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初中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初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初中1
四大名著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最令人赞叹的杰作,它饱含着中国文化的悠久和神奇。《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四个书名从小就在我们的耳边回荡。以前我就读过《三国演义》,当我再次阅读时,又品出了另一番风味。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赵子龙和张飞,因为他们有着舍己救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赵子龙单骑救主这回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单枪匹马,面对百万大军,临危不惧,面对数十位名将,镇定自若。赵子龙拿起青钢剑,冲入曹操的兵中,左突右冲,不出一分钟,几百位曹兵都死于青钢剑下。他连杀几名大将,英勇无比。就这样,赵子龙与凶恶的曹军战了一天一夜,此时的赵子龙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为了救出阿斗,他心里只有一个愿望,死也无怨无悔。
赵子龙终于支撑到了长板破,他飞奔过桥,剩余的由张飞来应付。曹军像离弦之箭火速赶到长板破,只见张飞手持丈八蛇矛,在桥上一动不动地站在桥头,令曹军疑惑不解,从而安静了许久。突然传来一阵闻风丧胆的声音:“谁敢与我燕人张飞决一死战!”张飞铿锵有力的声音,吓得曹军的人毛骨悚然。有的甚至后退了好几步。曹操身旁的名将夏侯恩吓得撕心裂肺,顿时吐血而亡,死于马下。尽管曹军还不停地喊着“镇定镇定镇定”,但心里早已溃不成军。就这样,张飞用他那特有的高分贝吓跑了曹军。
啊,赵子龙和张飞实在太酷了,读到这里,我的`心里涌出了对这两位大将的敬佩之情。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如同赵子龙和张飞一样的英雄。王森就是其中之一。他,一名四川小伙子,年仅二十四岁,为了诸暨人民的财产安全,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终于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三国演义》使我懂得了舍己救人,《三国演义》使我读懂了见义勇,《三国演义》使我读懂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初中2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三国演义的开场词。读完了这本书让我热血沸腾。从黄巾军起义到诛董卓再到三国鼎立至司马氏统一天下,这短短的几十年里多少英雄经历了生和死啊!
让我最佩服的是关云长,他身上的仁义性格使我敬佩。他在刘关张三兄弟里排行第二,仅比刘备小一点,但关羽宽容大度,不仅能文能武,冲锋陷阵取敌首级,还信守诺言,忠诚的守护和孝敬大哥的二位夫人。虽然有些粗鲁,但在智慧谋略上更胜张飞一筹。最能体现关羽的义是义释曹操;当时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收回了许多刘氏的江山,在一次著名的火烧赤壁战役中,刘备把军队分给几个将领,去堵住曹军的`后路,关羽恰逢守在华容道上,等待兵败赤壁落荒而逃的曹操人马。当曹操在华容道上见到红面长须的关公时,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关公想起当时他在曹营受到曹操的恩惠,就选择放了曹操。
看了他的事迹我深有感触,平时我经常会看到许多小朋友因为一点小小的事情就大打出手,到后来分不清谁对谁错了就来告诉老师,老师只好放下手中的事情来帮大家解决;这样一些小摩擦麻烦老师,就会打扰到老师正常的休息和工作。其实这些事情只要找出问题原因,换一个方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协商解决,或许只要轻轻的一个道歉就没事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只要遇事能相互忍让,就能使朋友间和睦相处,也许“义”就在身边,只要相互退一步就能获得。
关公是义,曹操是一代枭雄,刘备是仁,张飞是猛,诸葛亮是智谋双全。在三国里的这些人物生动形象直入脑海。
《三国演义》不仅让人了解历史,而且教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初中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罗贯中的妙笔写出的可以和《满江红》媲美的《三国演义》开篇绝唱《临江仙》。
是呀,浪花淘尽英雄,在三国演义中也是英雄辈出: “奸雄”曹操,“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还有周瑜、黄忠、严颜、姜维、马超……真是数不胜数。
这就是罗贯中的.力作——《三国演义》,他是英雄的故乡,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的海洋,是精神的食粮……
说他是智慧的源泉,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几乎都在三国演义中“留过影”。例如:暗渡陈仓:邓艾奇兵渡阴平,灭掉了蜀国;隔岸观火:曹操袖手旁观袁熙、袁尚逃到辽东,从而让辽东太守公孙康猜疑他们,最后,公孙康砍下二袁首级归顺了曹操;笑里藏刀:陆逊假装对关羽极为佩服,幕后却调动兵马偷袭荆州,让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趁火打劫:袁绍假意约定与公孙瓒一起打翼州然后平分,,而攻下后却独吞了翼州,然后借机占领了公孙瓒的幽州;以逸待劳:黄忠疲敌定军山,最后出其不意斩曹操主将夏侯渊于马下;美人计:王允巧用美人来挑拨吕布与董卓的关系,最后成功除掉了董卓……
如果比勇,吕布当为首,可是要比智,那要数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先生了。他巧用空城计,保住了西城;使用欲擒故纵之计,使蛮将孟获归服;用调虎离山之计,让司马懿险些丧命,博望坡火烧曹军,巧用天时草船借箭……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司马懿冲进了西城,那么孔明先生还有没有锦囊妙计呢?
三国演义是一部十分有名的小说,它不仅很有趣,而且内涵深刻。我相信中国国学总有一天会增加一门新学科:三国学。这本书也让我知道:生活中既要有吕布的勇,也要有诸葛亮的智,有时要有关羽的义,有时也要有曹操的奸,四者缺一不可。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初中4
《三国演义》乃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应该是家喻户晓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同时我也被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令我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
曹操的奸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关羽的忠心义胆,张飞的有勇无谋,周瑜的心胸狭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他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三国里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周瑜……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我比较佩服的是关羽,他不但武功盖世,而且还忠肝义胆,他降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桃园三结义,忠心不事二主。而我比较喜欢的是号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他有勇有谋,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治国治军的才能与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人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了“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他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最后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义原。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可谓是一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冶家。
看完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刘备教会我遇事要冷静,礼贤下士,要擅于识人用人。关羽教会我做人要诚信,要诚实,要有忠义之心。曹操教会我做事要雷厉风行,要有大智大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英雄不论出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初中5
我终于把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看完了。我合拢了书,回忆着书中的每一个人物角色。
《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亡、西晋统一为止,期间近百年的历史故事。他展现了东汉末年在黄巾军起义的发生发展与被镇压的过程,集中的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斗争,及其相互间消长愈兴亡过程。
与此同时,小说也描写了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与黑暗,社会的动乱,以及民生凋撇的图景,揭露了统治阶段武装集团镇压农民起义,相互争夺权力,制造乱战,使人民群众惨遭涂炭的暴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真实历史。
《三国演义》把蜀汉政权当作全书的主导方面,把蜀主刘备塑造成一个仁君的典范。刘备从桃园三结义起就抱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一生“仁德及人”,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所以“远得人心,近得民望”。
在曹操大举南下,刘备从新野、樊城撤退时,虽然情势万分危急,他也不肯丢弃数十万随他赴难的百姓。刘备对部下也笃诚宽厚,“知人善任”,以德感人,以德服人,故如诸葛亮、五虎将等一代英豪能终身相随,君臣之间的关系“犹鱼之有水也“。
与刘备的“宽仁厚得”相反,小说中的曹操则是一个残暴的奸雄形象。刘备入川时,曾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作者渴慕由明君良臣一统天下,治理国家,创造一个清平世界,但历史的发展恰恰是事与愿违,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
现在的今天,我们过着幸福、平安的日子,你可曾想过我们的祖先曾九死一生地拼搏,想创造一个清平世界。现在,他们的愿望实现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不要浪费。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初中6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同的时期读它,有着不同的感受。
在幼儿园时,看的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我还明白了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肚子在唱空城计。”……的含义。
在中低年级,我看的是青少版的《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使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更让我记着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著《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义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
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
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国演义读后感作文初中】相关文章: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08-19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27
三国演义读后感07-20
《三国演义》读后感08-04
三国演义读后感(热门)08-20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08-11
三国演义读后感(合集)08-01
(荐)三国演义读后感08-12
【必备】三国演义读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