在古诗文阅读的现代文阅读上,原因不是体会不到作者感情,而是因为不会组织语言,答题格式不规范,可什么才是答题的规范呢?我想我需要更多的答题技巧和窍门,也要学会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另一方面,我的语文基础并不是很好,一些文学常识和基础知识也了解不多,这的确需要每天积累。
自从上了初三,我才清楚的意识到“补救”语文的迫切性,但我找不到正确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也希望老师能给我一些建议吧!
对于新学期,我也充满信心,我相信通过努力,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困难,我认为,喜欢一门学科就是学好它的前提,我要每天都进步一点点。
初三语文作文 篇2
把生活看成是一整个世界,这儿应有花香和鸟语,这儿应有蓝天和绿地。这是世界中飞翔着我的天使,她们在那片碧蓝色的天幕里,自由的挥舞着翅膀。我们会飞的更高更远。我们彼此一路同行。我在脑海中搜寻着天使们的模样。庆幸我没有遗漏的找到了她们,且记住了她们全部的笑脸。那本书上写道,友谊是一个人生命中最无价的财富,是它激起了人们心底对爱的渴望、对爱的追求,它的名字叫“友谊”,它可以点亮一世界的光芒。
我想是的。翻开相册,整理一张张的回忆,回忆中有我们灿烂的笑靥,胖乎乎的脸颊——那年我们才3岁,我们还什么都不懂,不懂为人处世的道理,不懂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但我们知道好朋友之间要懂得互相帮助和分享,我们把一块小小的糖果也分成两份,我们喝水也要你一口我一口,我们喜欢坐在幼儿园的大树下乘凉,讲好玩有趣的故事,我们之间没有秘密。
之后我们30几个人的学前班被升入小学的呼唤打搅,入学的当天许多事情大多是记不清了,唯独记得校门口贴的那一张红榜上,我的新班级里,还有我的好朋友的名字。你们不会知道的,那一刻那颗还不成熟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你们是因为知道我害怕寂寞害怕接受全新的事物,来陪伴我的吧?我们在一起度过了6年的时间,在此中我们经历了生命中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坐在塑胶操场上仰望蓝天,第一次剪了新发型,第一次演讲……我们彼此之间还是那么默契的相互鼓励着,现在想想看,那是我生命中到现在为止最快乐的时光了。
再把时间向前推,又一次的分别。上一次尽管难过,但因为岁数小所以大多不记得,但这一次的6年感情,是真的舍不得。我们一样坚强,一样憧憬着希望,我们把泪水流在独自的环境中,把笑脸放在最后的时间里。我多想再回那间教室,坐在和你们离的不远的位置;我多想再回到你们身边,上课时也无意识的对望。我们被分到了同一所中学,却终不在同一个屋子里。我们之间见到的时间不长了,想说的话却还是一样多;我们之间分别的太久了,“想念”的感觉真的太难熬。我想念天使们在生命中的痕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认识的她们,性格不同,却一样的倔强。她们不服输,她们不到脆弱点时绝不哭。我的朋友,在我需要安慰的时候给予温暖,在我疲惫的时候可以安心躺在她的肩膀上,在我们之间见面少的'情况下依旧能挤出时间听我絮絮叨叨,我真心的朋友,足见我们是真爱。我曾经在心底暗暗问过自己,到了初中一别,我们又要分开,或许这一次是身在不同的高中,不同的班级,经历不同的人和事,我们会忘记彼此吗?我回想着脑海里她们的真诚笑脸,我的答案是坚定的。
我从没有像这一刻一样剧烈的想着你们,从没有像这一刻那般想回到从前。回到我们还世事不懂的年龄,回到我们只知道嬉笑玩闹的时间,如若可以,请让我轻声告诉你——我的生活,因为你们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多彩。这,就是友谊的力量吧。
初三语文作文 篇3
在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妈妈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觉得她给我的一切是顺理成章的。我在妈妈的疼爱下长大,从未想到过她的辛苦。直到上了中学,那一件事,让我终于懂了……
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周末,一大早就不见了妈妈的身影。爸爸说妈妈上午有重要的会议,已经去公司了。怪不得半夜里,我起床上厕所,看见妈妈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工作,连我出来都没看见。
下午,阳光明媚的天气突然变得昏暗起来,我打开窗子一看,淅沥沥的小雨从灰蒙蒙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股寒气吹了进来,好冷啊!我赶紧关上了窗户。我今天下午的补习课可以不上了,正想着,妈妈回来了。看到拖着一身疲惫的'妈妈,我说:“妈妈,您昨天熬夜加班,也应该休息休息,我今天不上课了。”妈妈立刻看穿了我的“鬼把戏”,说:“不行,我带你去上课。”说完立刻帮我加了两件衣服,还让我戴上帽子和围巾。
我们走在路上,寒风吹得更猛了。枯黄的树叶在风中瑟瑟发抖,路旁的小花小草都缩紧了身子。街上的行人缩着脖子,倒着走。妈妈紧紧地搂着我。我突然发觉,妈妈衣服穿得很少,原来妈妈回到家自己都没顾得换上厚衣服。我侧过头去看看妈妈,只见妈妈的脸被冻得通红,呼啸而来的风把妈妈的头发吹得更凌乱了。看着妈妈,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我从口袋里伸出手,紧紧地搂住妈妈。此刻,我脑中油然地想起了巴金的一句名言:世间再没有一件能够比母亲的爱更深的东西。
风不停地吹着,枯黄的树叶随着萧萧的寒风,纷纷投身于大地母亲的怀抱。对不起,妈妈,时至今日。我才懂得您的辛苦,您为我付出了太多。
初三语文作文 篇4
语文,有淑女的温婉之美,也有老妇人隐重之美,有山河的壮丽之美,也有花草的清淡之美。语文,跨过历史的长河向我走来,她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令我震撼。
那一个个方正有力的文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从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足以见证了语文雄厚的底蕴与灵动的风韵。"水",运用了象形,使人感到流动与柔和;"众",会意字的代表,形象地体现了团结的力量。汉字书法的一笔一画,一延一顿,无论从艺术还是形态来看,或刚劲有力,或柔情似水,无不体现了语文中文字之美。
而诗词,更是把文字的魅力聚集起来,诗人随心抒发,于是,一句句诗词,更有了心,有了魂。
无论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思念,还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人生志向;无论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的无奈与哀愁,还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凉,都体现了古代诗词的优美与诗人的心境。"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现代诗人海子对人生追求的一种领悟,"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又包含着徐志摩多少离别的愁绪?
诗词,把情融其中,把一个个孤单的文字,结合成一篇篇如乐谱般灵动、悠扬的乐章,能够震撼人心,指引思想,能让人与诗人一同感受到山河壮丽,悲欢离合,让读者与诗人一起苦笑,与诗人产生共鸣。灵魂与灵魂碰撞,陶醉其中,怎不能体现语文的`魅力?
倘若你翻开一本书,细细地朗读上面的段落,你就会发现,原本每一个字的音,竟如此动听。在年幼时听亲人讲故事,你肯定会同我一般,惊叹于每个发音的独特,就算你并不懂她的意思,你也会陶醉其中,享受那美妙的音韵。
语文之美,令我惊叹,令我沉醉。语文,一位在我身前经过、却永远地在我心田上打坐的僧人。
初三语文作文 篇5
春读雪莱,夏读拜伦,秋读波德莱尔,冬读艾略特。读美国书宜随随便便,读德国书宜正正经经,读法国书宜情感丰沛,读俄国书宜思虑清淅。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女子不怀春。晨与妻子宜读纪伯伦,暮与情人宜读泰戈尔。少年恋爱读《维特》,中年情外读《廊桥》,老年多情读《歌德传》。读莱蒙托夫要喝酒,读海涅宜高歌。读海明威宜舞剑,读卡夫卡宜流泪。读雨果宜沉思,读凡高须流血。黑格尔宜读精要,尼采宜诵全文。大仲马宜一目十行,昆德拉宜反复回味。读茨威格宜一气呵成,并马上重读一遍,读陀氏宜心智平衡,并每三年读一遍。忙里偷闲略读华莱士,闲来无事细读托翁。催眠宜读海德格尔,失眠宜读福尔摩斯。讲课前宜读培根,讲演前宜读沙翁。峰会前宜读杜拉克,总结后宜读韦尔奇。回首往事宜读《忏悔录》,展望未来宜读托夫勒。研究世界文明宜读亨廷顿,反思中国精神宜读费正清。历史入门宜读汤因比,哲学入门宜罗素。艺术入门宜读丹纳,文学
评论入门宜读韦克勒,美学入门宜读鲍葵尔,戏剧入门宜读布莱希特,经济入门必须读凯恩斯,军事入门宜读《战争论》,计算机入门宜读比尔盖茨。了解资本主义宜读布罗代尔。解剖自我宜读弗罗依德,磋磨他人宜读弗洛姆。分析群体宜读荣格,现代禅学宜读铃木大拙,认知人类宜读列维--斯特劳斯。受伤后读毛姆,得意处读惠特曼。忧郁时读川端康成,寂寞时读《鲁宾逊》。清理思路宜读维特根斯坦,智力训练宜读波普尔。玄之又玄读胡塞尔,清之又清读德里达。如想做世界第七读《相对论》,爱因斯坦说:懂得它的只有六人。如还不满意,宜读霍金。如想试试能否成为作家,宜读《百年孤独》。两种结论:一是“我也能这么写”,一是“算了,让老马独步”。与女学生谈话,宜谈《简爱》,如她不知,正好讲与她听,以示多情;与男青年谈话,宜谈希罗多德,这是唯一机会,以炫博学。三岁宜鹦鹉学舌ABC,七岁宜读《数码宝贝》,十岁宜读《哈利-波特》,二十岁宜读《丧钟为谁而鸣》,三十岁宜读《存在与虚无》,四十岁宜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五十岁宜读《战争与和平》,六十岁宜读《追忆似水流年》,七十岁宜读《圣经》。
初三语文作文 篇6
我的语文老师她姓曾,可在我的心目中,她姓“美”,我的“美”老师。
我们的曾老师,她长得美,个性的发型,自然的淡妆,匀称的身材,圆润的脸庞,总给人以可亲的感觉。
我们的曾老师,她穿得美,要想知道流行什么服装,只要注意看一下我们曾老师的穿着你就知道了,曾老师的服装,绝对品位不凡,她如果走上T形舞台,绝不比专业模特逊色哟!
我们的曾老师,她笑得美,似乎老师都不喜欢笑。以前,看到老师的满面春风,听到老师的开心笑声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奢侈镜头,但我们的曾老师一点也不吝啬,她总是给我们一种春风佛面的感觉。她喜欢笑,常常笑,听哪个同学说了个笑话,她必定笑得前俯后仰;听到我们提出的天真幼稚的问题,她必定会眯着眼笑弯了腰;看到我们滑稽的表情和动作,她必定会哈哈大笑,笑得喘不过气来;看到我们的点滴进步,她定会欣慰地笑……
她的`笑声如同金灿灿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
我们的曾老师,她说话的声音美,她发音字正腔圆,朗读时,语调抑扬顿挫,态度和蔼可亲,所以,听她说话,朗读课文,是一种享受,令人心旷神怡。
曾老师,您真是名副其实的“美”老师。
初三语文作文 篇7
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八年级的时候转过去的,也就是意味着,很多同学,跟八年级的老师都是才接触才见过的,那时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跟七年级的不一样,很简单,我们七年级的学校被拆了,所以我们整体学生全部搬到了另外一所学校,而那时我深深的记得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因为她身材高挑,穿着高跟鞋显得人十分的修长,我那时觉得,这一定是一个很好看的老师,这个老师既然这么好看,教课也一定很好,那是我对他的印象十分的好,但是相反语文老师就不是这样了,他是一个五六十岁的中年女人,那时候她有着长长的头发,我总觉得一个人留这么长的头发一定很难打理,他自然不是什么让我喜欢的人。
但是,我深深的记得,在我们要毕业的时候,语文老师腾出来一节课跟我们说,咱们用这一节课来聊一聊,他说聊完以后我们再做一个小游戏,那么一道做游戏,所有人都激动起来了,但是在这之前语文老师演讲了一番,他拿出了一个稿子,上面是他写的话,是对我们说的,一是对所有人说的,他说,时间过得这么快,一转眼就要跟我们分离了,他还记得我们八年级时,刚进来那懵懂的样子,以及到现在,如此渴望知识的样子他见过我们埋头苦干 他在教室里,累的在课桌上睡着的.样子,他见过我们体育课上挥洒汗水的样子,他见过我们有过的样子,可是他的样子我们却很少见过。
他以前说,想让我们在银杏树下拍一张照片,银杏树,那一年的银杏树特别的好看,整个树全部都是金黄色的叶子,你能想象到那是多么美的画面吗?我能想象到因为我见过呀,语文老师把它拍了下来,做成PPT,放在大屏幕上,我们看见那一些书,突然想起语文老师当年说,今年的银杏树开得特别好看,有机会我就带同学们下去多拍一张照片,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留作纪念,好像就在昨天才讲完这话,今天的银杏树似乎就枯萎了。
语文老师在演讲的最后一句,眼看就要下课了,他说,再见了孩子们,然后,抹着眼泪就赶紧走了,我知道,他是怕我们看见会难过,他也难过,毕竟待了两年的学生真的就要走了。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总是这个样子,可我们记得最深的也是他,他总是很亲切的,能理解我们。
初三语文作文 篇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初中生要做到:“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一、转变认识,积极作文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不喜欢,作文没意思。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它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用写日记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是一种写作。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二、分析心理,找出病因
作文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作文心理尽心分析,抓住突破口,作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从而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
1、有强烈的写作欲望,表现出对作文积极取向的态度
这样的学生盼望上作文课,在课堂上情绪振奋,看到作文题目后,迅速进入思考的过程和写作过程;且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十分活跃。作文成功率较高,但是这样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太小。
2、没有写作欲望,但有来自某些方面的心理需要,对作文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态度
这类学生虽谈不上有写作的欲望,但是为了一定的需要,如争取优异成绩、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希望在考试中拿个高分等,他还是会认真地完成作文。如若作文题目合意会迅速的进入写作过程,若不合意,仍会搜肠刮肚,努力完成。这类的学生在实际中所占比例最大。
3、完全不想写作文,对作文为回避对抗的态度
这类学生不想写作文,更怕写作文。往往碰上能写的题目,应付了事,碰上不会写的题目就乱写一通,甚至是拒不完成。这样的学生所不多,但比第一类学生绝对数要多,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针对于以上几方面,可以找出其基本存在的问题为:
1、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
2、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3、语文基础差,写字、造句等都遇到困难
4、作文的屡屡失败,挫伤了写作积极性
三、改善教学,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1、感悟生活,获取素材
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学生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是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①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走近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可爱”……;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2、模仿求新,培养文风
模仿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自己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②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注重刻画人物形象,把人物置于矛盾之中,通过描写其语言行动和一些细节来显示人物个性特征。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同是亡秦战争中的风云人物,司马迁写他们在起兵前,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说:“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三人的独白,突出了他们不同的出身与性格:陈涉出身佣耕,他的话表现了他改变自己和社会的强烈愿望;项羽出身贵族,加以才气过人,对秦始皇就敢蔑视;刘邦是个无赖,贪图享受,看到秦始皇的`豪华生活便不自觉垂涎欲滴。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
模仿是创新的一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不单纯地模仿,以求变通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
3、先说后写,动笔成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书和写的关系。,我们通过写话、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说话词不达意,条理不清,不合语法等毛病,增强词汇的丰富性、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因此,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必定会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使“说”更为规范,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强。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然后再写下来。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将“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说话还可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起作文来,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得心应手,学生的作文兴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4、展现个性,鼓励想象
个性,是人的一种重要因素,即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以一致的标准和答案强求学生,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作灵活的要求。鼓励学生自我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在其独特的潜能领域进行深入的指导。”因此,我们的作文要求也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心灵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并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及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所感所想。
新大纲在关于作文方面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高尔基也说过:“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习作中蕴含的想象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鼓励想象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乐于动笔。如一个学生构思了一篇关于“环保”的话题作文。借用猪八戒的形象,好吃懒做,贪心物欲,西天取经后,开了一建材厂,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生态环境,大量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终酿成苦果,自己尝尽,最后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他的作文有了想象的彩翼,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新性,也体现了一个学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也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个性,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自由想象发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5、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引导学生要“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先导。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阅读经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掌握表达方法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小说等。让学生爱读书,善思考,乐于写作。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文中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春草的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像这种优美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注意摘抄积累,模仿它的写法,创造出更美的句子。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要融合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学生阅读的热情高涨,作文兴趣得以激发,教师的引导,平时的材料积累以及合理的运用,让学生有感而发,文思泉涌,动笔成篇,作文水平普遍提高了。
【初三语文作文】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作文11-09
初三语文作文10-13
初三语文作文15篇09-17
关于初三语文作文合集五篇08-19
实用的初三语文作文汇总7篇10-01
精选初三语文作文锦集七篇12-18
实用的初三语文作文汇总九篇10-30
初三语文作文集锦5篇09-04
【精选】初三语文作文集合10篇11-11
实用的初三语文作文汇编7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