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作文锦集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的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的作文 篇1
我们在彭州山庄住的日子里,有个吸引我注意的就是山庄里的一只狗。
其实,山庄里养了两只狗,一只是小狗,养在山庄院子内的墙边一个花台上,花台上有颗树,它就拴在树边。可能由于它的位置的优势,有很多人去关心它,常拿食物给它吃。我很少去看它,最多就是从它身边过时,叫它一声“旺旺”。还有一只是狼狗,叫“旺财”,被拴在山庄一小门外。小门外,有几阶台阶,台阶上有一个小亭,旁边有一颗小树和一个约2米高的大石头,它就被拴在那颗树上。由于位置比较偏,所以关注它的人较少。
那是有一天,吃完饭后,我们在园子里散步,走到小门边,小门被锁,我们出不去,隔着铁门,我们发现了它。当时只见它疯狂的在台阶上、石头上上窜下跳,想挣脱铁链。看那急燥、愤怒的样子,我不由的仔细观察起来。后来它见尝试了不少方法都无法改变现状,就放弃了。它孤独的坐在那儿,瞟我们一眼,一理不理,看着让人可怜。过了一会儿,它又在它最大的范围内到处转悠,好像是饿了,在找东西,又好像是在自娱自乐,衔着给它装食物的铝盆,跳跃着扔了,又跑去衔,反复着玩耍。看见一个活跃的生灵被限制在这么小的有限空间,不由心生怜悯。
从那以后的几天,我吃完饭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它。有一天去看它时,只见已有人给了它两个馒头。它正无精打采的吃着一个,慢慢的,没兴趣的吃着,我想它一定是不怎么喜欢。好不容易它吃完了一个,转头便衔着另一个在四处转了起来。在它链子请允许的范围里,它一直衔着那个馒头转了一圈又一圈。一会爬上石头,一会儿在台阶上游荡,不知要干什么。终于它来到拴它的那颗树旁,蹲了下来。用两只前腿把树边泥土刨开,把馒头放在凹里,然后再用两只前腿把泥土盖上,原来,它是要把馒头藏起来!泥土没完全盖上,它又把周围的树叶刨过来盖在上面,总之最后把它藏的,是看不出来的才罢休,然后又过来用无辜的眼神看来我。
我是第一次看见动物这样藏食,觉得太有趣了,后来发现它就喜欢藏馒头,肉是马上就吃的`,再多都不够,而只要给它馒头,多数时候它都会藏,可能等实在饿了,才吃。有一天,我先给它拿了一个,它没吃就藏起来,我怕它饿,又去给它拿了一个,它又要去藏。这时我才发现,其实它的智力其实是不高的,因为,它忘了刚才它藏的馒头了,又在原地刨了起来,把刚才它藏的馒头又刨了出来。藏好了第二个,才发现被刨出第一个,又重新找地方,在树的另一边藏了起来。
由于我常去喂它,所以,远远的,只要看见我去了,它就高兴的在那儿跳跃着摆尾,有一次,我没想去看它,但它看见我在远处,就跳跃着、叫着招呼我,我走过去,摆摆双手,表示我没有东西,它局然就不理我了。害的我以后,没有吃的都不敢去看它了,怕它失望。还有一天,我又去看它,并把剩余的肉拿去喂它,由于我也隔着门把食物丢给它的,有一块肉丢的不准,远了一点,它拴着链子是够不着的,小门是上了锁的,我出不去,也没办法弥补,心想可惜了,这块肉只能是它看的见,吃不着了,不知它看着该怎样着急啊。果真,它走了过来,试了几下,的确够不着,我正替它着急,只见,它不急不忙,脖子最大限度的伸着,然后伸出它的两只前腿去刨,一次,二次,三次竟然够着,把肉给刨过来吃了。
好有趣的狗狗。给我们在山庄的生活添了许多乐趣。
初中的作文 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个学年在谈笑间走过,在这期间我有太多的记已无法忘怀……
每当我想起我们马上就要毕业,升入初三时我就不禁落泪,这泪有两种泪,一种是我为我们大家共同升入初三而高兴的泪,一种是离别伤感之泪。在离别伤感之泪中有太多太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也许这记忆是令人伤心的,也许是令人快乐的,也许是令人感动的,也许是令人……在这些记忆中会有酸甜苦辣咸,不管怎没样,我都会将这点点滴滴都整理成一个个美好的片段,就像是我在初二这一年中留下的一张张图画,将它们弄成一个个影集,藏在我的脑海深处让我永远的.记住他们,多少年以后我打开我尘封的记忆。希望我还记得他们。现在跟同学们在一起的日子仅仅还有一个月,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我会珍惜这短暂的时光……
在这初二的一年中,我无法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无法忘记与同学们共度的快乐时光,在分别时让我们用微笑分别,不要用泪水告别,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若是大家有缘,不管是在天涯还是海角,大家总会聚在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相识是缘,相处是份,有了缘分才有了大家才有了大家的欢声笑语和离别的悲伤。
初中的作文 篇3
家乡的冬天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在山清水秀的南方,依偎在那风景如画的洞庭湖旁。家乡的冬天是温和的,那像北方—刺骨的寒风打在人们脸上,难怪冬天燕子要到南方去呢!
你看—家乡的风轻轻的吹着,夹杂着悦耳的笑声飘进你的耳朵里,你便能知道—冬天来了!这时候最为壮观的就是赤山了,它虽不像泰山那样耸立,却像水一般的秀气,这里的山路一道又一道的,似山路十八弯一般。走进去,便能闻见一阵清新的橘叶味儿,以及各种叶子的香气息就朝着你扑来,那火红的土,上面盖着积雪,踩在上犹如踩在棉花上一般,软软的,绵绵的,舒服极了!走下去,便能看见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向远望去,真是“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啊!
那湖水,在近处,泛点绿;在远处,泛点蓝。一阵微风吹过,湖水便微微泛起了水波,现在正是水浅的时候。你看,湖中的小岛在上面微微露出了点头,好似害羞的小姑娘。上面的草还是绿的!远远的就有一股青草的`气息,在洞庭湖旁微荡。久久,那味儿终不退散。细细长长的柳枝在水里映照着,似乎在欣赏着自己的倩姿,不时有渔民唱着歌儿归去,今天肯定又是他们的一个丰收的日子!
温和、秀气、细柔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便是我家乡的冬天!湖南的冬天!
初中的作文 篇4
曾经的温暖,牵我走过那些岁月,沿着温馨的痕,我却一路点数着细碎的忧伤,犹记那一年你把我的心窗打开,让我收获了一片思念的花海——题记
十岁之后的我突然茅塞顿开,所有学习之类的玩意都无师自通。以前的“小蝌蚪”似的字母在我眼前鲜活地游走;100内的数字运算我能运转如飞;我还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准确无误;下课操场有一个无处不在的快乐身影……我的眼神渐渐生动明媚起来,因为腮边有两个甜甜的酒窝,还特别地招人喜欢。那时妈妈为我做了一条翠绿色的裙子,当我旋转的时候,裙摆就在风中飞扬……就这样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小学时光,以全班第五名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初中的尖子班。
刚上初中,科目骤然增多,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几次考试,成绩很难尽如人意,再加上班上都是些陌生的面孔,没有一个童年时的伙伴,我重新陷入无边的孤独和落寞中。
14岁——16岁的年纪,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初中,我们都进入了青春期、逆反期,有着对异性的神秘、窥视、懵懂、好奇的.心里。那时学业迷途的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别人的故事在一幕幕上演,不知道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故事的主角。
每个女孩的记忆里都应该有这样一个男生:他意气风发,成绩出类拔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边总是聚集着一群死党……他那么优秀、那么完美,宛若童话中的王子。我偏偏却不是。
80年代,精神生活极度贫乏,学生们也没什么看的,要是谁家有一部九英寸的黑白电视,恨不得全体邻居都来围观。我家没有,连8英寸的也没有。记得那阵正在热播一部电视剧,记不起什么名字了,只记得当时女主角叫徐燕如。那部电视剧成为班级同学课余时光的主要谈资。不知道是我名字谐音还是我长得和女主角有些相似,某一天,我也成为一群男孩子的谈资。
那天,我正在教室里做清扫,一个男孩突然对着我喊起来,“徐燕如”,我一怔,不知道他在叫谁,不知所措,接着一大群男孩也在此起彼伏地喊着“徐燕如”的名字。我不知道“徐燕如”是谁,一时懵在那里。一个女生打趣地告诉我,他们是在叫你呢。我羞愤极了,快速地回到座位上收拾起书包向家跑去,可是这只是一个慌张的开始。从那天起,我没有了我的本名,“徐燕如”成了我的新名字。一群无聊的人无时无刻都这样叫,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我回家的路上,他们总是跟在我后面不厌其烦地叫着。
这期间,我任他们乱来,就是不理不睬,想电视剧结束后,一切都会归于平静。在这群男孩中间,一个叫“舰”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就是那个带头的。他住在我家再往后的两条街上,经常穿一套卡其布蓝色的学生装,清秀白皙的面庞,最惹眼的是他少年而白发,零零星星的白发点缀在乌黑的发髻间,特别耀眼。他学习不好,好像脑子特笨那伙的,和我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我怎么会钟情于他,我的心早已飞往了那个在班级总是拿第一的男孩,虽然我未曾和他说过一句话。
注意到他了,也忍不住就仔细观察他,除了学习不太好外,其余方面仍旧平庸,我懒得再看他一眼了。
一个秋日的午后,太阳慵懒的照在教室后面的窗户上,我也昏昏欲睡坐在课桌前复习着代数,值日生在来来回回地做着教室清扫。模糊中一个身影停留在我的桌旁,他检起我掉在地上的书,我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这时他撸起袖子,在他的手臂上我赫然看到用刀刻在上面的三个字“徐燕如”,我的心马上跟着痛起来,接着他若无其事地吹着口哨继续做着他的清扫,他就是“舰”。
我依然不和他说话,可我在他的眼光里已无法藏身,他总是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身旁。上学时,我一进教室,他还要温习他的功课,叫我“徐燕如”;放学时他和他的哥们总是要走在我的身后,边走边喊;一次我的书被班级里的坏分子都撞到地上弄得脏了,那个坏蛋很欺负人,蛮不讲理,非但不认错,还满口不雅。我一气之下把最脏的那本书撕得满地都是,趴在课桌上呜呜地哭泣。他过来了,替我检起散落在地上的所有书籍,还默默地拿地扫帚扫干净了地上的所有碎片。第二天,一本崭新的书出现在我的书桌上。那个叫“舰“的男孩已走进了少女的心扉。
时光总是在惊鸿一瞥中飞逝,让人惊叹、让人咋舌。曾经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听过的音乐,总是在四十岁华年的回忆中一点一点被记起。时间飞快地带着我迈进了初二的门槛。那年的八月,我走进教室,再也见不到“舰“的身影。原来“舰”因为学习不好,他的父亲把他转入到市内的一个二流中学并降了级,他从来都没和我说起过什么,他从来没有向我道别,他就这样不辞而别,他就这样消失在我十五岁的生命中。
十五岁的我将曾经烂漫的花事埋在心底。我总是幻想某一天能和他在某一个场合不期而遇,望着他零星的白发、阳光般的面庞而相互傻笑……从此以后,我们从来没遇到过。他也不会想到,那个曾经在手臂上深深镌刻名字的邻家女孩在二十五年后会为他写下这般刻骨的文字。他也不会知道,他那带血的印迹已为我曾经的青春划上第一道倾城的伤。
我还是常常想,年少的爱情很像我们去观望的一场烟花,充满勇气的灼热和即将幻灭的绚烂。看着它,想到自己心里原来有那么多的激情。然后烟花熄灭了,夜空沉寂了,我们也回家了。回望,发现他们的颜色变成了颓靡的暗黄。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都可遇而不可求。虽曾相伴雨季,共度流年,但终有一天会在某个黄昏离散。